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恐怖 > 古风故事集 > 第125章 宝篆奇缘

古风故事集 第125章 宝篆奇缘

作者:水流花 分类:恐怖 更新时间:2025-11-09 02:03:17

诗云:

紫府玄文隐翠微,尘寰谁解个中机?

莫道精诚金石透,从来造化最稀奇。

话说永乐七年,苏州府吴江县有个书生姓陶名允明,表字昭文。祖上原是洪武朝翰林学士,传下满架藏书并一方古砚。这允明年方十九,生得玉山朗朗,目若明星,只是时运不济,父母早亡,守着城外三亩薄田、半架残书度日。

这年清明,允明祭扫归来,见雨打桃花落满径,正自嗟叹,忽见青石缝中透出金光。拨开看时,却是个鎏金铜盒,刻着蝌蚪符文。盒中藏有羊皮卷,上书《太乙宝篆》四字古篆,内中图文皆用朱砂绘就,云霞明灭间似有灵光流动。

允明知是异宝,连夜秉烛研读。原来此卷乃汉末左慈所传,载有呼风唤雨、点石成金诸般法术。末页朱笔警告:“修此法者,非大德行不得善终。”允明笑道:“子不语怪力乱神。”便将宝篆供于案头,依旧苦读诗书。

岂料三日后怪事频生:先是灶台米瓮无端盈满,继而残破窗纸自补如新。这夜允明抄书困倦,伏案小憩,朦胧间见宝篆腾空展开,朱文化作红衣童子揖道:“小奴乃书灵云篆,感君正气,愿供驱策。”允明惊觉,竟是南柯一梦。

次日有媒婆上门,说是城中沈员外欲招西席。这沈万金原是徽州盐商,捐得员外郎衔,宅邸连云,仆婢成群。独生女名唤琼英,年方二八,精通诗画,只是体弱多病。允明正愁生计,便应了馆约。

谁想进了沈府才知端倪:那琼英小姐居所竟有武师把守,绣楼门窗皆镶铁板。老仆悄言:“小姐去岁中秋坠楼,醒来便得离魂症,时常夜半作男子声叱咤。”允明教书时,见琼英果然目滞神呆,唯谈及丹青时眸中偶现灵光。

这夜允明批课业至三更,忽闻西园哭声凄切。循声见琼独立于枯井边,作揖道:“陶先生救我!我本扬州举子张子衡,去年赴考途中被沈万金谋财害命,抛尸此井。冤魂附于小姐之身,求先生申冤!”言毕昏厥在地。

允明惊骇欲逃,却见宝篆自袖中飞出,朱文照彻井底——果有白骨森然!正犹豫间,闻得脚步声响,急忙背起小姐躲入假山。来者正是沈万金与管家,持刀查看井口:“方才明明听见人声...”

允明待其离去,忽觉掌心灼热。展看宝篆,现出新文:“速往县衙击鼓,自有神助。”当下咬牙背起琼英,逾墙而出。才至衙前,恰逢按察使微服夜巡,当即接下状纸。

却说沈万金见事败露,重金贿赂知县,反诬允明妖术惑众。公堂上剑拔弩张时,忽闻雷声大作,宝篆自允明怀中飞出,当空展现血书:“永乐六年八月十五,沈万金劫我纹银三百两,断喉于枯井!”字迹正是张子衡笔迹。

满堂骇然间,井中白骨竟自行飞至公堂,颈骨刀痕宛然。沈万金瘫软伏罪,秋后问斩。琼英小姐苏醒后全不记前事,只道:“恍惚见金甲神人喂我红丸。”沈夫人感念恩德,欲将琼英许配允明。

新婚夜,允明揭盖头时惊见琼英眸中异光:“陶郎莫怕,我乃宝篆书灵。张子衡冤魂已超生,特借小姐身躯报恩。”言罢取出金盒:“此乃左慈遗宝‘五雷印’,可镇妖邪。然三年后必有大劫,须往龙虎山求张天师化解。”

允明依言收藏法印,夫妻恩爱日甚。次年琼英诞下双胞胎,取名陶玄、陶素。恰逢永乐帝征召方士,有番僧献“移山填海”之术。允明仗义执言,以五雷印破其幻术,被荐入京任钦天监博士。

岂料番僧怀恨,暗将诅咒符箓埋于陶宅地基。一夜雷电交加,琼英突然披发跣足,取剪刺向婴孩!允明急祭五雷印,见妻子眼中红光挣扎:“妾身被妖僧咒力所控,快用宝篆镇我元神!”允明泪如雨下,不得已施法将琼英魂魄封入古砚。

次日番僧率东厂缇骑拿人,诬允明以妖术害妻。诏狱之中,允明忽见砚台渗血,浮现琼英血书:“妾魂暂寄砚中,夫速携儿南逃。三年后重阳,钱塘江口有舟相接。”当下狱墙无故崩塌,允明负双子逃出京师。

辗转至杭州时,玄素二子染疫。允明典当衣衫买药,昏倒断桥边。蒙渔家女阮氏相救,延医诊治。阮氏名唤阿蘅,原是放鹭舟人家女儿,虽布衣荆钗,却通晓岐黄之术。精心调治半月,二子渐愈。

允明感其恩德,帮衬渔市记账。这日清算鱼税,忽见市舶司文书中有“番僧贡礼”字样,细查竟是那妖僧奉旨出海求仙!夜观天象,见妖星犯帝座,急修血书托驿卒送京。谁知驿卒竟是东厂暗探,当即引来追兵。

仓皇逃窜间,允明负子跳入钱塘江。恍惚见琼英踏浪而来,抛下珍珠伞:“妾已求得太乙真人说情,许借东海龙宫暂避!”但见波涛分道,虾兵蟹将迎入水晶宫。龙王笑道:“张天师早传法旨,留君教养龙子三年。”

宫中无日月,允明教二子读书,兼修宝篆道法。忽一日虾将来报:“妖僧蛊惑圣驾东征,船队已至琉球!”允明掐指一算,急求龙王:“明日午时必有海啸,愿借分水犀救驾。”龙王叹道:“此乃天劫,然念君仁义,可遣赑屃负君往。”

但见巨龟劈浪而行,恰遇龙卷风摧折宝船。允明祭五雷印镇住风浪,妖僧作法引来巨鲸。正危急时,怀中宝篆飞化金网,罩住妖僧。忽闻仙乐悠扬,琼英乘丹鹤而至:“天师法旨:妖僧本蓬莱守鹤童子,私逃人间,今押返受审。”

永乐帝惊魂甫定,见允明救驾有功,赦免前罪。忽有御史呈上密卷:原是番僧诅咒案真相大白,东厂督主亦牵连下狱。帝欲加封允明,却见夫妻相携拜辞:“臣愿辞官归隐,守护宝篆。”

归途过吴江,见沈夫人已出家为尼。夜宿老宅时,古砚忽然开裂,琼英魂魄袅袅而出:“妾尘缘已尽,当返瑶池复命。双儿自有阮阿蘅抚育...”言毕化作虹霓消散。允明悲恸间,闻得叩门声,竟是阿蘅携医书来访:“梦见姐姐嘱我送药。”

后允明娶阿蘅为续弦,二子状元及第,宝篆供奉于朝天宫。百年后有人见允明骑鹤升仙,留下偈语:

玄文宝篆隐天机,沧海桑田几度移。

但存一点精诚在,白云深处是瑶池。

至今吴江有座“宝篆桥”,每逢雨霁,桥孔现七彩光晕。老辈人言:那是陶真人与夫人跨鹤归来,点数人间善恶哩!

喜欢古风故事集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古风故事集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