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明末:兵王太子的铁血中兴 > 第574章 改制山东盐政(下)

听到林顾的话之后,朱慈烺顿时来了兴趣,林顾的话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朱慈烺顿时感觉这次他是找对人了!

听清楚朱慈烺的话之后,林顾再次满脸惶恐的说道:“殿下, 臣何德何能,担得起殿下一个‘请’字,既然殿下想知道臣对于盐政的看法,那么臣就斗胆说说臣的浅薄之见;说的不对之处,还请殿下担待!”

“太子殿下, 臣以为,要想整顿山东都转运盐使司,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其一,当先清障碍,握盐政之权。

殿下可借东宫监政之名,奏请陛下明定权责,以太子殿下您总领山东盐政,长芦巡盐御史专司监察;盐运司属官悉听调度,方能免权责交叉之扰。

再请陛下拨锦衣卫或东宫侍卫,组建专属盐政稽查队,绕开地方盘根错节之势。

而后从盐引壅滞、盐课逋欠入手,查滨州、潍坊盐场账簿,揪出那些与官勾结、占窝囤引的特权盐商,及克扣灶户盐价的吏员,就如同殿下您前些日子处置贪官墨吏一般,公开处置一些典型,既能震慑官场,也让商贾知新政必严。

至于灶户,臣以为,灶户乃是产盐根基,如今逃亡过半;如果想整顿盐政,臣请殿下赐下以下恩典:

滨州新盐田灶户免一年或两年盐科税,两年后,盐场按产盐量定税,多产多缴、少产少缴,无产不缴;且盐价由盐政衙门直接制定,不许吏员私征杂费。

再从未来新盐田收益中,拨银补贴灶户耕牛、盐具;如此一来,一定能引逃亡灶户重归故乡。

其二,当立新规,以新盐带新政。

臣以为可在沾化沿海划沿海滩涂为新盐区;行官督民管之制,放弃旧盐场所实行的吏员承包制。

生产上用‘黄泥吸附法’和您刚刚所说的‘蒸煮提纯’之法:灶户制粗盐,再由衙门设蒸煮提纯厂房,产出‘滨州净盐’,加盖东宫监制印记,定为官盐上品。

您从河南调来滨州的俘虏,则可以全部充入蒸煮提纯厂房,用来从事蒸煮提纯;因为这些俘虏都不是自由之身,如此一来,便可以最大程度的保密,太子殿下您的‘蒸煮提纯之法’不外泄!

至于盐引,臣以为盐引可以改成‘分等配给’;

上品盐引对应净盐,只给足额缴课、无劣迹的商人,许其在济南、德州等富庶之地售卖;

普通盐引对应粗盐,向中小商人开放,销往偏远州县,且盐引半年有效、过期作废,绝囤引炒作之患。

运销上可学纲盐法之善,弃权贵垄断之恶,将商人按资本信誉分纲商、散商;

纲商缴保证金运净盐,散商做本地分销,盐卡只查盐引与盐品是否匹配,不额外征税,省却吏员勒索之弊。

其三,太子殿下您应该用强力的手段,来支撑新盐政之法,平衡利益以固新政。

滨州净盐品质高,一斤细盐足足可抵得上五斤到七斤粗盐,因此,臣以为,这样的精盐,在坊间可以按照一百个铜板一斤的价格定价,主要供给世家大族,地主豪绅,天潢贵胄群体,而我们批售给盐商,则按照八十个铜板一斤定价;

盐课收入也应当专款专用;五成解国库充军饷,三成养盐政衙门,两成扩新盐田、改旧盐场,形成以盐养盐的循环;如此一来,也可以让陛下见改革之利。

对旧盐商,许其补缴旧课、参与新盐运销以得上品盐引,愿投资新盐田者,优先发引,免其抵制。

防私盐需疏堵并举,净盐占中高端市场,粗盐则降课抑价,压缩私盐利润;再令稽查队查沿海私煎、跨区贩私,联动地方兵丁巡逻,织成防控之网...

林顾自顾自的说着的同时,一旁的太子殿下则是早就拿过宣纸和他独有的铅笔,开始捡着林顾所说重点的地方,不断地记录在宣纸之上!

“殿下, 臣刚刚说的,仅仅是臣的一些浅薄之见,如果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还请殿下指正!”

说完了自己的想法之后,林顾再次对朱慈烺躬身行礼!

朱慈烺这边,放下了手中的铅笔,揉了揉因为写字太快而发酸的手腕,然后开始仔细的观看起刚刚自己记录在宣纸上的内容;

足足用了一炷香的时间,朱慈烺将林顾所提出的方法消化了之后,再次发问道:

“林卿,如果按照你的方法去改制盐政,那么等沾化和无棣这三十万亩盐田运转起来,每年能给朝廷带来多少收益?”

回太子殿下,如果按照臣刚刚所说的计算,如果滨州新盐田能够每年能产出精盐十五万石,成色略差的粗盐二十万石来算,那么每年至少能给朝廷带来四十万两白银的收益!

“四十万两白银?”听到了这个数字之后,朱慈烺顿时心中顿时震惊了;要知道,在过去的崇祯十年,全大明的盐税一共才一百一十万两;

“林卿,除了以上的盐政改制之法,可还有其他的建议?”

“回太子殿下,臣的心中,还真的还有几句建议, 想提供给殿下您,只不过,有些话,臣不敢说!”林卿一边观察着朱慈烺的脸色,一边嗫嚅着说道!

“哈哈哈!”

听到林顾的言辞,朱慈烺先是一笑,然后伸出手拍了拍林顾的肩头,说道:“林卿,在咱的跟前,可畅所欲言,即便你说错了什么,咱不会怪罪于你!”

“好,既然殿下您让臣说,那臣就斗胆,在给殿下您提几个建议:”

第一,臣建议殿下您,在整顿盐政一事之中,凡处置官员、调盐价等大事,殿下需先奏请陛下,借皇命为后盾,既全孝道,又避免以为新盐政,坏了某些利益群体,给殿下您按上东宫乱政之议;

其二,选盐政官员,当避权贵所荐,用清廉御史、熟盐务老吏,甚至破格提灶户头目;显任人唯贤之心;

其三,改革先在滨州试点,他处先清贪腐、稳灶户,待样板见效再推广,免触多方利益而招反弹。

喜欢明末:兵王太子的铁血中兴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明末:兵王太子的铁血中兴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