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明末:兵王太子的铁血中兴 > 第27章 火器的未来(中)

可是,很快毕懋康就否定了自己的想法,随着对于眼前图纸进一步的仔细观看,毕懋康渐渐发现太子殿下所画的燧发枪图纸,要比他发明的燧发枪精细了许多,甚至有些自己还在想办法克服的问题,在这张图纸上毕懋康已经找到了解决的方案!

包括各个零部件的尺寸,所需要填装的铅弹尺寸,所需要的火药剂量等等,甚至毕懋康还在枪口下方发现了一个小钩子一样的装置,但是他却不明白这个装置是干什么的!

“难道是瞄准用的准星吗?可是准星不应该是在枪口上方吗?”毕懋康正在疑惑着!

看出毕懋康的疑惑,朱慈烺出声对着毕懋康,宋应星以及汤若望等三人介绍道:“三位先生请看,这是本宫所绘制的燧发枪枪械图纸,此枪长1.42米,枪管采用9毫米口径,整只燧发枪重七斤六两......”

伴随着朱慈烺的介绍,毕懋康等三人不禁对眼前的七岁太子殿下产生一丝敬佩之意,甚至都有些好奇,为什么太子殿下会对火枪这么了解。

当朱慈烺介绍完之后,毕懋康指着图纸上枪口下面的小钩子装置,问出了自己心中的疑惑道:“请问太子殿下,枪口下的这两个小钩子是起到什么作用?”

“呵呵,孟侯先生不愧是我大明顶尖的火器专家,一眼就看出了问题!请孟侯先生看这张图!”

一遍说着,朱慈烺将另外一张图纸平铺在了刚刚燧发枪的图纸下方,在毕懋康三人看图的时候,朱慈烺则是变魔术一般的从墙壁之上取下一把似刀非刀 似剑非剑一样的武器,当朱慈烺将这奇怪的武器从刀鞘之中拔出侯,立刻引起了毕懋康等三人的注意!

如果此时有后世的人在场的话,一定会一眼就认出朱慈烺手中所拿的为何物,咱们的太子爷手中的正是一柄越战之时军中装备最多的刺刀--‘三棱军刺’!

三位先生请看,此物本宫叫他‘三棱军刺’,是装备在燧发枪枪口下方的一种武器,此物全长:38厘米,刃长:32厘米,刃厚:1.8厘米,刃宽:1.8厘米,刀身呈棱型,三面带有血槽;这把刀的刀身经过热处理,硬度极高,可轻易穿透我大明将士所穿戴的锁子甲以及满洲骑兵所穿棉甲。

“三位先生都是我大明的顶尖火器专家,试想,如果将来我大明的火枪兵都装备了带着刺刀的燧发枪,当敌人距离我军士兵200步之时,我军士兵可以开枪攻击敌人,一旦敌人近身,我军的火枪兵就立刻变成的长矛兵。”

“因此,在本宫看来,这燧发枪加刺刀的组合才符合我大明军队未来的需要。”

一边说着, 朱慈烺一边将手中的三棱军刺递给了毕懋康,毕懋康犹豫了一下,又看了一眼满脸真挚的朱慈烺才将这把‘三棱军刺’接了过来!毕懋康之所以犹豫,是因为在储君面前手持利刃被别人看到了会有大麻烦的!

可是朱慈烺确实一点都不在意,毕懋康仔细的端详的一番手中的三棱军刺之后,对着朱慈烺佩服道:“太子殿下大才,臣佩服!”

面对毕懋康的夸赞,朱慈烺毫不在意的摆了摆手,并继续吩咐道:“孟侯先生,这燧发枪的图纸您带回去,仔细的看看本宫设计有何不足之处,在请先生思索一番这燧发枪未来的发展方向,诸如能将此燧发枪的装填弹药方式由‘前装填’更改为‘后装填’,以及在枪管内部刻画膛线是否能增加火枪射程和精准度等问题!”

朱慈烺之所以将未来枪械的正确发展方向,一股脑的都交给毕懋康去研究,就是因为他以后还要有更多重要的事情去做,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用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否则,什么事情都需要咱们太子殿下亲力亲为,那么等他研究出带膛线的燧发枪的时候,满清都打到南京了。

“臣遵命!”听完朱慈烺的一系列想法之后,毕懋康顿时双膝跪地,给朱慈烺郑重行了一礼,然后视如珍宝般的将桌子上的燧发枪图纸小心翼翼的收了起来!

等毕懋康收走燧发枪图纸之后,朱慈烺又拿出几张图纸分别平铺在桌子上。

看到朱慈烺又拿出了图纸,三人立刻又围了上来!

“这是火炮图纸?这是红夷大炮,这是虎蹲炮,这是弗朗机炮!”

当三人看清面前的面前的图纸之时,汤若望顿时出声惊呼道!毕竟,此时的四人之中,只有汤若望对火炮铸造的知识最了解!

见到是汤若望最先认出图纸,朱慈烺不禁感觉到一阵心痛。在此之前,大明不是没有善于铸造火炮的顶级专家,诸如徐光启和孙元化都是大明着名的铸炮专家!

可是徐光启早在崇祯六年就去世了,更令朱慈烺意难平的是孙元化这位明朝顶级的火炮专家,因为崇祯五年叛将孔有德攻陷登州,随后更是在登州携带大量红夷火炮和炮手渡海投降后金,导致孙元化在朝中东林党和阉党等人的谗言下,最终落了个西市斩首的下场。

想到这儿,朱慈烺不由得出言感叹道:“唉~~~!可惜了初阳先生(初阳是孙元化的表字)啊,居然死在了东林党和阉党一众小人的谗言下!”

顿时,大厅之中陷入了一片的死寂。好一会,朱慈烺在再次出言道:“汤若望,本宫知晓,前几年你曾和已故文渊阁大学士徐光启先生,以及孙元化等人编辑《崇祯历书》,这里面就有关于铸造火炮的知识,因此,本宫想让你为本宫督造火炮!”

一边说着,朱慈烺从一旁的书架上拿出一本崭新的《崇祯历书》。

看着桌子上的《崇祯历书》,汤若望不禁陷入了沉思之中,朱慈烺则在汤若望的脸上看到了非常纠结难以下决断的神情,但是朱慈烺却没有出言打扰,而是静静的看着汤若望沉思!

喜欢明末:兵王太子的铁血中兴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明末:兵王太子的铁血中兴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