弑君篡位登金銮,迁都革新志不凡。
屠戮宗室威名惧,挥师南征梦难圆。
一生功过任评说,千秋争议留史篇。
繁华落尽空余恨,徒留故事后人传。
天辅六年(公元1122年),完颜亮出生在一个充满权力与荣耀的皇族家庭,他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之孙,完颜宗干的次子。作为皇室宗亲,完颜亮从小就生活在宫廷的繁华与权谋的阴影之下。他自幼聪明好学,对汉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熟读经史子集,诗词歌赋也能信手拈来,与那些只知骑马射箭的女真贵族子弟截然不同。这种独特的文化修养,让他早早地就有了远大的抱负和野心。
在金熙宗朝,完颜亮凭借着皇族的身份和自己的才能,一路官运亨通,先后担任行军万户、中京留守、平章政事等重要职务。然而,这些成就并不能满足他日益膨胀的野心,看着坐在皇位上的熙宗,他心中的**之火越烧越旺,那个至高无上的皇位,就像磁石一般吸引着他。
金熙宗后期,变得酗酒妄杀,朝堂之上人人自危,大臣们稍有不慎就会招来杀身之祸。这让完颜亮看到了机会,他暗中联络左丞相秉德、驸马唐括辩等对熙宗不满的官员,密谋发动政变。皇统九年(公元1149年)十二月的一个夜晚,完颜亮等人趁夜潜入皇宫,杀死了金熙宗,成功夺取了皇位,改元天德。
这一弑君篡位的行为,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也为完颜亮的一生定下了充满争议的基调。有人谴责他的大逆不道,认为他违背了君臣之义;但也有人觉得熙宗后期的统治过于残暴,完颜亮的举动是为了拯救朝廷于水火之中。
坐上皇位后的完颜亮,深知自己的皇位来得并不光彩,朝中必定有不少人对他心怀不满。于是,他开始施展铁腕手段,以巩固自己的统治。
他首先拿宗室贵族开刀,先后诛杀了曹国王完颜宗敏、左丞相完颜宗贤、太傅领三省事完颜宗本、判大宗正府事完颜宗美、东京留守完颜宗懿、北京留守完颜卞等一大批宗室重臣。金太宗完颜晟的子孙更是被他诛杀殆尽,多达70余人;都元帅完颜宗翰的子孙也未能幸免,30余人惨遭杀害。这一系列血腥的屠杀,让整个朝廷都笼罩在一片恐惧之中,再也没有人敢轻易对他的皇位提出挑战。
在诛杀女真宗室贵族的同时,完颜亮也意识到,要想真正稳固自己的统治,不能仅仅依靠杀戮。他开始大批起用渤海、契丹、汉人人才,让他们在朝廷中担任重要职务,以此来扩大政权的基础。这一举措打破了女真贵族长期垄断权力的局面,为金朝的政治注入了新的活力,也赢得了不少非女真族官员的支持。
完颜亮即位后,做出了一个影响深远的决定——迁都燕京(今北京)。当时的金朝,已经拥有了淮河以北的大半个中国,而上京(今哈尔滨市阿城南郊)位置过于偏僻,不仅不利于对广大中原地区的统治,而且“官艰于转输,民艰于赴愬”,给行政管理和百姓生活都带来了诸多不便。
天德三年(公元1151年)三月,完颜亮委派张浩、张通古两位大臣,增广燕城、营建宫室。为了建造这座新都城,完颜亮动用了倾国之力,工匠、军士总数达一百万人(一说一百二十万)。由于工期紧迫,劳动强度极大,许多人在酷暑中染上疾病,“暑月,工役多疾疫”“死者不可胜计”,新燕城可以说是当时人民用血汗筑成的。
公元1153年,燕京新城竣工。完颜亮带着文武大臣来到新都城,发诏书告知天下,改年号为贞元,正式实现了迁都之举。新燕城规模宏大,气势恢宏,面积比辽南京城扩大了两倍有余,周边长三十七里。城墙内有皇城,“皇城周九里三十步”,其制度一以汴京为准,皇城内有宫城。宫城正门为应天门,门楼十一间,高八丈。四隅建有角楼,琉璃瓦顶,金铺朱户。宫城之内“殿三十六,楼阁倍之”,全部建筑“金碧翚飞、规模壮丽”,来访的宋朝使臣见了,都惊叹其“穷奢极丽”。
城中分为六十二坊,设为两县:东为大兴,西为宛平。完颜亮还下令征调四方之民迁入以实京师,并“以京城内隙地赐朝官及卫士”。很快,城内人口比辽南京时增加了一倍以上。新都城改叫圣都,不久又改叫中都,意思是“都天下之中”,府曰大兴府。金朝沿袭了辽的五京制:东京辽阳府、西京大同府、南京开封府、北京大定府(今辽宁宁城西),而以中都为京师。这是燕京城第一次成为国都,从此开启了北京作为中国北方政治中心的历史。
迁都之后,完颜亮并没有停下改革的脚步。他深知,要想让金朝真正强大起来,就必须进行全面的改革,学习中原王朝的先进制度和文化。
在官制方面,他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正隆元年(公元1156年),颁行正隆官制,罢中书、门下,只设尚书省。自省而下,官司有院、台、府、司、寺、监、局、署、所,各统其属,职有定位,员有常数。这一改革大大简化了行政机构,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集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