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 > 第157章 宋真宗赵恒:从贤君到“闹剧”主角

赵恒登位掌皇疆,澶渊盟定息刀枪。

崇道封禅求祥瑞,文治初兴盛朝堂。

内修政理安黎庶,外和边戎减祸殃。

千秋功过凭人论,史册留名岁月长。

这首诗,便是宋真宗赵恒一生的真实写照。这位北宋的第三位皇帝,在位二十五年,其人生轨迹犹如一幅波澜壮阔又充满戏剧性的历史画卷,从勤勉治国的有为君主,到沉迷于祥瑞封禅闹剧的帝王,赵恒的一生,值得细细品味。

公元968年,赵恒出生在帝王家,原名赵德昌,是宋太宗的第三子。按照古代皇位继承的一般规则,他这个排序,原本是与皇位无缘的。但命运这东西,就爱开玩笑。赵恒的大哥赵元佐,因叔父赵廷美之死深受刺激,精神失常,好好一个皇位继承人选就这么“废”了。二哥赵元僖,本来也是一路顺遂,眼看着皇位在招手,结果突然暴毙。就这样,赵恒这个原本不起眼的老三,意外被立为太子。《宋史·真宗本纪》记载:“帝幼英睿,姿表特异,与诸王嬉戏,好作战阵之状,自称元帅。太祖爱之,育于宫中。”可见,赵恒小时候就聪明伶俐,深受宋太祖喜爱,在宫中养大。

公元997年,宋太宗驾崩,赵恒的登基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太监王继恩勾结皇后,企图发动政变,拥立赵元佐为帝。关键时刻,宰相吕端站了出来,一句“先帝立太子,正为今日”力挽狂澜,将赵恒推上了皇位。这便是历史上着名的“吕端大事不糊涂”。赵恒即位后,改名为赵恒,开始了他的帝王生涯。

刚登基的赵恒,那可是干劲十足,一心想把国家治理好。他重用李沆、曹彬、吕蒙正等贤臣,虚心纳谏,推行了一系列利国利民的政策。在经济上,他减轻百姓赋税,鼓励农桑。全国的耕地面积从他即位之初的3亿亩,暴增到5.2亿亩,粮食产量大幅提高。他还大力推广占城稻,这种从越南引进的水稻品种,耐旱、高产,养活了无数百姓。农业的发展带动了商业和手工业的繁荣,纺织、瓷器等行业蓬勃兴起,贸易往来频繁。着名的景德镇,就是因为在他统治时期瓷器烧制技术高超,而被赐名“景德”。

政治上,赵恒整顿吏治,裁撤冗官,推行“文武七条”,对官员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宋史》记载:“一是清心,平心待物;二是奉公,公平正直,廉洁自律;三是修德,以德服人,不以势压人;四是务实,不贪图虚名;五是明察,勤于体察民情;六是勤课,勤于政事与农桑之务;七是革弊,努力革除弊端。”这七条标准,涵盖了官员的品德、能力、作风等多个方面,对当时的官场风气起到了很好的净化作用。在他的治理下,国家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北宋进入了一段黄金时期,史称“咸平之治”。

然而,北方的辽国一直是北宋的心头大患。自雍熙北伐惨败后,北宋对辽朝就一直心存畏惧,逐渐由主动进攻转为被动防御。而辽朝却步步紧逼,不断南下侵扰宋朝边境。公元1004年,辽圣宗与萧太后率举国兵力南下,攻破数州,深入宋境,直逼黄河岸边的澶州城下,威胁宋的都城汴京。这一下,宋朝朝廷上下乱作一团,许多大臣建议赵恒迁都南逃,以避辽军锋芒。关键时刻,宰相寇准站了出来,力主真宗亲征。他对赵恒说:“如果放弃汴京南逃,势必动摇人心,敌人会乘虚而入,国家就难以保全了;如果皇上亲自出征,士气定必大振,就一定能打退敌兵。”在寇准和禁军将领高琼等人的劝说下,赵恒终于下定决心,御驾亲征。

当赵恒的黄龙大旗出现在澶州城时,宋军士气大振,高呼“万岁”,奋勇冲杀。辽军主将萧达兰被宋军射死,辽军士气受挫。此时,辽朝见势,遂有议和之意。赵恒本就不想打仗,一听议和,立马表示同意。于是,宋辽双方签订了“澶渊之盟”。盟约规定:宋辽约为兄弟之国,宋每年赠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双方撤兵以白沟河为界。

“澶渊之盟”的签订,在历史上一直颇具争议。一方面,它结束了宋辽之间长达四十多年的敌对状态,为两国带来了百年和平,百姓得以休养生息,经济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从这个角度看,赵恒的决策无疑是明智的,避免了战争对百姓的伤害和对国家经济的破坏。但另一方面,“澶渊之盟”开创了宋朝向番方纳岁币换取和平的先例,被后世批评为“城下之盟”,是一种耻辱。特别是对于赵恒这样一位想要有所作为的皇帝来说,这无疑是他心中的一块“心病”。

“澶渊之盟”后,赵恒原本应该继续励精图治,巩固国家的繁荣。但他却被奸臣王钦若的一句话给“破防”了。王钦若为了攻击寇准,对赵恒说:“城下之盟,《春秋》耻之。澶渊之举,以万乘之尊而为城下盟,没有比这更耻辱的了!”这句话深深刺痛了赵恒的自尊心,他开始想方设法挽回自己的面子。王钦若看出了赵恒的心思,便给他出了个歪点子——封禅。他对赵恒说:“陛下若出兵收复幽、蓟两州,就可以洗掉澶渊之盟的耻辱了。但现在百姓刚刚安居乐业,不宜再起边衅。依臣下看来,要震我国威,使四海宾服,莫若封禅。但自古封禅,都得有‘天瑞’出现才行。当然,这‘天瑞’不是说要就有的;前代之所谓‘天瑞’者,有些是人为搞出来的,只不过人主把它当真的崇奉起来,并以之昭示天下,就会同真的一样了。那不过是圣人以神道设教罢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