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恐怖 > 古风故事集 > 第170章 珠簪孽海录

古风故事集 第170章 珠簪孽海录

作者:水流花 分类:恐怖 更新时间:2025-11-09 02:03:17

唐贞元间,浙西有书生姓柳名韫,字含章,吴兴人也。家本素封,父祖皆以漕运致千金。然至韫这一代,独好诗书,不事生产。年方弱冠,已通五经,尤工辞赋,然屡试不第,遂放浪形骸,日与酒徒诗侣徜徉于西湖烟水之间。

某岁清明,柳生独往孤山踏青。忽见一翠盖朱轮车陷于泥淖,数仆推挽不得出。韫近前观之,但闻车内嘤嘤泣声,如新莺出谷。心生恻隐,乃召附近农人十数,以绳索树干相助,半时辰乃出。车帘微启,一婢女传话:“家主母请郎君至庄上奉茶以谢。”韫本欲辞,然窥见车内女子半面,惊为天人,不觉神摇,遂应允。

随车行二里许,见一宅院临湖而起,朱甍碧瓦,飞檐斗拱。入门但见曲槛回廊,奇花异石,非寻常富户可比。堂中端坐一妇人,年约四旬,戴珠冠,服罗绮,自称卢氏,夫家姓崔,原为长安官宦,避乱至此。言谈间,一垂髫小婢奉上香茗,韫接盏时,见其腕间一点朱砂痣形如梅花,心中微动。

正欲辞行,忽闻环佩叮咚,屏后转出一女,年可十七八,云鬓花颜,秋水为神。妇人曰:“此小女盈盈也。”女敛衽为礼,抬头时与韫四目相对,二人俱是一怔。原来方才车中女子正是此女。韫见其眉间若有轻愁,更添三分怜意。女奉白玉盏劝酒,指尖相触时,韫但觉如触电掣,魂灵儿早飞向九天去了。

忽有苍头来报:“郑判官至。”妇人色变,急令女儿退下。但见一紫袍官员昂然而入,目光如隼,直刺柳韫。卢氏惶惧,勉强介绍:“此乃邻庄郑公,现任浙西观察判官。”郑某冷笑:“夫人招此白面书生,莫非要重操旧业?”韫怒起争辩,郑竟令左右将其逐出。归途中方知,此庄名“媚仙居”,原为长安名妓卢媚娘所设,安史乱后携财南迁,伪称宦眷。那郑判官实为其旧日相好,今掌地方刑狱,常来勒索。

韫归家后,念念不忘盈盈。辗转打听,知盈盈本名崔盈盈,实乃卢媚娘养女,原系犯官之女,没入教坊,被媚娘收为义女。虽在风尘,却守身如玉,工诗善画,尤精琴艺。韫怜其遭遇,慕其才貌,遂日思夜想,竟成痴病。

时有友人文士褚遂良,见韫憔悴,问知其故,拍案道:“兄台痴矣!彼虽可怜,终是乐籍。吾闻新任观察使李巽性刚正,正清查伪冒官眷者。兄何不首告?”韫大惊:“此非陷盈盈于绝境耶?”褚生叹曰:“痴人!待其母女入官,兄方可图赎买之事。”韫犹豫再三,终从之。

不料状纸递上,郑判官竟抢先得知消息。当夜率兵围宅,将卢氏母女并婢仆十余人尽数锁拿。韫闻讯赶往,但见宅门封条纵横,邻人窃语方知,郑某竟诬卢氏勾结海盗,欲问死罪。韫悔恨不已,散尽家财营救,皆被郑某阻挠。

三个月后,卢氏病死于狱中。临刑前,托狱卒转交韫一枚珍珠簪,云是盈盈生母遗物。韫持簪悲泣,再打听盈盈下落,则已被人秘密买去,不知所终。

自此柳韫如失魂魄,日纵酒于西湖。某日醉卧断桥,忽见一老妪卖茶,自称知盈盈下落。韫惊起追问,妪曰:“郎君可记得那小婢腕间朱砂痣?”韫急点头。妪道:“彼乃盈盈胞妹,名姗姗,当年崔夫人产双胞女,乱中失散。今盈盈为救妹,自卖自身入郑府为婢。”韫如雷轰顶,问计于妪。老妪授一锦囊,忽化作白鸥掠水而去,方知遇仙。

韫依计而行,先访得姗姗。原来当年崔家获罪,仆妇携幼女逃难,中途失散,姗姗被卖入卢家,因年纪尚幼,不知自己身世。见珍珠簪泣曰:“此吾母物也,上有崔家暗记。”姊妹遂相认。

时郑判官将迁京官,正变卖资产。韫乃假扮富商,重金购得郑宅一株百年牡丹。移栽时,于根下掘得金匮,内藏郑某与盐枭往来书信并贪赃账簿。原来郑某实为盗首,假官敛财,伪造身份竟十余年未露。

韫持证告于李观察使。时值朝廷严查漕运私盐,李公得此铁证,即发兵围郑宅。郑某负隅顽抗,竟挟盈盈登楼欲**。危急时,姗姗忽现身高呼:“阿爹!”原来郑某本是崔家旧部,当年首告主家者正是此人。见姗姗腕间朱砂痣,郑某恍如见旧主,手软刀落,官兵一拥而上擒之。

公堂对质,郑某招认:当年崔御史查盐政**,郑某为保全自己,诬告崔公通敌。后又假意收留崔夫人,实则谋其家产。崔夫人临终托孤,郑某却将盈盈卖入教坊。至此十年悬案终得大白。

秋决之日,郑某伏诛。柳韫欲娶盈盈,然盈盈泣曰:“妾身已污,岂堪奉君子巾栉?愿舍俗出家,为父母祈福。”韫苦劝不从。正僵持间,忽有敕使至,原来崔公冤案上达天听,德宗下诏平反,追赠官爵,命访其后人。姊妹遂脱乐籍,赐还祖产。

盈盈终被韫诚意所动,却提出三约:一须守孝三年,二妹姗姗须同嫁,三韫须出仕济世。韫皆应允。三年后,韫进士及第,授钱塘县令,同日迎娶崔氏姊妹。婚后治县有方,人称“双花县令”。然盈盈旧疾频发,次年春竟一病不起。临终执韫手曰:“君恩已报,妾当往侍父母矣。”含笑而逝,年止廿二。

韫痛彻心扉,辞官隐居孤山。忽一日,有方士叩门,呈上明珠一枚:“此夫人精魂所化,佩之可辟邪祟。”视之,竟与当年珍珠簪无异。自此韫常对珠独语,人皆以为痴。十年后姗姗病故,韫葬之于盈盈墓侧,手植梅花百株。

某年冬雪,樵夫见韫素衣散发,抱琴登临绝顶,弹《招魂曲》三弄,声裂寒冰。曲终,掷琴于壑,大笑三声,从此不知所终。后人传言,常见男女三人踏梅赏雪,女子腕间朱砂痣灼灼如生。

此一事,辗转十载,历尽悲欢。正所谓:珠簪沉海终有信,孽债偿天岂无期?梅魄不随冰雪化,月明长照凤凰枝。

喜欢古风故事集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古风故事集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