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七零空间大佬:家属院搞科技强国 > 第180章 “归燕”的诱饵与“星河”的曙光

“分布式动态调度”协议的初步验证成功,像一针强心剂,注入了“星河二号”项目组。

但随之而来的,是更繁琐、更考验耐心和细心的系统级验证和优化工作。

协议需要在包含数十个节点的更大规模仿真网络中测试,确保其在各种极端任务组合和故障情况下都不会出现致命的死锁或性能雪崩。

李文军带领团队,投入了更多的计算资源进行海量仿真,记录分析每一次通信冲突和延迟。

吴思远则负责从理论上证明协议的活性和安全性。

进展虽有,每一天都能发现并修复一些边界条件的问题,但速度依然缓慢,考验着所有人的耐心。

与此同时,关于“诱饵”人选的秘密讨论,在秦念、郑文渊、陆野和赵康所长之间以最高保密级别频繁进行。

“这个人,首先是政治绝对可靠,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不容置疑,能够经受住任何形式的考验和诱惑,这是底线!”赵康所长语气斩钉截铁。

“其次,需要有扎实的,最好是得到国际认可的学术功底,特别是对计算机体系结构有深刻理解,这样才能在交流中取信于人,不被对方轻易试探出破绽。”郑文渊从技术层面提出要求。

“从行动角度看,他最好还要对西方的那套学术话语体系和运作方式有一定了解,能表现出适当的向往和熟悉,但又不能过于刻意,需要一种自然的、由内而外流露出的‘怀才不遇’感。”陆野补充着行动细节。

“而且,”秦念点出了最关键,也最微妙的一点,“他需要有一个合理的、对现状‘不满’的理由,一个能让人信服的‘动机’。比如,在项目中被边缘化?研究成果被忽视?或者……受到了一些来自同事或上级的‘不公正’对待?”

一份份经过严格政审、能力评估的年轻骨干档案被反复筛选、讨论。

所内符合基本条件的人不少,但总能找出这样或那样的不合适。有的人可靠性无可挑剔,但学术能力不足以在顶尖专家面前不露怯;

有的人学术能力出众,但性格过于耿直,缺乏扮演复杂角色所需的城府和演技;

有的人背景合适,但缺乏那种对西方学术圈的“向往”动机,硬演反而容易弄巧成拙。

人选问题,似乎陷入了僵局。

创造一个完美的“诱饵”,比攻克一个技术难题似乎还要困难。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一次深夜的技术讨论会后,吴思远没有立刻离开,而是等众人都走后,独自返回,敲响了秦念办公室的门。

“秦工,关于‘诱饵’的人选……”吴思远轻轻关上门,走到秦念办公桌前,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闪烁着一种复杂而决绝的光芒,他深吸一口气,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您看……我,怎么样?”

秦念正准备收拾东西的手微微一顿,抬起头,有些讶异地看向吴思远。

吴思远——他拥有无可挑剔的海外顶尖名校留学背景,学术能力和国际视野在所内年轻人中首屈一指;

他经历过之前的照片风波和组织的考验,其忠诚度和心理承受能力已经得到了验证;

他性格内敛沉稳,思维缜密,善于观察和分析,具备扮演这种需要在刀尖上跳舞的复杂角色所需的潜质。

从客观条件上看,他几乎是目前最符合要求的人选。

但是……

“思远,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秦念放下手中的文件,身体微微前倾,语气异常严肃,目光如炬地盯着他,“这意味着你要扮演一个对现状不满、甚至可能心生怨望的‘潜在背叛者’。

你要承受的,不仅仅是来自敌人的试探和诱惑,更有来自自己人的误解、猜忌、甚至可能是公开的批评和孤立。

你要时刻生活在精心编织的谎言里,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和孤独感。

一旦踏上这条路,在任务结束或者你身份暴露之前,你可能都无法以真面目示人。这是一条……非常艰难的路。”

“我知道。”吴思远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他迎接着秦念的目光,没有丝毫闪躲,

“正因为我曾经迷茫过,差点在歧路上走远,是组织,是您,给了我信任和改过自新的机会,让我重新找到了方向和归属。”

他的眼前闪过收到那些匿名照片时的恐慌,以及组织最终给予的信任和秦念毫不犹豫的支持。

“我比所里任何人都更清楚他们的手段和诱惑,”

他继续说道,声音低沉而有力,

“我也比任何人都更加渴望,能有机会亲手为粉碎他们的阴谋贡献一份力量,弥补我过去的错误,证明我的忠诚和价值。”

这是一种深沉的、近乎赎罪般的决心。

“而且,”吴思远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冷静,“我的海外经历和学术背景,是他们最容易相信的类型。

由我来扮演一个因为无法接触到‘星河二号’最核心设计、感觉自己才华被埋没、抱负无法施展,从而对现有环境感到失望,试图通过外部渠道寻求认可和出路的‘失意天才’,

这个剧本,看起来再合理不过了。我相信,我能演好这个角色。”

秦念静静地听着,看着吴思远眼中那份混合着愧疚、忠诚、渴望证明自己和为国效力的复杂情感。

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任务,如同行走在万丈深渊的边缘。

但吴思远的决心和他自身那近乎“完美”的条件,让这个看似不可能的计划,出现了第一道现实的曙光。

“你的请求,我会郑重向郑老和上级汇报。”

秦念没有立刻答应,这是必须的程序,“并且,需要对你进行最严格、最全面的心理评估和专项培训。同时,这个计划必须绝对保密,代号‘夜莺’。

除了我们此刻在场的几人,以及最高层的少数决策者,绝不能有任何第七个人知道你的真实任务。”

“我明白!我愿意接受一切审查和考验!”

吴思远重重地点头,脸上露出一丝如释重负又充满决绝的神情。

就在“夜莺”计划出现关键性转机的同时,“星河二号”的研发,也迎来了一个激动人心的突破。

经过不知道第几千次仿真的调试和优化,李文军团队终于找到了一组合适的参数配置和边界条件处理规则,使得分布式调度协议在模拟的128节点大规模异构计算网络中,稳定运行了超过24小时(模拟时间)的极端压力测试!

当最终的测试报告出来时,监控中心先是死一般的寂静,随即爆发出压抑不住的欢呼!

“成功了!大规模测试通过!有效计算时间占比稳定在百分之七十一!”

“通信冲突率下降百分之五十五以上!”

“协议在模拟的节点随机故障情况下,表现出良好的鲁棒性,能快速重构任务路径!”

困扰了“星河二号”团队数月之久的异构通信调度瓶颈,终于被这把名为“分布式动态调度”的钥匙,撬开了一道坚实而宽阔的缝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