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正是晌午时分,炽热的太阳高悬天际,将万道金光毫无保留地倾洒而下。
大地仿佛被置于一个巨大的蒸笼之中,处处洋溢着热烈而又明亮的气息。
在阳光的普照下,世间万物都清晰可见,每一片树叶都闪烁着翠绿的光泽,每一粒尘埃都在光线中舞动,整个世界都沉浸在一片暖融融的氛围里。
然而,就在不远处的鬼望坡乱葬岗,却呈现出一幅截然不同的景象。
这里仿佛是被阳光遗忘的角落,上空沉甸甸地笼罩着一团乌云。
那乌云犹如一块巨大的黑色幕布,将乱葬岗与外界彻底隔绝开来,显得格外突兀和诡异。
这团乌云颜色暗沉,犹如墨汁打翻在天空,边缘处翻滚涌动,仿佛隐藏着无数未知的恐惧。
乱葬岗四周,原本应该是生机勃勃的景象,此刻却在乌云的笼罩下,变得阴森而寂静。
周围的树木像是被施了魔法一般,枝叶低垂,毫无生气。
它们扭曲的枝干在乌云的映衬下,宛如张牙舞爪的怪物,在无声地诉说着这里曾经发生过的悲惨故事。
地上的野草也不再随风摇曳,而是瑟缩在原地,仿佛在惧怕着什么。
与周边艳阳高照的地方相比,乱葬岗这片乌云密布的区域,就像是一个巨大的黑洞,吞噬着所有的光明与温暖。
微风轻轻拂过,却带不来丝毫的凉爽,反而裹挟着一股腐臭和潮湿的气息,让人闻之不禁心生寒意。
这种强烈的反差,使得乱葬岗显得愈发神秘而恐怖,仿佛隐藏着无尽的秘密,等待着人们去揭开。
就在这阳光炽热、明暗强烈对比的时刻,鬼望坡乱葬岗的入口处,缓缓走来四个人。
他们的身影在昏暗中逐渐清晰,打破了这片死寂之地的静谧。
为首的是一位身材并不高大的老头,岁月在他脸上刻下了深深的沟壑,但他的眼神却如鹰隼般锐利,透过那副破旧的眼镜,仿佛能看穿世间万物。
他白发苍苍,白胡子随风飘动,就连眉毛也是雪白的,宛如冬日里的霜雪。
身上那件道袍,打满了密密麻麻的补丁,每一块补丁都像是在诉说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
破旧的布料在风中轻轻摇曳,却丝毫不影响他身上那股仙风道骨的气质。
只是这一身装扮,难免让人觉得他有些抠门,都如此破旧不堪了,却还不舍得换一件新的道袍。
老头的身后背着一把青铜剑,剑身古朴厚重,隐隐散发着一股神秘的气息。
这把剑仿佛与他融为一体,成为他身体的一部分,见证着他无数次降妖除魔的传奇经历。
在老头身旁,是一个慈眉善目的光头和尚。
他面容和蔼,眼神中透着慈悲与祥和。右手中紧紧握着一只降魔杵,那降魔杵顶端的金刚造型,仿佛随时准备驱散世间的邪恶。
左手托着一个钵盂,钵盂表面光滑,在黯淡的光线下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脖子上挂着一串佛珠,颗颗圆润饱满,随着他的步伐轻轻晃动,发出清脆的碰撞声,仿佛在念诵着无声的经文。
二人一脸忧愁地望着眼前的乱葬岗,目光凝重,仿佛预感到了一场巨大的危机即将降临。
那老道微微皱眉,眼中闪过一丝忧虑,缓缓开口说道:“和尚,我观此地邪气冲天,怕是会有绝世大凶之物要出世。
祖师爷给我的预警就是这里了,看来有人在这里养邪物,妄图引发祸端。”
说罢,老道缓缓伸出手,开始掐指推算,嘴里念念有词,仿佛在与天地间的神秘力量进行沟通。
片刻后,老道长叹一声,感慨道:“唉。我老道都一百多岁了,本想安享晚年,却还不让我消停。
看来这是上天给我的使命,我这把老骨头怕是又要为茅山继续发光发热了。
哪怕拼上这条性命,也要阻止这灭世之劫。”
那和尚微微点头,举起双手合十,脸上露出悲悯之色,口中念道:“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看来贫僧也不能置身事外了。这世间万物皆有因果,此劫若不化解,苍生必将涂炭。
只是不知这次,我们能否成功化解这劫难。
若是不能,怕是贫僧真的要去西天见佛祖了。”和尚轻轻摇头,脸上露出一丝无奈的苦笑。
随后,和尚看着老道,笑着说道:“老家伙,还嘚是你啊。
当年装死,骗过鬼王,最后联合茅山师兄弟一起合力消灭鬼王,那一战,可真是惊心动魄啊。”
说罢,和尚呵呵一笑,仿佛回忆起当年的壮举,心中涌起一股豪迈之情。
老道也不禁笑了笑,说道:“是啊,往事如烟,可这劫难却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走吧。现在时间还没到,我们先离开吧。等时机到了,我们再来阻止这灭世劫难。”
跟在他们身后的,是一男一女,分别是道人和和尚的徒弟。
他们看起来都已是五六十岁的年纪,穿着十分朴素,与两位前辈一样,散发着低调而内敛的气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