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七零空间大佬:家属院搞科技强国 > 第58章 打脸“专家”,秦念堆肥让菜地肥力翻倍

便民维修点的成功,让秦念在家属院的人气和支持度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每周六上午,那里几乎成了家属院最热闹的地方,不仅仅是维修,更成了信息交流和学习的角落。

天气越来越暖和,家家户户自留地里的菜苗都铆足了劲往上蹿,绿油油一片,看着就喜人。然而,细看之下,差异也显现出来。

秦念家那块被她精心规划种植的地,苗情明显高出一截,叶片肥厚,颜色深绿,透着股茁壮的生机。隔壁王秀芬、李桂兰几家跟着她学了点规划种植和标记方法的,长势也相当不错。

但大多数人家,还是沿袭着老法子,苗挤在一起,施肥也多是凭感觉撒点自家沤的农家肥,效果参差不齐。

这天傍晚,秦念在地里查看黄瓜苗的长势,顺手将一些拔下来的细小杂草和清理出来的老叶,堆在角落一个小坑里,又泼了点洗锅刷碗的泔水,用土稍微盖了盖。

李桂兰也过来地里,不解地问秦念:“念念,你这忙活啥呢?这些咋不扔远点,招虫子。”

秦念笑了笑:“桂兰姐,我在试着做堆肥。”

“堆肥?啥是堆肥?”李桂兰一脸茫然。

“就是把些烂菜叶、杂草、秸秆、柴火灰,还有农家肥等这些东西,按一定法子混在一起,让它发酵腐熟了,变成更好的肥料。

这不仅比单用一样东西肥力足,还更温和,不烧苗。”秦念尽量用最通俗的话解释,

“就好比单吃咸菜下饭,跟有菜有汤搭配着吃,劲儿肯定不一样。这东西也得搭配,有的劲儿太冲,就得掺点别的中和一下,发酵透了才好用。”

“哟,这么麻烦?俺们都是有啥肥上啥肥。”李桂兰觉得新鲜,但又觉得费事。

“我先试试看成不成”秦念没多说。

过了几天,后勤处负责家属院农副业生活安排的助理员郑爱国下来了解家属院的自留地种植情况,为改善家属生活做调研。

他是个三十多岁的汉子,农校毕业,对种地很有一套管教,平时颇有些自信。

他背着手在地里边走边看,不时点头或摇头。走到秦念家地头时,他脚步停住了,蹲下身仔细查看那些明显比别人家粗壮一圈的菜苗,眼里露出惊讶。

“这地…伺候得可以啊!”他忍不住赞叹,“苗齐苗壮,土也松软,一看就是下过功夫的。这是谁家的地?”

旁边正好有军嫂在,接口道:“郑助理员,这是陆营长家秦念的地。”

“秦念?就是那个修好了向阳村抽水机的技术顾问?”郑爱国想起来了。

“对,就是她!手巧得很,种地也有一套呢!”

郑爱国来了兴趣,恰好秦念正提着水过来准备浇,他便主动上前搭话:“秦念同志,你好。我是后勤处负责生活服务的郑爱国。你这地种得真不错,有什么诀窍吗?”

秦念放下水桶,客气地回应:“郑助理员,您好。没什么诀窍,就是深翻了地,规划得细了点,在施肥上花了点功夫。”

“肥料?”郑爱国敏锐地抓住了重点,“你们家用的是什么肥?我看这效果不像普通农家肥。”

秦念便把自己正在尝试的堆肥方法简单说了说,提到了将不同材料混合、让肥料不酸不碱,劲儿更温和、控制水分和透气,使其充分发酵。

郑爱国听得眉头微蹙。

他是科班出身,知道理论上有这么回事,叫做“科学积肥”,但这需要精确的控制和配比,在实际生产中很难大规模推广,远不如直接施用现成的农家肥来得简单粗暴。

“秦念同志,你这个想法是好的,理论上也对。”

郑爱国语气带着些专业人士的审慎,甚至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居高临下,

“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很复杂啊。材料配比、湿度、温度,哪一样控制不好,要么不发酵,要么烧苗,要么招虫惹蝇,反而麻烦。

咱们部队的副业生产,主要还是丰富菜篮子,得讲究个简便实惠。”

