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舟万里凿邗沟,锦缆牵来四海愁。
琼室歌残烽燧起,迷楼梦醒洛阳秋。
三征骨积辽东雪,一夕旗沉汴水舟。
最是可怜恭帝泪,禅文写就替人囚。
在说隋炀帝杨广之前,得先交代下他们家的基本盘。杨坚同志辛辛苦苦把北周的皇位变成自家的,建立隋朝那会儿,估计没少琢磨继承人的事。按规矩,大儿子杨勇是法定太子,可这位太子爷吧,用《隋书》里的话说就是“性宽仁和厚,率意任情,无矫饰之行”——翻译过来就是:心大,爱咋咋地,一点不懂得装。
杨勇同志有多不会装呢?他爹杨坚是出了名的抠门,一顿饭多块肉都得念叨半天,他倒好,家里装修得花里胡哨,还特喜欢摆排场。更要命的是,他不喜欢他妈独孤皇后给他安排的正妻,天天跟小妾腻在一起,把正妻气出病来死了。独孤皇后是什么人?历史上着名的“妻管严”天花板,自己跟杨坚搞“一夫一妻制”(当然杨坚偷偷犯规过),见不得儿子搞三妻四妾,对杨勇的意见那是相当大。
这时候,二儿子杨广登场了。这位爷要是生在现代,绝对是影帝级别的人物。《隋书》说他“美容仪,少敏慧,高祖及后于诸子中特所钟爱”,长得帅、脑子灵,还特会来事儿。杨坚和独孤皇后去他府上,他赶紧把漂亮小妾藏起来,让老嬷嬷出来端茶倒水,屋里的乐器弦都故意弄断,蒙上一层灰,假装自己不好声色。独孤皇后一看,这儿子比老大懂事多了!
杨广还特会拉拢人脉,跟朝中重臣杨素搞好关系,让杨素在杨坚面前多说好话。一来二去,杨坚心里的天平就歪了。开皇二十年(公元600年),杨坚终于下了决心,废杨勇为庶人,立杨广为太子。据说杨勇被废后,好几次想找杨坚申冤,都被杨广拦了下来,最后只能爬到树上喊冤,声音传到宫里,杨广却说他疯了,杨坚也就没再理他。这波操作,杨广玩得够狠。
仁寿四年(604年),杨坚在仁寿宫病重,这时候发生了啥,《隋书》写得有点含糊,只说“上寝疾于仁寿宫,征皇太子入侍医药,而奸乱宫闱,事闻于上,上恚甚,欲召庶人勇”——意思是杨坚病重时,杨广侍疾,期间可能跟杨坚的妃子有不清不楚的事,被杨坚知道了,杨坚气得想召回杨勇。
接下来的剧情就很刺激了。杨广听说老爹要变卦,赶紧联合杨素和张衡(后来被杨广赐死,也算报应),先下手为强。没过多久,杨坚就驾崩了。《资治通鉴》里写得更直接:“张衡入,帝遂崩。”至于具体怎么崩的,史书没明说,但大家都懂的,这事儿八成跟杨广脱不了干系。
杨坚一死,杨广马上登基,是为隋炀帝。登基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处理他那两个兄弟。杨勇被赐死,蜀王杨秀被废为庶人,关了起来。做完这些,杨广终于可以安心当他的皇帝了。这时候的他,估计心里憋着一股劲儿,想干出一番大事业,超过他爹。
杨广当上皇帝后,第一件大事就是修东都洛阳。为啥要修洛阳?他觉得长安位置太偏,不利于控制东方和南方。大业元年(605年),杨广下令征调百万民工,开始修建洛阳城。新城修得那叫一个气派,宫殿金碧辉煌,还修了一个大粮仓,叫含嘉仓,能存好几百万石粮食。
修洛阳的同时,杨广又下令开凿大运河。大运河这事儿,说起来是好事,把南北水系连起来,方便运输和经济交流,但问题是杨广太急了。他征调了几百万民工,从洛阳到扬州的通济渠,从淮河到长江的邗沟,再到北方的永济渠,一口气全开工了。民工们没日没夜地干活,累死饿死的不计其数。《隋书·食货志》里说:“丁男不供,始以妇人从役”——男人不够,连女人都被拉去干活了,可见征调得多狠。
除了修城挖河,杨广还喜欢修宫殿。他在洛阳修了西苑,里面有海有山,有十六座宫殿,晚上还让宫女们在里面奏乐跳舞,热闹得很。他还在全国各地修了不少离宫,方便自己巡游。这些工程,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苦,但杨广好像没感觉,依旧我行我素。
杨广这个人,特别喜欢出去玩,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旅游博主”,而且是顶配版的。他的第一次大规模巡游,是到大运河的终点——扬州。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八月,杨广的龙舟从洛阳出发,浩浩荡荡开往扬州
这龙舟有多豪华?《隋书·炀帝纪》里说:“龙舟四重,高四十五尺,长二百丈。上重有正殿、内殿、东西朝堂,中二重有百二十房,皆饰以金玉,下重内侍处之。”后面还跟着几千艘船,有王公大臣坐的,有装粮食的,有载士兵的,船队连绵二百多里,两岸还有骑兵护送,旌旗蔽日。
到了扬州,杨广更是玩嗨了。他让地方官给他进献各种奇珍异宝和美女,还在江都宫大摆宴席,天天喝酒作乐。为了让他开心,地方官拼命搜刮老百姓,有的百姓家里连锅都揭不开了,只能卖儿卖女。可杨广不管这些,只要自己玩得高兴就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