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恐怖 > 古风故事集 > 第172章 神机叟伏妖录

古风故事集 第172章 神机叟伏妖录

作者:水流花 分类:恐怖 更新时间:2025-11-09 02:03:17

万历年间,钱塘县有寒士名陶望三,家徒四壁而志节高洁。每夜读于破庙,以青灯黄卷为伴。是岁大比,望三欲赴京应试,然囊中羞涩,唯倚窗长叹。忽闻叩门声,见一白发老叟负布囊而立,眸若星河,额生异纹。

老叟揖道:“闻君困顿,特来相助。”自囊中取金珠十颗,莹然生辉。望三惊拒:“素昧平生,安敢受此重馈?”叟笑曰:“吾乃云游散人,见君室有文光,他日必成大器。若必不安,请立字据,来日十倍奉还亦可。”遂留金珠而去,步履生风,转瞬不见。

望三持珠易资,治装北上。行至滁州界,忽遇暴雨倾盆,避入山间古刹。但见殿宇倾颓,唯正殿供奉一尊金甲神像,眸含威光。望三整衣叩拜,忽闻梁间有声如泣。举烛照之,见一白狐伤足被困,目含哀恳。望三心生怜悯,解衣裹之,携入廊下敷药。

夜半忽闻兵甲铿锵,有黑面神将率阴兵入殿,喝曰:“何处凡夫,敢扰清净?”望三正欲解释,怀中白狐忽跃出,化作白衣童子叱曰:“黑煞神!尔当年私纵妖蛟水淹蕲州,今又在此作威作福乎?”神将暴怒,挥戟便刺。忽见金甲神像双目迸光,一道金符自神龛飞出,正中黑煞将额间,顿时雷声大作,神将化作青烟而散。

童子拜伏望三前:“恩公在上,小狐乃太白星君座下守炉童子,因窥破黑煞神与蛟精勾结隐情,遭其暗算困于此地。今蒙相救,愿护持恩公功名之路。”言毕取玉符系于望三腕上:“此乃通灵玉,危难时叩之三下,必有应答。”

及至京师,望三投宿城南客舍。邻住一书生名柳七,谈吐不凡,与望三终日论文。然每至子夜,必闻其室中有女子啜泣声。望三疑之,佯醉夜叩其门。柳七开门,面色青白,室中阴风飒然。忽腕间玉符震动,白衣童子现形厉喝:“何方画皮妖,敢害举子!”

柳七周身皮囊骤裂,露出青面獠牙本相,原是一具百年画皮鬼。童子上前斗法,望三急智生,取怀中朱砂砚台掷之。鬼物惧阳刚之物,惨叫着穿墙而逃。童子叹曰:“今科举子恐多遭毒手,此鬼专食文曲精气以增道行。”

放榜之日,望三竟名落孙山。正怅惘间,忽闻街市喧哗,言今科状元暴毙旅舍,面皮不翼而飞。望三惊觉有异,借童子遁形术夜探贡院。但见文昌阁内黑气弥漫,数名考官面目呆滞,正将墨汁倾入井中。童子嗅之骇然:“此乃迷心妖露,饮者智窍皆封!”

跟踪至密室,见一绯衣官员正与画皮鬼密语。原来今科主考周侍郎早被妖人替换,欲操控科场培植党羽。真侍郎已被困于地下冰窖,每日取血炼制妖露。望三欲救之,反中陷阱,被囚于铸铁牢中。童子虽通法术,却难破千年寒铁。

危急时,望三忽忆古刹赠金老叟,急叩玉符三下。须臾间寒风灌室,老叟自虚空踏出,袖中飞出金链缚妖。周侍郎现出原形,竟是南海逃遁的蜃精。老叟朗笑:“老夫追踪此獠三载矣!”原来老叟乃天庭巡按御史,专司人间妖孽。

忽闻九天鹤唳,四天将驾云而降。蜃精束手就擒时,突吐迷烟,卷走望三遁往东海。至蓬莱境外,但见巨鳌托起仙岛,蜃精幻化万千景象困住望三。正值危急,当年古刹金甲神将显圣,原乃镇守东岳的炳灵公,一鞭碎幻境,擒蜃精于沧波之间。

炳灵公对望三颔首:“昔见汝仁心救狐,今又勇破妖局,当有福报。”袖出金册曰:“今科状元本应是汝,然命数有变。可愿为东岳书记官,司掌文运?”望三正踌躇间,巡按御史踏浪而来:“且慢!此子尘缘未了,当享人间富贵。”

二神争执不下,忽闻云中玉磬清响,太白星君乘云而至。笑谓望三:“汝本文昌宫掌书仙官,因误泻天机贬谪人间。今功德圆满,可择返天或留世。”望三沉思良久,拜曰:“愿留人间济世,以诗书教化百姓。”星君嘉许,赐三卷天书,授五雷正法。

望三归返钱塘,开设书院教化乡里。其间降服西湖鱼怪、平定蝗灾、破解狐仙迷案,皆仗天书妙法。某日讲学时,忽见当年古刹白狐童子踉跄入门,胸插毒箭:“黑煞神余党复仇,巡按御史被困峨眉山...”

望三急召雷云赶往峨眉,但见妖阵森森,九幽魔火围困老叟于金顶。七十二妖仙各持魔器,诵咒催火。望三祭天书召来天兵,自引五雷劈开魔障。正斗法间,地裂百丈,魔尊携阴兵涌出,方知黑煞神乃魔尊之子。老叟叹曰:“此劫早载天册,终不能避。”

太白星君忽现法相,布周天星斗大阵。魔尊狂笑:“吾已取得后羿射日箭,纵大罗金仙亦难抵挡!”箭发时天地失色,望三忽悟天书秘要,合身扑向箭镞。顿时金光贯体,元神中飞出万卷诗文,字字化金锁缠住魔尊。原来文昌帝君早将本命神光藏于天书,专为克制此獠。

魔尊伏诛,望三却元神溃散。危殆时,当年所救白狐衔来瑶池仙草,老叟以毕生功力助其重聚魂魄。太白星君抚掌笑曰:“善哉!今汝历劫圆满,当归文昌位。”望三却见人间疮痍,拜辞曰:“愿再守人间甲子,以文脉镇邪祟。”

星君感其诚,敕封“文衡真君”,永镇江南文运。望三归钱塘后,娶贤妻诞三子,皆中进士。百岁生辰时,有仙鹤衔丹书至,遂沐浴更衣,含笑蜕解。后人常见其显圣科场,扶助寒士。钱塘文风之盛,冠绝东南,皆云真君庇佑焉。

然尘世之外,东海水府忽现异动。巡海夜叉急报龙王:“镇海神针霞光万道,似有苏醒之兆...”云间二仙对弈,太白星子落天元,对炳灵公笑言:“文曲星归位,武曲星将醒,这天地棋局,方到中盘呢。”忽望人间叹道:“只是苦了那孩子,又要历一番红尘劫难了。”此时钱塘潮头,恰有少年书生拾得玉符一枚,莹然生光...

喜欢古风故事集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古风故事集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