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七零空间大佬:家属院搞科技强国 > 第34章 陆野的报告,震惊团长!灵感竟来自她?

在家休整了一晚,第二天一早,天才蒙蒙亮,陆野就利落地起床了。

多年的军旅生涯让他生物钟精准得像上了发条。身边的位置已经空了,厨房传来极轻微的、刻意放低的声响,还有一股小米粥熬煮的淡淡香气。

他穿好军装,走到厨房门口。秦念正背对着他,用小勺轻轻搅动着锅里咕嘟冒泡的金黄色米粥,灶台上还放着两个剥好的水煮蛋。晨光透过小窗,给她周身镀上了一层柔和的轮廓光。

听到脚步声,她回过头,脸上带着刚起床不久的慵懒,却眼神清亮:“醒了?粥马上好,吃了再走?”

“嗯。”陆野应了一声,目光在她系着围裙的纤细腰身上停留了一瞬,很快移开,“简单吃点就行。”

两人安静地吃完早餐。期间没什么交流,却有种奇异的和谐感,不像以前要么冷战要么争吵,反而像相处多年的老友,沉默也不尴尬。

吃完饭,陆野主动收拾了碗筷,动作干脆利落。

“我回团里了。”他拿起放在椅背上的军帽,戴正。

“好。”秦念点头,送他到院门口。

陆野大步流星地走出小院,背影挺拔如松,很快消失在清晨薄雾未散的家属院小路上。

回到熟悉的营区,空气中弥漫着尘土、汗水和新修剪草地的混合气息。

口号声、训练声、汽车引擎声,各种充满力量感的声音交织在一起,瞬间将陆野从家庭那种略带温情的氛围中抽离,重新投入纯粹的军人角色。

“营长!早!”

“营长回来了!”

沿途遇到的士兵和军官纷纷立正敬礼,眼神里带着对这位年轻却能力出众、要求严格的营长的敬畏。

陆野一一回礼,脚步未停,径直走向自己的办公室。

刚推开办公室的门,一个人影就窜了起来,带着爽朗的笑声:

“野哥!你可算回来了!咋样?京都之行顺利不?没被老爷子训话吧?”

正是副营长,也是好兄弟,赵小亮。赵小亮长得浓眉大眼,性格开朗,是赵小梅的亲哥哥,跟陆野是过命的交情,私下里说话很随意。

陆野脱下军帽挂在衣帽钩上,脸上没什么表情,但眼神缓和了些:“还行。老爷子身体硬朗,没空训我。”

“那就好!我就说嘛!”赵小亮凑近了些,挤挤眼,压低声音,“那……嫂子呢?在婆家没受委屈吧?我妹前两天还念叨,说担心嫂子回去不适应。”

陆野动作顿了一下,想起秦念在陆家从容应对、甚至隐隐成为焦点的样子,嘴角几不可察地弯了一下:“她挺好。”

岂止是挺好,简直是如鱼得水。

赵小亮看他这反应,心里就有数了,嘿嘿一笑:“那就成!看来这次回去,关系缓和不少啊?好事儿!”他是知道陆野和家里,特别是和秦念之前那点事的。

陆野没接这话茬,走到办公桌后坐下,拿起桌上积压的文件快速浏览起来,进入了工作状态。

赵小亮也收敛了玩笑神色,开始例行汇报这几天营里的主要情况和训练进度。

处理完积压事务,安排了上午的训练任务,办公室里暂时只剩下陆野一人。

他却没有立刻起身去训练场,而是从抽屉最深处拿出一个崭新的牛皮纸信封和几张信纸。

他沉思了片刻,然后拿起钢笔,拧开笔帽,开始在信纸上书写。笔尖划过纸张,发出沙沙的轻响。

他写的不是家书,而是一份极其谨慎的、关于单兵装备和小队战术通信的建设性意见报告。

报告里的内容,很大程度上源于他这段时间的观察和思考,而很多思考的源头,都指向同一个人——秦念。

他想起了火车上,她敏锐洞察人贩子破绽时那种冷静到极点的分析力;

想起了她改良的煤炉,那种对效率和能源利用率的极致追求;

想起了她设计制作的那些更耐磨舒适的训练手套;

甚至想起了她偶尔闲聊时,随口提过的“要是通讯能再灵便点就好了”、“水壶磕碰声音太响”之类看似无心的“奇思妙想”。

这些点滴汇聚在一起,在他这位一线指挥官的脑子里碰撞、发酵,结合他亲身经历的实战和训练中遇到的诸多不便与需求,逐渐形成了清晰、具体的改进思路。

他从未想过,那个曾经被他视为与自己世界格格不入的妻子,竟能以这种方式,触及他职业的核心。

她的那些特质——敏锐、创新、务实——原来并非与他所在的铁血世界背道而驰,反而可能成为某种意想不到的助力。

他在报告中详细阐述了现有制式手套在长期战术动作操练和野外环境下易磨损、减震隔热不足的问题,并附上了秦念那种“改良版”手套的简易图样和材料建议;