他言下之意,觉得秦念这套有点“纸上谈兵”,估计就小打小闹,上不得台面。

秦念听出了他的质疑,也不争辩,只是指了指那个小小的堆肥坑:“郑助理员,实践出真知。我这也就是个小试验,效果如何,过段时间再看。

如果确实可行,或许也能为咱们后勤的蔬菜生产提供一点参考。”

郑爱国不置可否地笑了笑:“那行,你先试验着。”心里却觉得,家属院的自留地和大规模生产完全是两码事。

两人的对话被不远处的刘美丽听了个大概,见后勤的助理员都对秦念的法子表示怀疑,顿时觉得找到了同盟。

等郑助理员一走,她就阴阳怪气地对旁边几个军嫂说:“听见没?专家都说了,瞎折腾!弄一堆烂菜叶子臭烘烘的,能顶啥用?别到时候肥没堆成,先把苍蝇招来了,祸害了全院的地!”

她的话引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有些原本有点心动想学的军嫂也犹豫起来。

王秀芬听不下去了,反驳道:“美丽,话不能这么说。念念也是好心,想让大家地里的收成更好点。再说了,试试又没出现啥坏处,万一成了呢?”

“成?能成啥?还能堆出金疙瘩来?”刘美丽撇嘴,“秀芬姐,你可别跟着瞎起哄,到时候哭都来不及!”

李桂兰是个直性子,哼了一声:“俺觉得念念说得有道理!俺家那点自留地,跟着念念学了学规划,苗就是长得好了!俺信念念!明天俺也弄个坑堆肥!”

赵小梅也附和道:“我也觉得秦念姐厉害…种的菜明显强一大截”

秦念看着为自己说话的几人,心里暖暖的,但也不想引起太大争执,便说:“大家自愿就好。觉得有用就试试,觉得麻烦就不弄,最终看效果说话。”

郑爱国回到后勤处,跟同事聊起这事,还带着点调侃:“陆营长家那爱人,确实是个能人,手巧,脑子活。

就是这种地吧,跟修机器不一样,光有想法不够,还得讲究实际。她搞那个小堆肥,现在看起来没啥问题,但终究理想化了些。湿度、碳氮比这些不好控制,家属院自己弄弄还行,大规模应用不现实。”

同事笑道:“家属嘛,有点爱好也好。只要不影响大局,随她去吧。”

然而,几天后,郑爱国去部队帮扶村——向阳村协调春耕物资时,心里的那点不以为然被动摇了。

村里的生产队长愁眉苦脸地跟他反映,去年收成后地没养好,今年肥力好像不行,苗发黄,长势慢,用了不少粪肥,效果也不理想。

郑爱国下地看了,土壤确实有些板结,偏酸性。

他提出了一些改良建议,比如撒点石灰中和酸性,多耕翻等,但心里知道这些都是慢功夫,远水难解近渴。

回部队的路上,他脑子里还想着向阳村地里那些蔫头耷脑的苗子。快到家属院时,他看看时间还早,便鬼使神差地拐了个弯,又去了自留地那边。

这一看,他有点笑不出来了。

这才过去半个月,秦念地里的菜苗简直像吃了激素一样,又蹿高了一截,尤其是那几垄黄瓜和豆角,已经开始爬蔓,叶片油亮厚实,花苞累累。

跟她相邻的几块地,包括王秀芬、李桂兰家跟着她简单堆了肥的,长势也明显比其他地块好上一大截!

那小小的堆肥坑周围,并没有招来苍蝇,反而因为用土覆盖得好,没什么异味。

事实胜于雄辩。

郑爱国站在地头,脸上有点火辣辣的。他这个科班出身的农技人员,好像被一个军属用最朴素的实践,结结实实地上了一课。

他蹲下身,抓了一把秦念地里的土,放在鼻尖闻了闻,又捻了捻。土壤松软潮湿,带着一股肥沃土壤特有的腥气,而不是普通粪肥的臭味。

他甚至注意到土里有些细小的白色菌丝——那是有机质正在被有效分解的迹象。

“这……她是怎么把发酵过程控制得这么好的?水分、温度、透气……这些关键点,她是怎么把握的?”郑爱国心里充满了疑问,但更多的是一种专业好奇心被激发出来的兴奋感。

他站起身,拍拍手上的土,目光再次投向那片长势喜人的菜地,眼神已经从不以为然变成了认真探究。

也许,这个军属捣鼓出来的土法子,真有什么值得学习的门道?甚至……对解决向阳村眼下肥力不足的难题,也能有点启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