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炎的身影自维度夹层中一步踏出,已然回归混沌行宫。他并未刻意释放气息,但整个行宫乃至周边星域的法则,都在他归来的瞬间,变得更加凝实、有序,仿佛找到了真正的主心骨。那萦绕在行宫周围的磅礴气运,也似乎更加活跃,发出欢欣的嗡鸣。
苏清月第一时间感应到他的归来,清冷的眸子望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夫君。”
林炎微微颔首,目光扫过诸天镜上呈现的、关于星骸掠夺者袭击事件的记录,平澹道:“跳梁小丑,清月处理得妥当。”
他并未过多关注此事,蝼蚁的垂死挣扎,尚不值得他分神。他的注意力更多地落在了自身此次寂灭星渊之行的收获上。那一丝碧绿的生命道痕碎片与灰黑的寂灭法则印记,虽已初步融入混沌源炁,但仍需时间彻底消化、吸收,将其化为自身道途的基石。他能感觉到,一旦完全消化,他的混沌源炁将产生某种质的蜕变,对“混沌归一”之境的把握也将更加清晰。
“此行收获颇丰,朕需闭关些许时日。”林炎对苏清月道,“外界事务,依旧由你与玄苍、月琉璃处置。与商盟的接洽,可按计划进行,若那钱万贯回复,便言朕在闭关,具体交易,待朕出关再定。”
“好。”苏清月点头应下。
林炎不再多言,一步踏入混沌殿深处,周身混沌之气自然合拢,将其身影彻底笼罩,进入了深层次的闭关状态。此次寂灭星渊之行,所见所悟,远超预期,他需要时间来沉淀与升华。
圣尊归来并即刻闭关的消息,仅在联盟最高层小范围流传,并未对外公布,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猜测。但在苏清月与玄苍老人、月琉璃的坐镇下,整个圣尊治下依旧平稳运行,甚至因边境冲突的迅速平息以及研究领域的重大突破,而显得更加充满信心与活力。
……
研究基地,“曙光计划”总部。
“归墟引”原型成功稳定运行并“沉淀”出惰性能量的消息,被列为最高机密,仅在计划核心层知晓。但这无疑给整个团队注射了一剂强心针。证明了道路正确,剩下的便是不断优化与改进。
林枫作为总负责人,并未被初步的成功冲昏头脑。他立刻组织团队,对“归墟引”结构进行了全方位的测试与分析。他们发现,目前的结构效率极低,对剥夺之力的“消化”能力不到总量的万分之一,且结构本身极其脆弱,对材料和要求高到令人发指,根本无法实现量产。
“我们找到了正确的方向,但制造这把‘钥匙’的工艺,还停留在原始时代。”林枫在内部会议上,指着全息屏幕上那复杂到令人头皮发麻的结构图说道,“我们需要解决三个核心问题:第一,提升谐振回路的‘引导’与‘惰化’效率;第二,找到或研发能够稳定承受这种高频、高负荷规则冲击的新材料;第三,也是最重要的,简化结构,降低成本,使其具备量产的可能性。”
任务依旧艰巨,但有了明确的目标,所有人的干劲都空前高涨。在月琉璃的协调下,联盟最顶尖的材料实验室、能量学府、乃至一些隐居的炼器大师,都被动员起来,参与到“曙光计划”的联合攻关中。
林枫则将主要精力放在了理论优化上。他借助两枚神秘石子带来的灵感加成和对混沌道韵的持续参悟,不断尝试简化“归墟引”的结构。他发现,过于复杂的回路虽然精密,但反而容易在规则冲击下产生内耗和冲突。或许,大道至简,真正高效的结构,应该是用最少的节点,实现最核心的功能?
他大胆地提出了“核心谐振簇”的概念,即不再追求面面俱到的多重迷宫结构,而是集中力量,构建几个关键的、承担主要“引导”与“惰化”功能的核心谐振单元,再以最简洁高效的方式将其联结。
这个思路再次颠覆了传统,遭到了不少专家的质疑。但林枫力排众议,带领自己的核心小组,开始了新一轮的简化设计。那两枚石子在他进行简化推演时,传递来的共鸣与暖流愈发清晰,仿佛在为他指引着最优的路径。
……
就在圣尊治下内部稳步发展,潜心钻研之际,那隐藏在暗处的窥伺者,并未因一次的失败而放弃。
那片曾经发生袭击的碎石星带附近,一片更加隐蔽的小行星阴影区中,一艘通体漆黑、形态如梭、没有任何舷窗和外部标识的微型舰船,如同潜伏的毒蛇,静静地悬浮着。
舰桥内,没有常规的船员,只有几个笼罩在暗影中、气息冰冷的身影,正凝视着前方巨大的星图。星图上,清晰地标记着圣尊治下的疆域、主要的资源星、运输航线,以及……几个被重点标注的、关于“噬灵之影”活动区域和“寂灭星渊”的符号。
“目标区域的防御比预想中更强,存在未知的高维干涉力量。”一个如同金属摩擦般的声音响起,“强行掠夺风险过高。”
“星骸的价值毋庸置疑,尤其是其中蕴含的独特规则……商盟那群鬣狗已经盯上了这里。”另一个阴柔的声音接口,“我们不能放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