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都昔日起宏图,宝帝登基志未苏。
参合陂前兵溃处,中山城内梦消无。
雄心难抵风云变,霸业空随岁月徂。
若使英魂知后世,应悲国祚似浮桴。
公元355年,慕容宝出生于信都,他的父亲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后燕成武帝慕容垂,母亲是成昭皇后段氏。作为前燕皇室的子弟,慕容宝从小就生活在锦衣玉食之中,享受着无尽的荣华富贵。小时候的慕容宝,那就是个标准的“贵公子”,每天不是骑马射箭,就是和一帮贵族子弟四处游玩,日子过得逍遥自在。
这时候的慕容宝,在史书里的形象可不太好。《魏书》说他“少而轻果,无志操,好人佞己”,简单来说,就是年少轻狂,做事轻率,没啥志向和操守,还特别喜欢别人奉承自己。就好比现在那些被宠坏的富二代,整天只知道吃喝玩乐,对家国大事一点都不上心。
不过,慕容宝的逍遥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前燕建熙十年(369年),他的父亲慕容垂在枋头之战中大败东晋桓温,威名大震。这本是件好事,可却引起了前燕太傅上庸王慕容评的嫉妒和猜忌。慕容评一心想打压慕容垂,慕容垂没办法,只好带着家人投奔了前秦苻坚。
到了前秦,慕容宝的身份一下子从高高在上的皇子,变成了寄人篱下的“流亡者”。苻坚倒是对慕容垂一家还算客气,给慕容宝安排了官职,先是让他做太子洗马,后来又任命他为万年县令。从养尊处优的贵公子,变成了要处理各种政务的基层官员,慕容宝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慕容宝这人适应能力还挺强,在新岗位上干得倒也有模有样。他开始接触到民间的实际情况,了解百姓的疾苦,这对他日后的政治生涯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在这期间,慕容宝还跟着苻坚参加了着名的淝水之战。在这场战役中,苻坚率领的前秦大军被东晋打得大败,慕容宝也跟着经历了这场大溃败。不过,这场失败对于慕容垂家族来说,却成了一个重新崛起的契机。
淝水之战后,前秦元气大伤,国内局势动荡不安。慕容垂趁机摆脱了苻坚的控制,回到了自己的故乡,开始谋划复国大业。慕容宝也跟着父亲四处征战,逐渐崭露头角。他参与了消灭丁零翟斌及其余党的战斗,还在攻克邺都等战役中立下了战功。
随着慕容垂势力的不断壮大,后燕终于在公元386年正式建立。慕容垂称帝,定都中山,慕容宝也因为在复国过程中的表现,被立为太子。这一身份的转变,让慕容宝一下子成为了后燕的焦点人物。
被立为太子后的慕容宝,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他开始努力磨练自己的品行,崇尚儒学,整天和一帮文人雅士谈经论道,还擅长写文章。为了在父亲和大臣们面前树立好形象,他甚至不惜放下身段,去讨好慕容垂身边的亲信大臣。《晋书》记载:“及为太子,砥砺自修,敦崇儒学,工谈论,善属文,曲事垂左右小臣,以求美誉。”经过一番努力,慕容宝终于赢得了大臣们的一致称赞,慕容垂也觉得他有能力继承自己的家业,对他寄予了厚望。
慕容宝当上太子后,后燕在慕容垂的带领下,势力越来越强大,成为了北方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但此时,后燕的北方出现了一个新兴的势力——北魏。北魏的首领拓跋珪野心勃勃,一心想统一北方,这就与后燕产生了不可避免的冲突。
起初,慕容垂为了抑制燕国北方诸族的实力,减轻北方防务的压力,一直扶持拓跋珪建立的北魏,想让北魏成为后燕的附庸。可拓跋珪哪肯甘心当小弟,他一心想建立一个独立的强大国家。当慕容垂封他做西单于、上谷王时,他坚决不肯接受;后来还因为不给慕容垂良马、扣留使臣,与慕容垂的死敌西燕的慕容永结盟。在慕容垂攻打西燕时,拓跋珪还应西燕的要求,出兵援助。这一系列举动,让慕容垂对拓跋珪恨得牙痒痒。
建兴十年(395年)五月,慕容垂决定给拓跋珪一点颜色看看,他任命太子慕容宝为元帅,领兵伐魏。慕容宝觉得这是一个在父亲面前证明自己的好机会,于是信心满满地带着大军出发了。
拓跋珪可不是个简单的人物,他用谋士张衮的计策,故意示弱,带着部落和牲畜渡过黄河,西迁一千多里,装出一副远逃的模样。慕容宝一看魏军跑了,就一路追到了五原(今内蒙古包头西北),在这里得到了别部降人三万多户。到了九月,燕军见魏军在黄河南岸,慕容宝就想渡河进攻,可刚要渡河,就遇到了暴风,只好暂时作罢,两军就这样形成了相持之局。
从中山出发时,慕容垂就已经身患疾病。进至五原后,魏军小部队在燕军后方活动,把后燕往来的使者全部抓住,彻底切断了燕军与京城的联系。慕容宝他们在五原等了好久,都得不到京城的消息,心里开始慌了起来。更要命的是,军中还传出了慕容垂已经去世的谣言,这让燕军的士气一落千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