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65年前后,秦国的咸阳宫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楚国华阳君的侄女,咱们的主角华阳夫人。这姑娘可不是一般人,论出身,是正儿八经的楚国贵族,相当于现在的“顶级名媛”;论颜值,《史记》里虽没直接写,但能让秦昭襄王的儿子安国君(后来的秦孝文王)一眼沦陷,颜值绝对是“天花板”级别;论情商,更是没话说,刚到秦国就把安国君哄得团团转,连带着秦昭襄王和王后都对她颇有好感。
当时的安国君,还是秦国的太子,身边的姬妾没有一个加强连也有一个排,可他偏偏就独宠华阳夫人。为啥?因为华阳夫人太会“拿捏”人心了。别的姬妾还在靠撒娇、争风吃醋博关注的时候,华阳夫人已经玩起了“高端操作”——她知道安国君喜欢风雅,就特意学了秦国的诗歌,还练了一手好书法,安国君跟她聊天,既能聊楚国的风土人情,又能聊秦国的治国之道,简直是“灵魂伴侣”;她知道安国君孝顺,就经常去给秦昭襄王和王后请安,端茶送水、捶背揉肩,比亲闺女还贴心,王后一高兴,就常在安国君面前夸她“贤良”。
就这么着,华阳夫人很快从“姬妾”升为“正夫人”,成了太子妃。安国君对她宠到什么程度?专门给她建了座“华阳宫”,里面的装修比太子寝宫还豪华;华阳夫人喜欢吃楚国的蜜橘,安国君就让人从楚国千里迢迢运过来,哪怕路上坏了一大半,也得让她吃上新鲜的;宫里的人见华阳夫人受宠,都忙着巴结她,连安国君的其他儿子见了她,都得恭恭敬敬地喊一声“母亲”。
按说华阳夫人的日子已经过得够滋润了,可她心里始终有个“隐忧”——她嫁给安国君好几年,却一直没生下儿子。在那个“母凭子贵”的年代,没有儿子,就意味着没有“长期饭票”。现在安国君宠她,可等安国君老了、去世了,新的秦王继位,她这个没儿子的前太子妃,下场恐怕会很凄惨。
有一回,华阳夫人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忍不住跟贴身侍女吐槽:“你说我这日子过得再好,没个儿子,将来可怎么办啊?”侍女劝她:“夫人您别担心,大王这么宠您,说不定很快就会有皇子了。”华阳夫人摇摇头:“哪有那么容易?再说,就算有了,也得等他长大,这期间要是出点什么事,可怎么好?”
她不知道的是,就在她为“无嗣”发愁的时候,一个叫吕不韦的商人,正在千里之外的赵国邯郸,盯着一个叫嬴异人的秦国公子,心里盘算着一场“惊天大投资”——而这场投资,即将彻底改变华阳夫人的命运。
嬴异人是谁?他是安国君的儿子,却是最不受待见的那个——因为他的母亲夏姬不受宠,他自己也被派到赵国当“质子”(相当于人质)。在赵国的日子,嬴异人过得那叫一个惨:赵国跟秦国老打仗,他动不动就被赵国人骂“秦狗”;手里没多少钱,连像样的衣服都买不起,跟乞丐差不了多少。用现在的话说,嬴异人就是个“落魄凤凰”,谁都不觉得他有翻身的机会。
可吕不韦不这么想。吕不韦是个商人,眼光毒辣,他见了嬴异人之后,第一句话就是“此奇货可居也”(《史记·吕不韦列传》),意思是这小子是个“潜力股”,值得重金投资。他的计划很简单:把嬴异人包装成“贤能公子”,再帮他认华阳夫人当“母亲”,最后推他当太子,等嬴异人继位后,自己就能从“商人”变成“权臣”,赚得盆满钵满。
为了实现这个计划,吕不韦先找到了嬴异人,开门见山地说:“公子,我能帮你回秦国当太子。”嬴异人一开始以为他是骗子,笑着说:“你先管好自己吧,别来忽悠我。”吕不韦却不慌不忙地说:“我要是帮你当了太子,我自己也能富贵,这是‘双赢’的事,我为什么要骗你?”
嬴异人一听,觉得有道理,就跟吕不韦达成了合作。接下来,吕不韦开始“砸钱”:他给了嬴异人一大笔钱,让他在赵国结交名人、打造“贤能”的名声;自己则带着更多的钱,买了一堆奇珍异宝,直奔秦国咸阳,目标只有一个——见到华阳夫人。
吕不韦没直接去找华阳夫人,而是先找到了华阳夫人的姐姐和弟弟阳泉君,用珠宝和利益打通了关系。在阳泉君的引荐下,吕不韦终于见到了华阳夫人。一见面,吕不韦就把带来的珠宝全献给了华阳夫人,然后开始“彩虹屁”攻击:“夫人您真是仙女下凡,我在赵国就听说您的美名,今天一见,比传说中还美!”
华阳夫人被夸得很开心,吕不韦趁机话锋一转,说起了嬴异人:“夫人,您不知道,嬴异人公子在赵国可想念您了!他经常跟我说,‘我虽然没见过华阳夫人,但我心里把她当亲母亲一样,要是能回秦国,我一定好好孝敬她’。而且嬴异人才华出众,在赵国的名人圈子里口碑特别好,大家都说他是安国君儿子里最优秀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