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解者号的起落架刚触碰到流沙星球的地表,便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向下拖拽——星球表面的橙黄色流沙并非普通沙粒,每一颗都裹着微弱的磁性能量,如同细小的磁铁,不断吸附着飞船的金属外壳。陈墨立刻启动反重力系统,淡蓝色的能量护盾从飞船底部展开,才勉强让船体停止下沉,但护盾表面已沾满了闪烁着微光的流沙,像是披上了一层粗糙的金纱。
“这里的磁场强度是地球的12倍,”陈墨盯着控制台跳动的数据,手指飞快地调整参数,“流沙里的磁粒子会干扰飞船的导航系统,我们必须找到磁场稳定的区域,否则连通讯信号都会被屏蔽。”他话音刚落,飞船的雷达屏幕突然泛起一片雪花,原本清晰的地表影像瞬间模糊,只有一道微弱的绿色光点在屏幕边缘闪烁,像是黑暗中的灯塔。
王一将星耀之心嵌在控制台的辅助插槽中,晶石表面的金色纹路立刻与雷达系统对接。流沙地表的磁场干扰在星耀之心的能量过滤下逐渐减弱,雷达屏幕重新清晰——那道绿色光点来自一处半埋在流沙中的晶体结构,它的外形如同展开的扇形,表面布满了与星耀之心同源的金色纹路,正持续释放着稳定的能量波,在混乱的磁场中撑起一片直径约十公里的“安全区”。
“是沙织文明的信号塔!”凯尔的全息影像调出火织文明传递的星网图谱,将扇形结构与图谱中的标记比对,“根据织网者档案记载,沙织文明擅长用磁性能量编织星网,他们的建筑都会嵌入‘磁晶核心’,既能抵御流沙侵蚀,又能作为星网的中继节点。这处扇形结构应该是他们对外联络的前哨站。”
小雅的竖琴悬浮在舷窗前,琴弦被信号塔的能量波触动,发出低沉的嗡鸣。她伸出手指轻拨琴弦,琴身上浮现出淡绿色的光纹——这是飞船外壳丝线捕捉到的磁能信号,“信号里有规律的波动,像是某种密码。火织文明能通过火焰的跳动传递信息,沙织文明说不定用磁能的波动‘说话’。”
王一戴上能量感应手套,将手掌贴在星耀之心表面。信号塔的磁能波动通过星耀之心传递到他的感知中,那是一段重复的脉冲:强-弱-强-强-弱,如同摩尔斯电码般循环。“这应该是他们的‘识别信号’,”他快速记录下脉冲规律,“如果我们能发出对应的回应,或许能让信号塔打开通道,引导我们找到沙织文明的核心区域。”
陈墨立刻调整飞船的磁能发射器,将星耀之心解析出的脉冲规律转化为磁能信号,朝着扇形结构发送。几秒钟后,信号塔的扇形边缘突然亮起绿色的光带,光带沿着纹路流动,在流沙地表投射出一道笔直的绿色光路,如同为飞船铺设的“磁能轨道”。
“他们回应了!”小雅的竖琴发出清脆的共鸣,琴身光纹与光路的频率同步闪烁,“光路的尽头应该就是他们的核心区域,而且磁能轨道能抵消流沙的吸附力,我们可以沿着轨道行驶。”
和解者号缓缓驶入磁能轨道,车轮在光路上滑行,没有受到丝毫流沙阻力。沿途的景象逐渐变化——原本平坦的流沙地表开始出现起伏的沙丘,沙丘顶端镶嵌着细小的磁晶碎片,在阳光下折射出金属般的光泽。偶尔有几处半露的晶体结构从流沙中探出,有的如同扭曲的藤蔓,有的像是堆叠的立方体,表面的金色纹路都朝着信号塔的方向延伸,像是在呼应前哨站的召唤。
行驶约半小时后,前方的流沙突然向下凹陷,形成一处直径约五十公里的巨型盆地。盆地底部并非流沙,而是由黑色岩石构成的平台,平台中央矗立着一座由磁晶搭建的环形建筑——它的外层是三层嵌套的圆环,每层圆环都布满了可旋转的扇形磁晶板,内层则悬浮着一颗直径约百米的透明球体,球体内部缠绕着绿色的磁能光带,如同凝固的极光。
“那是沙织文明的星网核心——‘磁旋枢纽’!”凯尔的声音带着兴奋,他快速解析环形建筑的能量结构,“外层的扇形磁晶板能调节磁能强度,内层的透明球体应该是星网的能量储存库,绿色光带就是他们编织的星网脉络,只是现在大部分光带都处于休眠状态,像是在等待激活信号。”
当飞船靠近环形建筑时,外层的圆环突然开始旋转,扇形磁晶板调整角度,将阳光折射成一道绿色的激光,精准地射向飞船的驾驶舱。陈墨立刻启动护盾,激光在护盾表面折射,化作细碎的光点消散。但紧接着,更多的激光从磁晶板中射出,形成密集的光网,将飞船包围在其中——这并非攻击,而是沙织文明的“身份核验”,每道激光都携带着不同的磁能密码。
小雅的竖琴突然剧烈震动,琴身光纹变得紊乱。她急忙稳定琴弦,将星耀之心的能量注入竖琴:“磁能密码太多了,我需要时间解析!如果不能在十分钟内回应,激光的强度会逐渐增强,护盾撑不了多久!”
王一将星耀之心的能量输出调到最大,晶石表面的金色纹路与飞船的磁能接收器连接,开始同步解析激光中的密码。星耀之心储存的三张星网能量特征与沙织文明的磁能密码产生共鸣,那些复杂的脉冲规律在共鸣中逐渐简化——强-弱-强对应“友好”,强-强-弱对应“寻求合作”,弱-强-弱则是“需要帮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