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明末:兵王太子的铁血中兴 > 第37章 淡定的英国公

明末:兵王太子的铁血中兴 第37章 淡定的英国公

作者:北方之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9 02:40:41

突然,张之极想起自己儿子张世泽,在前几日晚上回家去换洗衣服的时候,无意中说过的一句话:

‘太子殿下只有每日上午会在京营监督将士们训练,下午则是和南京户部侍郎毕懋康,钦天监监正汤若望,以及宋应星等人讨论着什么!’

那天,听到这句话之后,张之极并没有多想,可是此时在回想起张世泽的这句话,张之极仿佛突然想到了什么。

毕懋康是干啥的?老夫记得他好像是发明了一种叫什么‘燧发枪’的火枪吧?

汤若望哪个洋鬼子呢?他前几年和徐光启一起研究过铸造大炮的事儿!

宋应星...等等!

太子殿下经常和这些善于铸造火器的人在一起,难道太子殿下的目标是军器局或者兵仗局?在联想到最近几年军器局和兵仗局那些官员们的德行,张之极顿时确定了自己内心的想法!

不得不说,英国公张之极不愧是在朝堂上混了半辈子的人物,仅仅凭借着张世泽无意之间的一句话,就将事情的来龙去脉猜个**不离十。

猜测到此事和自己以及英国公府没什么关系之后,英国公张之极顿时把新放在了肚子里,身体微微后仰,甚至还饶有兴致的端起了小案几上的茶碗自顾自的喝了起来。

终于,在即将正午的时候,一名小太监脚步匆匆的从一侧的偏门走进了太和殿,并在王承恩的耳朵边耳语了几句,而王承恩在听完了小太监的汇报之后,立刻来到龙椅上的崇祯皇帝身边,同样低声耳语了几句。

“让烺儿和骆养性进来吧!”崇祯皇帝在听完王承恩的汇报之后直接出声吩咐道。

直到这个时候,群臣和勋贵们才发现,今日早朝居然没有看到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的身影出现在朝廷之上。顿时,群臣们的脸色都变的难看起来,朝臣们都非常清楚一件事儿,和锦衣卫沾边的事儿就没有好事。

“儿臣参见父皇!”

“臣骆养性参见陛下!”

朱慈烺和骆养性进入到太和殿之后,立刻跪地朝着龙椅上的崇祯皇帝行礼,而一旁的大臣们也都纷纷有眼色放下茶杯,从椅子上站了起来侧耳倾听着,听听太子殿下和骆养性要说些什么。明眼人都知道,今天的主角儿到了,正戏也要开始。

果然..

朱慈烺和骆养性起身之后,骆养性立刻上前一步,对着崇祯行礼说道:“启禀陛下, 前日您让臣去查验武库清吏司,清查库中兵刃铠甲等军械一事,臣已经在太子殿下的监督之下查验好了!”

龙椅上的崇祯听完骆养性的话之后,顿时来了兴趣的吩咐道:“既然已经查验完毕,骆养性你就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说说武库清吏司的真实情况吧!”

“微臣遵旨!”

“启禀陛下, 臣于今日寅时带领锦衣卫......”

接下来,骆养性就一五一十的将今日在武库清吏司所查到的一切,和在北镇抚司衙门审问有关联的官员等情况全部都汇报给了崇祯皇帝!

当崇祯听到,武库司发往宣府和大同的火药居然是用沙土所代替的,顿时脸色就阴沉了下来,老天爷似乎都感受到了这位人间天子的怒火,不知道什么时候,乌云已经将整个天空都遮蔽了起来,太和殿中的气氛顿时也变的无比的压抑。

而朝臣之中,兵部尚书张凤翼以及工部尚书刘遵宪,两位大员的脸色越发难看起来;

毕竟,运往前线的军械出了这么大的问题,和兵部管辖下的武库清吏司以及工部管辖下的军器局有最直接的关系,张凤翼和刘遵宪二人,作为兵部尚书和工部尚书,就算没有参与其中,也会落得一个失察的罪名。

最失态的则当属兵部右侍郎路振飞了和工部左侍郎李梦辰二人,原因无他,军械案背后最大的推手,就是路振飞和李梦辰这两位朝堂中的正三品大员。

原来:

李梦辰自天启六年升任工部左侍郎之后,就开始监管工部管辖下的军器局。刚开始的时候,因为在朝堂上,魏忠贤权势滔天,阉党对百官们监察的非常严,因此李梦辰没有胆子在军器局原材料,如:铁,硝石,硫磺等猜材料上捞银子。

可是,崇祯登基之后,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集团在短短的几个月之间就灰飞烟灭,失去了悬在头顶上的那一柄锋利的剑之后,李梦辰就逐渐有了歪心思,于是他便找到了时任兵部右侍郎的路振飞。

李梦辰和路振飞二人一拍即合,因为二人分别掌管着军器局和武库清吏司,因此军器局所生产的不合规格的军械,直到运送到前线投入战场才会被将士们发现。

前线的指挥的将领们,因为在朝堂之中没有靠山,以及不想得罪朝廷中的重臣等原因,在军械不合格等事情上一般都本着‘不得罪人’和‘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心思,很少有人会真的向朝廷奏报此事。

一开始,李梦辰和路振飞二人还比较收敛,仅仅是用生铁代替熟铁去制造兵器和铠甲,伴随着时间的推移,李梦辰和路振飞的贪心更胜,再加上他们需要用更多的银子去买通并堵住其他官员的嘴巴,军器局生产的军械,无论是箭矢,刀枪,铠甲,甚至是火器等都出现了严重的偷工减料问题。

这样的军械到了九边前线,顿时使得前线的将士们苦不堪言。特别是辽东战场之上,许多明军官兵,在和建奴交战之时,手中的制式战刀和长枪等武器往往支撑不了几个回合就会断裂。

军器局所生产的火器更是不堪,鸟铳,三眼铳等炸膛的事故经常会发生,就连军器局生产的火药都有诸多的问题。

崇祯三年十月,时任登莱巡抚的孙元化,在支援辽东之时,就曾在宁远城发现了火药和火器等军械以次充好的问题,为此孙元化还给崇祯皇帝上过奏折,向崇祯皇帝详细的说明军械质量问题。

喜欢明末:兵王太子的铁血中兴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明末:兵王太子的铁血中兴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