提到了军用水壶在急行军和战术动作时哐当作响容易暴露目标,以及容量与便携性的矛盾,建议研发更轻便、隔热、且具备一定隐蔽放置特性的水具;

分析了当前单兵急救包通常固定放置在某一位置-如腰带后侧,在士兵负伤特别是特定体位负伤后难以快速取用的困境,提出模块化、多点位固定或快取设计的可能性;

最后,也是他最为看重的一点,他着重强调了现有小队班组级战术通信严重依赖吼叫、手势和步话机数量少且笨重的落后现状。

0在4

复杂地形、恶劣天气或激烈交火环境下,信息传递效率低下、误判频发,极大影响了小队协同作战效能和生存率。他强烈建议,亟需研发一种体积更小、重量更轻、抗干扰性强、佩戴方便,至少能覆盖小队成员之间的单兵通讯设备。

他写得极其认真,每一个观点都力求有据可依,建议尽量切实可行,避免好高骛远。他知道,装备革新牵扯巨大,需要循序渐进。

写完最后一行字,他仔细检查了一遍,然后郑重地将报告纸装入牛皮纸信封,用胶水封好。在信封上,他工整地写上了收件人——他的直属上级,团长,代号“雷公”。

他拿着这封沉甸甸的信,没有通过常规渠道逐级递交,而是亲自来到了团部机关楼。

“报告!”

“进来!”

陆野推开门,走进团长“雷公”的办公室。

“雷公”人如其名,是个嗓门洪亮、脾气火爆却爱兵如子的中年汉子,脸上带着常年风吹日晒的痕迹。此刻他正皱着眉头看一份训练简报。

“陆野?回来了?家里都好啊?”“雷公”抬头见是他,脸色稍霁。

“都好,谢谢团长关心。”陆野立正敬礼,然后将手中的信封双手递上,“团长,这是我写的一点……关于单兵装备和小队通讯方面的个人想法和建议,请您审阅。”

“哦?”“雷公”浓眉一挑,接过信封,有些意外。陆野是他手下最能打、最擅长带兵打仗的营长之一,平时很少搞这些文字东西,更别提主动提交什么建议书了。他感兴趣地拆开信封,抽出报告纸,快速浏览起来。

办公室里很安静,只有纸张翻动的沙沙声。陆野身姿笔挺地站在办公桌前,面色平静,但内心深处并非毫无波澜。

起初,“雷公”的表情还带着点随意,但看着看着,他的眉头渐渐锁紧,神色变得专注起来,阅读的速度也明显放慢了。

他看到关于手套、水壶、急救包的建议时,不时微微点头,这些都是基层反映过的问题,陆野提得更系统,而且居然还有简易解决方案图样?

当他看到关于小队战术通信那段时,身体甚至不自觉地坐直了,目光锐利,反复看了两遍。

“雷公”是打过仗、从尸山海里爬出来的,他太清楚在枪林弹雨、震耳欲聋的战场上,命令无法及时准确传达、队员之间无法有效协同是多么致命的事情!有时候就因为晚了几秒钟沟通,或者听错了一个命令,整个班都可能搭进去!

陆野提出的这个问题,简直戳中了他心里思考了很久的痛点和痒处!

良久,“雷公”才放下报告,抬起头,目光如电般射向陆野,声音沉稳了许多:“陆野,这些……都是你自己想的?”

陆野迎着他的目光,没有丝毫闪躲,坦然道:“大部分是基于日常训练和……以往经验的总结思考。也有一些是受到了一些……身边同志无意中言行的启发。”他谨慎地没有提及秦念的名字,但下意识地,他想保护关于她的信息。

“雷公”盯着他看了几秒,似乎在判断他的话有几分水分。

最终,他点了点头,手指重重地在报告纸上敲了敲:“写得很实在!问题抓得准,建议……也有点意思!尤其是最后这点!”

他拿起红笔,在报告首页空白处唰唰写了几个字,然后递给陆野:“拿去,直接交给作训股长老王,让他组织人手论证一下,特别是小队通讯这块,尽快给我个初步反馈!”

“是!谢谢团长!”陆野接过报告,看到上面“雷公”龙飞凤舞的批示:“情况属实,问题紧迫,请作训股牵头,联合后勤、技术部门专题研究论证,速报意见!”

他知道,这事,成了第一步了。至少,引起了真正重视实战的“雷公”的高度重视。

拿着批示好的报告走出团长办公室,陆野轻轻吐出一口气,胸中涌动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振奋。阳光照在走廊上,明亮而充满力量。

他忽然想起离开家时,秦念站在门口那平静的眼神。或许她自己都不知道,她那些看似不经意的言行,正在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影响着什么,也悄然改变着他们之间的关系。

脚步不由自主地加快了些,他得赶紧把报告送过去,然后去训练场。还有很多事,等着他去做。他脚步坚定,心中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明晰。

家庭不再是需要分心应对的麻烦,而仿佛成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战略后方”。他甚至开始隐约期待,下次回家,或许可以跟她聊点……更不一样的东西,这份报告只是一个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