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晨光刚漫过龙华小学的教学楼顶,11岁的江念熙就攥着皱巴巴的提案纸,站在校长办公室门口。她的白球鞋蹭着门框,手指反复摩挲着纸上“厕所改革”四个歪歪扭扭的大字——这是她观察了半个月,熬了三个晚上才写好的提案,里面记满了女生排队时的焦急、特殊同学的尴尬,还有自己上次因为排队迟到被老师批评的委屈。
“报告。”念熙的声音有点发颤,却带着一股不容错辨的认真。校长抬头看见她,笑着招招手:“是念熙呀,上次你说要给学校提建议,今天终于来啦?”
念熙赶紧把提案递过去,小脸蛋涨得通红:“校长,我发现咱们学校女厕所总是排队,课间十分钟要等好久,有时候上课铃响了还没轮到。还有转来的林同学,她不喜欢进女厕所,每次都要跑很远去校外的厕所……”她的声音越来越小,却还是坚持说完了最后一句,“我想,能不能把男厕所改两间成女厕所,再设一间大家都能去的厕所?”
校长接过提案,仔细看着。纸上除了文字,还画着简单的示意图:原本的4间男厕、2间女厕被圈出来,其中2间男厕被改成了粉色,旁边标着“女厕”,还有一间画了个小小的彩虹,写着“所有人都能用”。最下面,还歪歪扭扭地签着十几个同学的名字——都是念熙这几天在课间找大家帮忙签的。
“念熙观察得很仔细,”校长放下提案,眼神里满是赞许,“你说的问题,老师也注意到了。尤其是高年级女生多,课间排队确实不方便。你这个‘性别中立厕所’的想法,也很贴心,能照顾到有特殊需求的同学。”
接下来的一周,学校召开了三次会议,还找了学生、老师和家长代表投票。让念熙没想到的是,超过九成的人都支持她的提案——女生们举着小手说“再也不用课间跑着去厕所了”,男生们也说“剩下的2间男厕够我们用了”,还有家长说“这样的改革,能让孩子学会尊重别人的不同”。
周五下午,施工队进了学校。念熙特意拉着好朋友李萌,趴在教学楼的窗户上看。工人叔叔们把原本写着“男厕”的牌子拆下来,换成了粉色的“女厕”标识,还在新的性别中立厕所门口,挂了个画着彩虹和小树苗的牌子,上面写着“共享厕所”。厕所里面也做了调整:女厕里多装了两个洗手池,镜子擦得锃亮;性别中立厕所里,每个隔间都做得更宽敞,还放了小小的挂钩和置物架,门上没有任何性别标识,只有一个简单的“请随手关门”的提示。
“明天就能用啦!”念熙拉着李萌的手,兴奋得蹦蹦跳跳,“我要第一个去看看新厕所!”
周六是学校开放日,也是厕所改革后的第一天。天还没亮,念熙就催着妈妈送她去学校。刚走到教学楼一楼,就看见好多同学围在新厕所门口,叽叽喳喳地讨论着。
“哇,女厕变多了!”李萌拉着念熙冲进女厕,眼睛都亮了。原本拥挤的女厕,现在变得宽敞多了,每个隔间都打扫得干干净净,洗手池上还放了小小的洗手液。几个高年级的女生正站在镜子前整理红领巾,笑着说:“今天课间终于不用跑了,还能慢慢洗个手。”
念熙又拉着李萌去看性别中立厕所。推开门,里面安安静静的,隔间的门是浅灰色的,上面没有任何图案,只有一个小小的锁扣。刚转来的林同学正从里面出来,看见念熙,露出了难得的笑容:“这个厕所很舒服,不用再担心别人看我的眼神了。”
这一天,学校安排了志愿者,在新厕所旁边记录大家的反馈。念熙也主动报名当了志愿者,手里拿着小本子,认真地问每个进出的同学:“你觉得新厕所好用吗?有什么需要改的地方吗?”
“好用!女厕不用排队了,我今天课间还帮同桌拿了水杯呢!”一个扎着马尾的女生笑着说,在念熙的本子上画了个大大的笑脸。
“男厕虽然少了两间,但一点都不挤,而且比以前干净多了!”一个男生举着小手,凑过来说,“我刚才还看见老师去共享厕所,原来老师也能去呀!”
“共享厕所里的挂钩特别好用,我把书包挂在上面,不用担心弄脏了。”一个戴眼镜的女生,轻轻摸着隔间里的挂钩,小声对念熙说,“我有点害羞,不想跟别人挤女厕,以后就来这里啦。”
到了下午,念熙的小本子上,已经记满了密密麻麻的反馈。校长走过来,笑着问她:“念熙,今天的满意度怎么样呀?”
念熙赶紧拿出小本子,认真地算起来:“我一共问了50个同学,40个都说特别好,还有8个说‘还不错,就是希望洗手液能多放一瓶’,只有2个同学说‘有点不习惯’。这样算下来,满意的有48个,是80%!”
“80%,这是个很棒的开始!”校长摸了摸念熙的头,“你看,你的一个小想法,解决了大家的大问题。接下来,学校还会根据大家的反馈,再改进——比如多放几瓶洗手液,在共享厕所里放个小小的垃圾桶,让大家用得更舒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