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仙侠 > 南瞻修仙那些年 > 第125章 一带一路的布局

南瞻修仙那些年 第125章 一带一路的布局

作者:渭水的橙子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5-11-10 03:19:44

“那……第二件事?”

玄渊迎着他的目光,缓缓吐出六个字,每一个字都如同重锤,再次敲击在李世民的心头:

“打通西域商路。”

“西域商路?!”李世民瞳孔骤然收缩!刚刚因漕运之事激荡起来的心潮还未平息,这突如其来的第二记重锤,让他几乎坐不稳,身体下意识地向前一倾,手肘撞在石桌上,发出一声闷响!

他失声惊呼,声音都变了调:“玄渊!你……你可知西域万里之遥?大漠戈壁,雪山绝域,盗匪横行,更有吐蕃、吐谷浑、突厥各部虎视眈眈!自汉末以来,丝绸之路时断时续,多少商队埋骨黄沙!这……这岂是人力可为?!”

玄渊神色不变,仿佛早已料到李世民的反应。他平静地开口,声音带着一种掌控全局的沉稳:

“陛下,自长安至西域,计一万七千里。路线,我已规划完毕。沿途关键节点,如巩州、河州、双叉岭、两界山、姜驿村乃至更西的万寿山外围,保障之基,已然落地生根。”

他顿了顿,看着李世民眼中翻涌的惊涛骇浪,继续道:“精舍‘锋矢破阵’小组已秘密进驻沿线要冲,扫清妖氛,震慑宵小。水族精怪,受沙塘鳢节制,监控水道及地下暗河。沿途土地、山神,经双叉岭、黑风山、万寿山诸事,亦知我手段,多愿行个方便。另,已在关键节点上安排了道观镇守,不怕妖物袭扰,就怕没有妖物。至于凡人盗匪、马贼之流……”

玄渊嘴角勾起一抹冷峭的弧度:“不过是疥癣之疾,不足为虑。框架已成,脉络已通。剩下的,不过是水磨功夫,做好沿途的驿站、货栈、水源补给、安全护卫等配套建设,使其真正成为一条能走、能通、能赚钱的坦途。”

李世民听得目瞪口呆!他本以为玄渊只是提出一个构想,却万万没想到,在他拜师学艺的这段时间里,竟已不声不响地完成了如此庞大、如此骇人的前期布局!从长安到西域,万里之遥,他竟然已经悄无声息地将钉子楔了进去,将道路的骨架搭建了起来!这需要何等恐怖的能量?何等缜密的谋划?何等铁血的手腕?

“你……你……”李世民指着玄渊,一时竟不知该说什么好。震惊、狂喜、难以置信……种种情绪交织在一起,让他这位雄才大略的帝王都有些失态。

玄渊没有理会李世民的震惊,直接切入核心:“此路若通,财源滚滚,其利更甚于漕运十倍!然此非一人、一家、乃至朝廷一家之力可独享。此乃国之命脉,亦是搅动西陲格局之重器!故,需要陛下做好三件事。”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心头的震撼,沉声道:“讲!”

“其一,做好配套。”玄渊语速平稳,“朝廷需在商路沿线,择险要处、水源地、绿洲旁,设立官方驿站、戍堡。派驻精兵强将,扫荡残余盗匪,维持治安。同时,鼓励地方州县,将治所、市集向商路靠拢,提供食宿、货栈、马匹更换、货物交易之便利。此乃水磨功夫,需持之以恒,非一日之功,却关乎商路长久繁荣之根基。”

“其二,敞开胸怀,调动天下之力。”玄渊目光变得深邃,“此路之利,如江河奔涌。陛下若想独吞,非但力有不逮,更会引火烧身,成为众矢之的。故,需陛下以海纳百川之胸襟,将地方官府、沿途百姓、世家大族、乃至西域胡商,皆纳入此局,共襄盛举!”

他特别加重了语气:“尤其是五姓七望!”

“陇西李氏,乃陛下本家,血脉相连,自当为陛下臂助。赵郡李氏,同出一源,亦有香火情分可循。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玄渊每念出一个名字,李世民的眉头就微不可察地皱紧一分,“此等门阀,自魏晋南北朝以来,累世公卿,树大根深,掌控着地方经济、人才、乃至部分舆论。其族中子弟遍布朝野,门生故吏遍天下。他们手中掌握着庞大的资源、人脉、商队、土地!若能将他们的力量引导至西域商路之上,非但能极大加速商路建设,更能借其势,稳固西陲,甚至……分化、制衡其力,使其为我所用,而非成为朝廷掣肘!”

李世民听到“五姓七望”四个字,脸色瞬间阴沉下来。这些盘踞数百年的门阀世家,是他心头的一根刺!他们垄断仕途,把持地方,连皇室联姻都挑三拣四,也正于此,自己才要强推科举,拉取天下寒门!五姓七望那些门阀、世家,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最大阻碍!让他主动去借助这些世家的力量?!

然而,玄渊接下来的话,却如同冷水浇头,让他瞬间冷静下来。

“陛下是一代雄主,”玄渊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敲打,“胸中装的是整个南赡部洲的锦绣河山!是开疆拓土,是万国来朝,是超越秦皇汉武的不世功业!而非困守关陇,斤斤计较于一城一地、一门一户之得失!”

他目光如炬,直视李世民:“若陛下落下个‘吃独食’、‘容不得人’的名头,令天下士族寒心,令地方豪强离心,令商贾裹足不前……那这西域商路,纵使勉强打通,也不过是一条死路!沿途烽烟四起,盗匪不绝,货物十不存一,又有何利可图?陛下欲借商路之利以强兵、以富民、以制四夷的宏图伟业,又将从何谈起?”

