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执金戈护帝銮,敢凭孤镇抗强藩。
紫禁门前兵戈起,谁记?当年博野一营官。
鼎祚倾颓身是客,何择?称孤道寡亦求安。
青史是非谁与判,笑看,凤翔烟雨葬龙颜。
公元880年的长安,堪称晚唐版末日求生现场——黄巢带着起义军一路开挂,把唐僖宗吓得打包行李就往四川跑,长安城里乱成一锅粥。这时候,没人会注意到护驾队伍里一个叫宋文通的年轻人,就像没人会想到,这个河北博野出身的普通士兵,将来能在关中大地当几十年话事人。
宋文通的起步剧本其实很常规:农村青年参军谋出路,靠着体格好、胆子大混上博野军队长,日常工作就是巡逻放哨,属于军队里的基层员工。但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龙尾坡一战成了他的职场转折点。当时黄巢麾下大将尚让带着部队杀来,宋军长刀挥舞如闪电,硬是把叛军杀得落荒而逃。《旧五代史》里那句败尚让于龙尾坡,以功迁神策军指挥使,翻译过来就是因业绩突出,破格提拔为中央警卫团干部,这波逆袭堪称晚唐版士兵突击。
真正让宋文通逆天改命的是护驾之功。光启元年(885年),军阀朱玫联合李克用跟宦官田令孜火拼,唐僖宗又开启逃亡模式,从长安一路跑到兴元(今陕西汉中)。宋文通带着部下死死顶住追兵,堪称僖宗的贴身保镖。皇帝感动得不行,直接给了个大礼包:封武定军节度使,赐姓名李茂贞,字正臣。这操作相当于不仅给升了高管,还赐了集团姓氏,瞬间从编外人员核心骨干,宋文通自此正式解锁李茂贞这个伴随一生的。
光启三年(887年),李茂贞迎来职场天花板突破战。护送僖宗回长安途中,凤翔节度使李昌符突然叛变,放火烧了行宫,摆明了要皇帝。僖宗急得直跺脚,当即任命李茂贞为陇州招讨使平叛。李昌符大概没把这个新晋高管放眼里,结果被李茂贞一顿胖揍,兵败身亡。《新五代史》记载李昌符反,茂贞击斩之,短短七个字背后,是李茂贞一战定关中的霸气。战后论功行赏,他直接接掌凤翔、陇右节度使,手握凤翔这处关中咽喉,正式从打工仔一方诸侯。这一年,李茂贞刚满31岁,比同时期的朱温、李克用少走了十年弯路。
成为凤翔节度使的李茂贞,立刻展现出超强的经营头脑。凤翔这地方太关键了,离长安就一百多公里,相当于守在皇帝家门口,进可干预朝政,退可据险自守。李茂贞深知地盘是硬道理,刚上任就搞起区域扩张计划,把凤翔打造成了晚唐版独立王国。
大顺二年(891年),机会送上门来:宦官杨复恭得罪唐昭宗,带着养子杨守亮跑到兴元搞叛乱。李茂贞眼睛一亮,这可是吞并山南西道的绝佳借口。他立刻给朝廷上表,申请当山南西道招讨使,嘴上说为陛下除贼,心里早就把那块地盘划进自己版图了。昭宗不傻,知道这是驱虎吞狼,果断拒绝。但李茂贞根本不吃这一套,直接先斩后奏,带着兵就打了过去。
这场仗打得相当漂亮,李茂贞的军队堪称特种部队——常年守边疆的老兵油子,比朝廷新募的市井少年能打十倍。《资治通鉴》里说他连克凤州、洋州、泾原三州,不到半年就拿下兴元,把杨复恭叔侄赶得四处逃窜。打下来之后,李茂贞玩起了管理学套路:把新占领的地盘全派自家子弟镇守,相当于安插亲信高管,然后才慢悠悠上表朝廷要接管权。昭宗没办法,只能任命他为山南西道兼武定节度使,等于默认了这波违规扩张。此时的李茂贞,已经手握十五个州以上的地盘,从关中小诸侯升级为西北一霸。
李茂贞的管理哲学很接地气:对军队搞绩效激励,打胜仗就给赏钱给地盘;对百姓搞轻徭薄赋,毕竟乱世里留住人口就是留住生产力。有史料说他辖境内民赖以安,这在军阀混战的晚唐简直是一股清流。相比之下,朱温在河南搞三光政策,李克用在河东天天打仗,李茂贞这波民心工程确实玩得溜,为他后来能守凤翔几十年打下了基础。
但权力这东西就像毒品,一旦沾上就停不下来。随着地盘扩大,李茂贞的心态开始飘了,对朝廷的态度从变成。昭宗想任命宰相徐彦若当凤翔节度使,把他调走,李茂贞直接上表怼回去:如果我走了,军心不稳出乱子,陛下您还能去哪避难?这话翻译过来就是离了我你玩不转,把昭宗气得直拍桌子。君臣之间的矛盾,就此埋下导火索。
唐昭宗李晔堪称晚唐最憋屈皇帝,空有重振朝纲的野心,手里却没半点实权。面对李茂贞的职场霸凌,他终于忍不住要一把,结果把自己坑得更惨。
景福二年(893年),昭宗召来宰相杜让能开会,拍着桌子说:朕不能坐受凌辱!非要派兵讨伐李茂贞。杜让能赶紧劝阻:凤翔离长安太近,李茂贞的兵比咱们能打,这仗打不得啊!但昭宗铁了心要找回面子,硬是凑了三万禁军,让覃王李嗣周当主帅。这波操作简直是送人头——禁军全是新招的街溜子,连兵器都拿不稳,而李茂贞联合邠宁节度使王行瑜,凑了六万身经百战的边防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