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邸幼封怀壮志,登基初陷权谋。
亲征西夏意方遒。增币于宋境,文墨亦风流。
帝业半生风雨路,兴衰皆付春秋。
权谋争斗几曾休。庆陵埋旧忆,青史话恩仇。
在那遥远的辽代,有一位皇帝,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权力的追逐、亲情的纠葛、战争的硝烟、文化的交融,都在他身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他就是辽兴宗耶律宗真。
公元1016年,耶律宗真出生于辽中京,他是辽圣宗耶律隆绪的长子,母亲是钦哀皇后萧耨斤。可这看似尊贵的出身,却给他的童年蒙上了一层阴影。因为圣宗的皇后齐天皇后萧菩萨哥没有子嗣,宗真一出生,就被抱去由她抚养。这一抱,便让小小的宗真陷入了复杂的宫廷关系之中。
宗真从小就展现出了过人的聪慧,三岁时就被封为梁王,这可是个不小的荣耀。他不仅擅长骑射,箭术精准,能在奔驰的马上射中远处的猎物;还对儒家学说有着浓厚的兴趣,经常捧着书看得津津有味。除此之外,他对音律也颇为精通,闲来无事时,能弹奏出美妙的曲子,让周围的人赞叹不已。
公元1021年,年仅五岁的宗真被册封为皇太子,这意味着他离皇位又近了一步。太平十年(公元1030),十四岁的宗真兼任北南院枢密使事,开始涉足辽国的核心权力机构。在枢密使的位置上,他努力学习政务,常常和大臣们讨论国家大事到深夜,虽然年纪小,但他的见解独到,让不少老臣都刮目相看。可谁能想到,在这看似风光的背后,一场权力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
公元1031年,圣宗驾崩,耶律宗真在灵柩前即位,成为了辽国的第七位皇帝,改元景福。本以为登上皇位就能大展宏图,可他没想到,自己的生母萧耨斤迫不及待地跳了出来,搅乱了他的计划。
萧耨斤一直对儿子被齐天皇后抱养一事耿耿于怀,圣宗一死,她便自立为皇太后,临朝摄政。这还不算完,她还指使护卫冯家奴、喜孙等人诬告北府宰相萧浞卜、国舅萧匹敌谋反。可怜这两人,就这样被赐死,围场都太师女真着骨里、右祗候郎君详稳萧延留等七人也被牵连,被判处死刑,家产全部被没收。而齐天皇后,这个抚养宗真长大的人,也被迁徙到上京。
宗真得知此事后,急忙劝阻:“皇后侍奉先帝四十年,又将我抚育成人,本应成为太后,如今不能成为太后,反而要治罪,这怎么行呢?”可萧耨斤根本不听,恶狠狠地说:“此人若在,必成后患!”宗真无奈,只能眼睁睁看着齐天皇后被迁走。后来,萧耨斤甚至在宗真春猎时,派人去上京赐死了齐天皇后。
萧耨斤的权力**越来越大,她不仅掌控着朝政大权,还把宗真的一举一动都置于自己的监视之下。她和萧孝先兄弟合谋,企图废掉宗真,另立小儿子耶律重元。幸好,13岁的耶律重元心地善良,把母亲的阴谋告诉了宗真。
宗真得知消息后,又惊又怒,他不甘心就这样被废,决定先发制人。重熙三年(公元1034)五月,机会终于来了。萧耨斤和宗真去行宫消暑,萧耨斤的亲信都留在中京。宗真先借口扣押了萧孝先,一番审问之下,萧孝先扛不住压力,招供了废立阴谋。随后,宗真带着500名亲兵包围了行宫,耶律喜孙带人直闯萧耨斤的卧帐,杀死她身边数十名内侍,然后用囚车把她押往庆州软禁起来,并下诏废萧耨斤为庶人,至此,萧耨斤集团被彻底铲除。
解决了母亲的威胁后,耶律宗真终于开始亲政。他深知,辽国经过多年的发展,虽然表面繁荣,但内部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于是他决定进行一系列改革。
在政治上,他进一步完善了南北面官制。北面官负责管理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南面官则负责管理汉人事务。他重用汉臣张俭,张俭为人正直,才华出众,在他的辅佐下,宗真推行了一系列政策,加强了中央集权。有一次,宗真问张俭:“如今国家之事,应以何为先?”张俭回答:“应以爱民为先,轻徭薄赋,使百姓安居乐业。”宗真深以为然,于是下令减轻百姓的赋税,让百姓的生活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在文化方面,他大力推崇儒家文化。他敕令校勘出版《贞观政要》,还专门建立了秘书监,收集各种典籍。他自己也热爱诗文书画,有一次,他和大臣们一起欣赏画作,看到一幅描绘山水的画时,他不禁感叹:“此画意境深远,犹如我大辽的山河一般壮美。”他还经常和文人墨客们一起吟诗作画,留下了不少佳话。
为了选拔更多的人才,他还完善了科举制度,让更多有才华的人有机会进入官场。有一年科举考试结束后,他亲自审阅试卷,看到一份文章写得极好的试卷时,他高兴地说:“此人有大才,日后必能为我大辽效力。”后来,这位考生果然在朝中做出了一番成绩。
在军事上,他也没有放松。他定期举行捺钵制度,这可是契丹的传统,既能让皇室贵族们保持骑射的本领,又能加强对各部族的控制。他还加强了对军队的训练,亲自观看士兵们的演练,看到士兵们整齐的步伐、精准的箭术,他满意地点点头:“有如此军队,我大辽何愁不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