“陛下,”玄渊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您是想要一个表面臣服、实则暗流汹涌、处处掣肘的大唐,还是要一个万民归心、百川汇海、真正气吞万里如虎的煌煌天朝?”

“是故步自封,还是要整个南赡部洲?!”

最后这一问,如同晨钟暮鼓,狠狠撞在李世民的心坎上!

故步自封?整个南赡部洲?

李世民的呼吸陡然变得粗重!他仿佛看到了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摆在眼前:一条是因循守旧,与世家门阀明争暗斗,国力在内耗中蹉跎,西域商路半死不活,大唐困守东方;另一条,则是敞开胸怀,以西域商路为纽带,将天下之力拧成一股绳!世家门阀的财富、人才、商队成为帝国开拓的先锋!源源不断的西域财富反哺中原,打造无敌铁骑,横扫漠北,威慑吐蕃,将大唐的龙旗插遍他所能企及的每一个角落!成就那前无古人的“天可汗”伟业!

这其中的取舍,这格局的大小,高下立判!

李世民脸上的阴郁之色渐渐散去,紧皱的眉头缓缓舒展,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豁然开朗的明悟与……前所未有的雄心壮志!他缓缓吐出一口浊气,眼神变得坚定而明亮。

“……朕,省的利害。”他重重地点了点头,声音沉稳有力,“玄渊,你此言,如醍醐灌顶!朕记下了!此路,非朕一人之路,乃天下人之路!朕,当为天下人开路!”

玄渊眼中闪过一丝赞许,继续道:“其三,管好外商,养肥池鱼,更要盯紧池边伸手的人。”

“鸿胪寺需专设一司,统管西域胡商事务。坊市划定,税收厘定,务必清晰、合理、稳定!切不可朝令夕改,竭泽而渔!要让他们看到在大唐行商的安全与厚利,心甘情愿地将财富、货物、乃至西域的情报源源不断地输送过来!此为‘养肥’。”

“然,”玄渊话锋一转,语气陡然转冷,“利之所在,群蝇毕至!从小小的市吏、税官、驿站胥吏,到州府大员、朝堂公卿,乃至……某些宗室勋贵,眼红商路巨利者,不知凡几!他们或巧立名目,盘剥商旅;或勾结盗匪,坐地分赃;甚至可能铤而走险,直接劫掠!此等蠹虫,若不严加防范,严厉惩处,则商路必被其蛀空,朝廷信誉扫地,大好局面毁于一旦!”

“故,陛下需以铁腕,建立一套严密的监察、审计、惩处机制。吏部考功司、御史台、乃至陛下亲信,需如鹰隼般紧盯此路!发现贪腐,无论涉及何人,官居何位,务必严惩不贷!杀一儆百,以儆效尤!唯有如此,方能确保商路畅通,利归朝廷与百姓,而非落入私囊!”

李世民听得面色凝重,频频点头。玄渊所言,句句切中要害。他沉声道:“朕明白!此路乃国脉,不容宵小染指!朕会亲自盯着,吏治不清,商路难通!此事,朕绝不容情!”

亭外的暴雨不知何时已渐渐转小,由倾盆之势化作了淅淅沥沥的雨丝。翻滚的铅云也淡薄了许多,天边隐隐透出一线微光。沉闷的雷声远去,只剩下雨滴敲打树叶的沙沙声,显得格外宁静。

李世民沉默良久,目光从亭外渐渐清朗的天空收回,重新落在玄渊身上。他的眼神复杂无比,有震撼,有钦佩,有感激,更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沉重。

“玄渊,”李世民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郑重,“这两件事……漕运贯通四渎,商路直抵西域……若真能做成……”

他顿了顿,似乎在寻找最恰当的词语来形容其意义,最终缓缓道:

“其功,更甚于朕提兵十万,阵斩颉利于马前!”

“此乃固本培元、泽被万世之基业!非一时一役之功可比!”

他站起身,对着玄渊,这个年纪足以做他子侄的少年,深深一揖!

“朕,代大唐万千黎庶,谢过玄渊道长!”

“朕在此立誓,必竭尽全力,扫清一切障碍,倾举国之力,配合道长,促成此二事!”

玄渊也站起身,并未避开李世民这一礼,只是微微侧身,以示尊重。他坦然受了这一拜,因为这两条路,确实值得这一拜。

“陛下言重了。”玄渊的声音依旧平静,“此二事成,则大唐根基永固,盛世可期。贫道所为,亦是为求一份逍遥罢了。”

他抬头望向亭外,雨丝如烟,天光渐明。

“雨停了。”玄渊轻声道,“陛下,贫道告退。”

说罢,他拿起石桌上的那方玄黑石印,收入袖中。隔绝天地的寂静瞬间消失,亭外淅沥的雨声、风吹树叶的沙沙声、远处隐约的鸟鸣声,重新涌入耳中。

玄渊对着李世民微微颔首,转身,步履沉稳地走出观澜亭,身影很快消失在御苑葱茏的草木与朦胧的雨雾之中。

李世民独自站在亭中,望着玄渊消失的方向,久久未动。石桌上,那杯凉透的茶,映照着他眼中翻腾的、如同这雨后初晴的天空般,充满希望与野心的光芒。

一场暴雨,一番密谈。

大唐的国运之轮,在惊雷与寂静中,悄然转向了一条前所未有的、波澜壮阔的航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