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明末:兵王太子的铁血中兴 > 第503章 高薪养廉(上)

看到杨嗣昌一副便秘的表情,不知道如何回答崇祯皇帝所问出的问题的时候,朱慈烺终于开口了!

随着朱慈烺的开口,杨嗣昌顿时用感激的目光朝着太子爷的方向看了过来!

“嗯?”

崇祯皇帝不知道是不是还在生刚刚太子爷那句‘三年清知府 十万雪花银’的气,冷冷的答应了一声!

“爹,孩儿以为,国朝给官员们所支付的俸禄,的确有些低了!”

“哦?说说看!”

崇祯皇帝听到自己好大儿这么说,顿时来了兴趣!

“爹,就拿咱们大明一县的父母官,正七品的县令来说;”

“如果孩儿没有记错的话, 国朝给正七品知县的年俸标准其实是90石粮食!”

“这九十石粮食之中本色俸禄:占比六到七成,以大米为主,还包括布匹、肉类等食物。”

“可是,如今即便粮食的价格还算不错,按照每石粮食一两五钱银子一石来算的话, 一个正七品的县令一年的年俸禄折合成白银也才一百三十多两银子而已!”

“虽然这一百三十两白银看起来很多,但是父皇您别忘了,作为一县的县令,除了要养活自己一家老小之外,还要雇佣师爷 幕僚 家丁 轿夫等支出!”

朱慈烺知道,光说出国朝正七品县令的俸禄银子,根本就不能说服崇祯皇帝这位极少离开皇城,根本就不了解民间物价的皇爷,于是赶紧举例子继续说明道:

“父皇,您知道吗?唐朝之时,一个正七品的县令,每年光年俸禄的铜钱就有六万文,这还不包括本色俸禄之中的粮食 布匹 猪肉等实物;

如果全都加在一起年俸铜钱加上本色俸禄,唐朝的正七品县令,一年至少能拿到价值本朝二百五六十两白银的奉银和实物,这个数字已经快达到国朝同等官职俸禄银子的两倍了!”

“再说宋朝,到了宋朝,一个正七品的县令,光年俸禄铜钱就有接近三百贯;三百贯铜钱可是相当于国朝一百五十两白银;

加上本色俸禄,宋朝的一个七品县令,一年至少能拿到价值三百两白银的俸禄!

所以,和唐朝 宋朝相比,国朝给官员们的俸禄的确是太低了!”举了足够的例子说明之后,朱慈烺给出了他对此事的最终看法!

(PS:古代的官员俸禄制度,核心逻辑均为“本色俸禄(实物) 折色俸禄(货币或等价物)的混合模式,只是不同朝代对两类俸禄的官方称谓、具体内容和占比有所差异。)

“这么一算,父皇,您还觉得国朝给官员们的俸禄低不低呢?”

最后,朱慈烺又将这个皮球,再次踢回到崇祯皇帝脚下!

朱慈烺的一番话,顿时让崇祯皇帝骑在战马上闷闷不语,心里则是在心思电转的寻思着什么!

“烺儿,既然国朝给官员们的俸禄很低,导致官员们不贪墨银子日子就会过的很艰难,那么在太祖爷和成祖爷时期呢?”

“难道洪武朝 永乐朝,甚至后来的洪熙朝 宣德朝的官员们都过的很清贫吗?”想了好一会,崇祯皇帝似乎是找到了朱慈烺言辞之中的破绽!

按照朱慈烺的说辞,自从太祖爷老朱建立大明以来,国朝给官员们的俸禄就很低;

如果说当下的官员和明朝中期的官员们都是靠着贪墨银子活的很滋润,那么明初‘五龙同朝’那段吏治清明的时候呢?那个时候的官员都是怎么过活的?

崇祯皇帝话里的意思,朱慈烺自然听明白了!

听明白自己便宜老爹话语之中的意思之后,骑在战马上的主朱慈烺先是呵呵一笑人,然后如数家珍般的再次说服崇祯皇帝道:

“爹,孩儿给您举两个例子您就明白了!”

“爹,在永乐朝的时候,有个叫夏元吉的官员,因为其精明能干,还曾治理过苏州府和松江府一带的水患;成祖爷爱才擢升夏元吉为当朝户部尚书!”

“但是,在夏元吉担任户部尚书期间,因为其对户部所拨发的每一笔银子都非常较真儿,特别是拨付给军中的银子,总是严格按照朝廷的制度拨发,这导致夏元吉得罪的当时的废汉王高煦;”

“于是乎,废汉王高煦纠集一些官员,在早朝之上,弹劾户部尚书夏元吉贪墨国库银两!”

“对于官员们的弹劾,成祖爷一开始是不相信的;不过随着站出来弹劾夏元吉的官员越来越多,成祖爷也拿不准这夏元吉到底是不是个贪官;”

“于是乎,成祖爷当即决定停朝,率领满朝文武官员直奔夏元吉的府邸,去寻找户部尚书夏元吉贪墨国库银两的证据!”

“可是,当成祖爷领着满朝文武大臣,到达夏元吉家里的时候,父皇您猜猜成祖爷和满朝文武们看到了什么?”

同样骑在马上,一直听着自己好大儿说话的崇祯皇帝,突然听到这个问题,下意识的反问道:

“成祖爷看到了什么?”

“回父皇,成祖爷在夏元吉的家并没有看到豪华的官员府邸,也没有看到奢华的庭院楼阁,仅仅看到了三间泥土房!”

“当成祖爷走进夏元吉家的屋子里的时候,作为当朝户部尚书的夏元吉立刻就要给成祖爷泡茶待客,可是翻找了半天,才发现自己家里已经没有了茶叶;”

“于是,当朝户部尚书夏元吉只能尴尬的走到水缸边,给成祖爷舀了一瓢凉水...”

“不仅如此,成祖爷还看到夏元吉家的桌子上看到了,用编织的草帽,盖着的夏元吉夫妇二人早上吃过的白粥和咸菜...”

崇祯皇帝听到这儿,顿时露出满脸不可置信的神色,然后不解的反问朱慈烺道:

“烺儿,那夏元吉作为永乐朝的户部尚书,堂堂正二品官员,家中真的这么清贫?”

面对崇祯皇帝的疑惑,朱慈烺并没有立刻回答,反而是继续自顾自的说道:

“爹,夏元吉的事儿暂且不说,于谦于少保您知道吧?”

喜欢明末:兵王太子的铁血中兴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明末:兵王太子的铁血中兴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