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明末:兵王太子的铁血中兴 > 第438章 整顿卫所会影响勋贵的利益?

此次建奴大军入寇北直隶,崇祯皇帝一口气将除了上十二卫之外的其他卫所,都派出京城去京郊周边驻守平谷 怀柔 密云 大兴等城池!

可是结果呢?

这些头顶皇帝亲军名头的卫所,来到京郊各个城池面临建奴大军的时候,因为在编人数不足一半再加上士气低落的原因,居然守城两个时辰都没做到;

这样的军队也能被称之为军队?历史上崇祯十一年,多尔衮率领大军入侵大明的时候,进攻高阳城的建奴大军,被孙承宗率领高阳城的百姓,挡在了城外三天三夜,高阳城才告破...

就连孙承宗组织起来的百姓都能挡住建奴大军三天三夜,而作为皇帝亲军的卫所面对建奴大军的时候,居然守城两个时辰都做不到,这样的军队不整顿难道要留着过年吗?

在朱慈烺的计划之中,将腾镶四卫扩军至腾镶八卫之后,京城外城的防务就彻底的交给腾镶八卫,皇城则仍然由整顿好之后的上十二卫驻守;

第二,整编北直隶范围内的所有卫所,清查所有卫所土地,将所有卫所土地收归朝廷,解散军户,将所有卫所老弱病残的军户入农户籍;改卫所制为国家常备军制度;

在朱慈烺的计划中,将北直隶七八十万户军户全部解散,加上京营在内,征召十五万到二十万常备军加以训练;

分别驻守在山海关 三屯营 喜峰口 居庸关 白羊口关 宣府镇 密云等军事要冲,如此一来,北直隶地区多了十几万精锐士兵之后,朝廷在面对建奴入关的时候,就不会再陷入无兵可用,只能急召全国精锐入京勤王的窘境了!

如此一来,既能杜绝卫所指挥使侵占军户土地,吃军户空饷;甩掉了庞大而臃肿不堪的卫所军制,又能练出一支敢战,能战,战之能胜的强军!

第三,在北京城成立讲武堂,从全**中挑选基层年轻将领入讲武堂学习;并提议崇祯皇帝为讲武堂院长;如此一来,这些将领们从讲武堂毕业之后,就多了一层天子门生的身份...

崇祯皇帝足足将朱慈烺的这份奏折看了三遍之后,才恋恋不舍的放下在了龙案上!

这一刻,崇祯皇帝终于知道,他误会自己的好大儿了!

至少,朱慈烺的这份奏折之后,他没有看到任何太子想要继续掌握兵权的用意和野心!这一刻,崇祯皇帝感觉自己的脸火燎燎的不舒服!

特别是朱慈烺提出了第三条建议,更是直接建议到了崇祯皇帝的心坎里;试想一下,要是大明所有军队的基层将领都是自己的门生...

“王承恩,传孙阁老,英国公张之极,兵部尚书李邦华,兵部左侍郎杨嗣昌,户部尚书倪元璐以及太子入宫觐见!”

仔细的琢磨了好几遍朱慈烺奏折上的内容,并觉得非常可行之后,崇祯皇帝对刚刚清理完一地陶瓷碎片的王承恩吩咐道!

“只是,如此大动干戈的整顿北直隶的卫所,真的能得到顺天那些勋贵们支持吗?”望着王承恩离去的背影,崇祯皇帝低声喃喃自语道!

没错,咱们太子爷所提出的,关于整顿北直隶卫所的这个提议,将会严重的损害到顺天府所有勋贵们的利益!

在大明卫所制度下,军户承担“耕战合一”义务,其耕种的军田是卫所经济的基础。

而顺天府勋贵们通过皇帝赏赐、世袭继承或兼并等方式,控制了大量北直隶军田。这些土地名义上属军产,实则由勋贵转租给佃农,收取高额地租,是英国功夫 定国公府等勋贵们主要经济来源之一。

除此之外,勋贵们常通过卫所军官世袭制,掌控北直隶部分卫所的管理权,或安排家族子弟担任卫所官员,借此侵占军户徭役、克扣军饷,甚至通过虚报军户数量,达到骗取朝廷的粮饷的目的!

明朝崇祯年间,因卫所废弛,北直隶实际有效军田约有70万顷;而这其中,顺天府的勋贵们大约控制北直隶军田之中的一到二成,即10万顷。

明代军田地租通常为每亩1-3斗米,按中等水平0.2两/亩计算,10万顷军田的年地租收入约为20万两白银;

再加上之前提到的卫所职务的灰色收入,例如克扣军饷、徭役摊派等,顺天府的勋贵每年从卫所体系中获取的总收入可能达30万两白银左右;

如果按照朱慈烺的提议,直接将北直隶的卫所制改成常备军制后,顺天府的勋贵们会直接丧失这三十万两银子的收入;

俗话说,断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

即便以此时以英国公张之际 定国公徐允帧两位国公为首的勋贵们,都支持太子朱慈烺;

可是当太子将手伸向勋贵们的钱袋子的时候,勋贵们还会一如既往的支持太子吗?

其实,朱慈烺所提议的整顿北直隶卫所制的事情,在朱慈烺之前并不是没有人想到过;

只不过,这些人也仅仅是想想而已,毕竟只要动了这个念头就等于得罪了所有顺天府的勋贵们,因此即便有人想到这儿,也没有人敢说出来!

那么,咱们的太子爷朱慈烺为什么敢给崇祯提出这样的建议呢?

答案就是,咱们的太子爷有办法不让勋贵们的利益受到损失!

说破大天,朝廷之所以不敢下手整顿卫所制,就是因为顺天府和应天府卫所制的背后,牵扯了无数勋贵们的利益...

正当崇祯皇帝思索着他的好大儿朱慈烺,将会用什么样的方法说服顺天府的勋贵的时候,孙承宗 张之极 李邦华 倪元璐 杨嗣昌等几位大佬,接到崇祯皇帝的口谕之后,联袂来到了乾清宫!

“臣等,恭请圣安!”

“朕安,赐座!”

“诸位爱卿,朕今日叫诸位前来乾清宫,是又一件事儿想要听听诸位爱卿的意见!诸位爱卿看看这份奏折!”

孙承宗等人相继落座之后,崇祯皇帝没有丝毫绕弯子的意思,直接说明了自己的用意,并将朱慈烺关于整改军制的奏折,直接递给了孙承宗!

喜欢明末:兵王太子的铁血中兴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明末:兵王太子的铁血中兴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