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枫的生活,自踏入“跨界技术解析司”下属的预备人才培养基地那一刻起,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基地并非位于喧闹的星城中心,而是在一片被单独划分出来的、环境清幽的山谷之中。这里灵气(混合星能)浓郁,设施先进,拥有专门的理论研究室、材料工坊以及配备了完善防护措施的能量实验场。与他一同在此学习的,还有数十名从圣尊治下各处选拔而来的、在理论推演、能量感知或特殊技术领域展现出卓越天赋的年轻人。
在这里,他不再需要躲藏藏藏。月琉璃议员亲自打过招呼,他被分配了一位专精能量回路基础理论的导师——一位戴着厚重水晶眼镜、不苟言笑,却对知识极为严谨的老学者,墨渊。
墨渊导师并没有因为林枫的“野路子”出身而轻视他,反而对他那源自科尔斯文明残片的“谐振”理论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在仔细检查了林枫带来的目镜和残破图纸后,墨渊难得地露出了惊叹的神色。
“妙啊!直指能量协同与放大的本质,思路与现行主流技术截然不同,更接近……规则层面!”墨渊推了推眼镜,看向林枫的目光带着审视与一丝期许,“小子,你能靠自己摸索到这一步,灵性不错。但野路子终归是野路子,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从今天起,忘掉你之前那些想当然的尝试,跟着我,从头学起!”
林枫心中凛然,恭敬应下。
于是,他的生活被填满了。白天,他需要学习浩如烟海的《基础能量粒子论》、《多维空间几何》、《符文结构与稳定性原理》等理论课程,这些是构建任何能量技术的基石,枯燥却必不可少。晚上,他则在墨渊导师的指导下,使用基地提供的标准材料和工具,从最基础的单一能量节点稳定、双节点能量桥接开始,重新、系统地学习和实践能量回路的构建。
这个过程比他独自摸索时更加严谨,也更加艰难。墨渊导师的要求极其严苛,任何一个能量节点的凋刻角度、灵力注入的毫秒级偏差,都会招来严厉的批评。林枫失败了无数次,消耗的材料堆积如山。
但这一次,他不再孤独和迷茫。有导师指点迷津,有同道可以交流,更有基地源源不断提供的资源支持。他那份源于热爱与执着的心,在这片肥沃的土壤中,终于得以真正扎根、生长。
更重要的是,他胸前那枚石子吊坠,似乎也因为身处这能量活跃、知识汇聚的环境,而变得更加“活跃”。在他精神高度集中进行理论研究或实践时,时常会传来一股清凉之意,让他思维更加敏捷,偶尔甚至会福至心灵,对某个困扰已久的难题产生意想不到的解法。他隐隐觉得,这吊坠绝非凡物,但他谨记月琉璃议员的叮嘱,从未对任何人提起,只是将其视为自己最大的秘密和助力。
数月之后,在一次基地组织的“基础能量回路优化”小考中,林枫交上了一份令墨渊导师都为之动容的答卷。
考题是优化一个常见的、用于小型飞行器的“疾风术”能量回路,要求在不增加能量消耗的前提下,提升其稳定性或效率。
其他学员大多是在原有回路结构上进行微调,增减几个辅助符文,效果提升有限。而林枫,却大胆地引入了他理解的、经过简化和安全性改造的“双节点谐振结构”!他将这个微小的谐振单元,巧妙地嵌入到了“疾风术”回路能量流转的关键节点上。
当他的作品在测试场激活时,只见那用于测试的模型飞行器,并未爆发出更快的速度,但其飞行轨迹却变得异常稳定、平滑,几乎没有任何常规的能量逸散和轨迹抖动!其能量利用率提升了整整三成!这在基础回路优化中,是一个堪称惊艳的成绩!
“谐振……竟然是谐振结构!”墨渊导师看着测试数据,手指微微颤抖,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芒,“你竟然……将那种高阶理论的皮毛,融入了最基础的回路之中?!虽然结构极其简陋,效果也远未达到理论极限,但这思路……这思路!”
他看向林枫,仿佛在看一块未经凋琢的瑰宝:“好!好小子!我没看错你!从明天起,你可以申请进入‘谐振理论专项研究组’,那里有司里从科尔斯遗迹带回的更多基础资料!你要做的,就是吃透它们,然后,用你的理解,去改造、去创造!”
林枫激动得心脏狂跳,他终于真正触摸到了那神秘知识殿堂的大门!
然而,就在林枫于研究道路上高歌猛进之时,遥远的维度乱流深处,那被林炎标注为“虚无之源”本体所在的、无法形容其庞大的阴影,似乎因为分身的彻底消亡与降临锚点的被毁,而产生了某种躁动。
一丝更加隐晦、却更加深沉恶意的感知,如同无形的触须,再次小心翼翼地探向了万星寰宇的维度壁垒,似乎在重新评估着这个“食物”的硬度,以及……那盘踞其中、屡次坏它好事的“钉子”的真正实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