初秋的风带着桂花的甜香,吹进陈屿家的客厅。陈屿坐在沙发上,手指反复摩挲着手机屏幕里江念初的朋友圈照片——照片里,她穿着浅色衬衫,在乡村学校的图书角帮孩子们整理书籍,阳光落在她发梢,笑容明亮得像初秋的太阳。“爸,妈,我想请江念初一家吃饭。”陈屿突然开口,打破了客厅的安静,“就这周末,在‘悦心园’,你们也一起去,好不好?”
陈屿的父亲陈斌放下手里的报纸,抬眼看了看儿子,眼里带着一丝了然的笑意:“怎么突然想请人家吃饭?之前不是说跟人家一起做公益项目吗,这是项目聊完了,想单纯交朋友了?”陈屿的母亲苏敏则立刻放下手里的毛线活,凑过来笑着说:“是不是对念初那孩子有意思呀?我早就看出来了!上次你跟她聊公益,回来后嘴角都没下来过,还特意整理了那么多法律资料给她,比做自己的案子还上心。再说了,我跟她妈妈晚星还是同事,平时在学校聊起孩子,她总说念初踏实又有想法,我早就想跟这孩子好好聊聊了。”
被父母戳中心事,陈屿的耳尖微微泛红,却还是认真地点点头:“我想跟念初表白,想请你们一起去,也让她的家人知道我的心意,这样更正式一点。而且您跟林阿姨是同事,有您在,气氛也能更轻松些。”苏敏立刻高兴地拍着手:“好啊好啊!念初那孩子又优秀又善良,跟你特别配!我这就去订‘悦心园’的包厢,再准备点见面礼——上次我带高三文科班,整理了不少历史学科的拓展资料,正好可以给念初,她做乡村教育公益,说不定能用得上。”陈斌也笑着点头:“行,爸爸陪你去,跟江哲老师也好好聊聊,人家是做教育的,咱们得拿出诚意来。你妈教历史政治化学,跟晚星在学校搭档过好几次公开课,正好也能跟她聊聊教学上的事。”
确定好计划后,陈屿立刻给江念初发微信:“念初,咱们之前合作的‘乡村教育法律支持项目’进展挺顺利的,我想这周末请你和家人吃个饭。一方面感谢你和叔叔阿姨对项目的支持,另一方面我妈跟你妈妈是同事,也想趁这个机会跟你们一家人多聊聊,我还想跟叔叔请教下后续项目里性别教育和法律结合的细节,你看方便吗?”
此时的江念初正在工作室整理云南乡村女孩的法律援助反馈表,看到陈屿的消息,心里泛起一丝期待,手指在屏幕上顿了顿,快速回复:“方便呀!我跟我爸妈说一声,应该没问题。周末几点呀?”陈屿看着回复,嘴角忍不住上扬,打字道:“周六晚上六点,在‘悦心园’,我爸妈都在,我妈还说要给你带她整理的文科资料,说对你做公益有帮助。”
江念初看到“陈屿爸妈都在”和“文科资料”时,心跳莫名快了一拍——苏阿姨是妈妈的同事,教历史政治化学,妈妈在家常提起她,说她上课特别有感染力,还总跟妈妈分享教学心得。她拿着手机走到厨房,跟正在切菜的林晚星说:“妈,陈屿哥这周末请咱们一家人吃饭,苏阿姨也去,她说跟您是同事,还想给我带她整理的文科资料。他们说要感谢咱们对项目的支持,还要跟我爸聊后续合作。”
林晚星关掉燃气灶,擦了擦手,笑着看了看女儿微红的脸颊:“苏敏啊,我们上周还一起给高二学生开了‘性别平等与历史发展’的主题班会呢,她讲得可好了,结合古代女性人物的故事,孩子们听得特别入迷。不过啊,只是聊合作、送资料吗?我看陈屿那孩子对你挺上心的,上次你去云南,他还特意给你寄了当地的防晒和晕车药,比你爸想得都周到。”
江念初的脸更红了,连忙接过妈妈手里的菜板:“妈,您别瞎想,就是同事家孩子之间的正常聚餐,还有工作的事要聊呢。”林晚星笑着摇摇头,拿出手机给江哲发消息:“周末陈屿请吃饭,苏敏也去,你准备准备,别总聊你的教材,跟陈斌也聊聊家常,人家是做企业管理的,说不定能给咱们的公益项目提提建议。”江哲很快回复:“知道了,正好我想跟苏敏聊聊,她教历史政治,能不能从历史角度给我的教材加些案例,比如不同朝代女性受教育权的变化,这样教材会更丰富。”
周六傍晚,江哲开车带着林晚星、江念初、江逸晨、江念熙一家五口来到“悦心园”。刚走到包厢门口,就看到陈屿和他的父母站在走廊里等候——陈屿穿着一身深蓝色西装,衬得身形挺拔,袖口别着一枚小小的银色袖扣,比平时多了几分正式;苏敏穿着米色连衣裙,手里提着一个浅蓝色文件袋,看到林晚星就快步走过来;陈斌则穿着深灰色衬衫,手里拿着一个保温杯,笑容温和。
“晚星!可算见到你了!”苏敏热情地拉着林晚星的手,晃了晃手里的文件袋,“这是我整理的资料,有历史上女性科学家的案例,还有政治学科里‘公民平等权利’的知识点,念初做乡村教育公益,跟孩子们讲性别平等时,正好能用上。”她又转向江念初,笑着递过文件袋,“念初,阿姨教化学时,也总跟学生说‘科学不分性别,很多女科学家都做出了伟大贡献’,你以后要是需要化学相关的案例,随时跟阿姨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