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盖南来气不扬,龙袍加身鬓已霜。
诛侄登基非本意,残杀宗室是荒唐。
夜梦金刀疑祸起,昼听巫蛊断人肠。
终朝惶惶求丹药,哪晓黄泉路更长。
一抔黄土埋功过,只留笑柄在朝堂。
元徽二年(公元474年)的建康城,连空气里都飘着血腥味。禁军将领萧道成提着叛军首级入宫时,看见御座上的宋明帝刘彧正捧着一碗药汤猛灌,脸颊浮肿得像个发面馒头,看见他进来只嘟囔了一句:叛军平了?那甚好,朕这身子骨,可经不起折腾了。
谁能想到,这个病恹恹的皇帝,十年前还是个被侄子关在猪圈里的。
刘彧的人生剧本,前半段写满了窝囊。他是宋文帝刘义隆的第十一子,生母早逝,由孝武帝刘骏的生母路太后养大。论辈分是皇叔,论实力却是个战五渣——既没兵权,又不善交际,唯一的特长是,《宋书》里说他少而和令,风姿端雅,但后面紧跟着一句及即位,权柄在握,猜忍成性,这反差比川剧变脸还刺激。
孝武帝刘骏在位时,刘彧还算安稳,封了淮阳王,后来改封湘东王,日子过得像个闲散王爷。可等刘骏的儿子刘子业即位,皇叔们的好日子就到头了。这位小皇帝是出了名的混不吝,史载子业凶悖日甚,诛杀相继,尤其看不惯几个叔叔,觉得他们碍眼。
刘子业的操作相当清奇:把叔叔们关起来当宠物养。刘彧因为胖,被封为,另一个叔叔刘休仁是,刘休佑是,还有个东海王刘祎,因为资质平庸,被封为。《宋书·明帝纪》里没细说猪圈的规格,但《南史》补了一刀:尝以木槽盛饭,内诸杂食,搅令和合,掘地为坑阱,实以泥水,裸彧内坑中,使以口就槽食之,用为欢笑。
简单说,就是让刘彧光着身子在泥坑里,用嘴拱木槽里的猪食。这要是换个人,要么当场气死,要么拼死反抗,可刘彧偏不。他知道刘子业就是想看他怂,索性装孙子装到底,每次都从命,愣是没让对方找到杀他的借口。
转机出现在景和元年(公元465年)。刘子业杀疯了,不仅杀大臣,连亲姐姐山阴公主都敢动,最后把主意打到了禁军头上。几个侍卫觉得再不动手,下一个死的就是自己,连夜联系了刘彧的亲信阮佃夫。
政变那天堪称荒诞剧:刘子业正带着宫女在华林园,说宫里有鬼怪作祟。侍卫寿寂之提着刀冲进去时,小皇帝还以为是演节目,骂道:你们这是干嘛?道具刀也不能对着朕啊!直到刀架在脖子上,才哭喊着,结果还是被一刀毙命。
消息传到刘彧的,这位正啃着猪食槽里的剩菜。亲信把他扶出来时,他连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只能临时找了件侍卫的军装套上。等赶到皇宫,大臣们看见一个穿着小号军装的胖子气喘吁吁跑来,都愣了神——这就是新皇帝?
刘彧登基那天,连龙袍都得临时改大两号。他站在太极殿上,看着底下跪拜的群臣,估计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可算不用吃猪食了。
当上皇帝的刘彧,第一件事不是改革弊政,而是清算刘子业的余党。这本来没啥问题,问题是他杀得太上头,杀着杀着就跑偏了。
先是刘子业的弟弟们,豫章王刘子尚、会稽公主刘楚玉(就是那个要了三十个面首的山阴公主),本来没直接参与迫害皇叔,可刘彧觉得留着是祸害,一道圣旨赐死。《宋书》里写子尚及楚玉并赐死,轻描淡写得像在说天气。
接着是自己的兄弟。他的哥哥刘祎,本来封了庐江王,因为说了句陛下登基有点突然,被安了个的罪名。刘彧还算,赐了他一杯毒酒,还特意下诏:祎虽有过失,然骨肉之情,朕不忍肆法,可赐死,保全其体面。这体面给的,比杀了他还难受。
最狠的是对功臣的清洗,当初帮他从猪圈里爬出来的阮佃夫、寿寂之,后来都成了刀下鬼。阮佃夫是因为权力太大,刘彧觉得他挟震主之威;寿寂之则是因为太能打,皇帝看着不顺眼。史载佃夫、寂之并伏诛,连个像样的罪名都懒得编。
刘彧的杀人逻辑很简单:谁让他不舒服,他就让谁活不成。有一次,他梦见有人拿着金刀砍他,醒来就觉得是弟弟刘休仁要谋反。其实刘休仁是他最忠心的弟弟,当初在猪圈里还帮他说过好话。可皇帝不管这些,直接派人送了杯毒酒过去。刘休仁临死前大骂:你杀我,将来肯定断子绝孙!
这话还真应验了。刘彧后来生不出儿子,只能把宫女的孩子抱来当太子,还把孩子亲妈全杀了。《宋书》里隐晦地说帝无胤嗣,取诸弟姬子以为子,至于那些姬妾的下场,只字未提,但用脚指头想也知道好不了。
如果说杀人是刘彧的生存本能,那荒唐就是他的天赋技能。这位皇帝治国没啥本事,搞起幺蛾子来比谁都在行。
他特别迷信鬼神,宫里养了一群巫师,大事小事都要算一卦。有次建康城闹旱灾,他不找水利专家,反而让巫师跳大神,还亲自上阵念咒语,结果越念越旱,最后只能让人把自己的龙袍脱下来烧了祭天。《南史》里说帝既多忌讳,言语文书有祸败凶丧及疑似之言应回避者数百千品,有犯必加罪戮祸败这类字都不能说,搞得大臣们说话跟猜谜语似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