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七零空间大佬:家属院搞科技强国 > 第85章 手工报废70%?我造‘土法神器\’逆袭!

“星火”研究室的新实验室里,气氛不再是攻克首个“争气芯”时的狂喜,而是被一种新的、更为现实的焦虑所取代。

成功仿制出一片能用的芯片是零的突破,但距离真正能替换掉那台昂贵仪器里的进口芯片,还差着关键一步——小批量、稳定的复制。

而横亘在面前的第一个拦路虎,就是芯片制作完成后,将那片承载着无数心血的圆形硅片,分割成一个个独立小芯片的步骤——划片。

目前,他们没有任何自动化划片设备。

唯一的方法,就是最原始的手工划片。

张海洋负责这个艰巨的任务。他需要在一个简陋的、带刻度的显微镜台下,手持一枚用报废手术刀片改装的、极其锋利的金刚石划片笔,依靠手腕的稳定和眼力的精准,沿着硅片上预先设计好的切割道,施加恰到好处的压力和速度,划出深度均匀、笔直的沟槽,然后再小心翼翼地将硅片沿沟槽掰断,得到一个个独立的小芯片。

这简直是在针尖上跳舞!

力度轻了,划痕太浅,掰不断或者掰得参差不齐,边缘崩裂产生致命缺陷;

力度重了,直接导致硅片开裂甚至粉碎,前功尽弃;手稍微一抖,划线歪斜,芯片直接报废。

更别提还要保证每一颗芯片的尺寸一致,否则无法安装到统一的底座上。

几天下来,张海洋的眼睛都快瞪成斗鸡眼了,手腕酸麻得拿不住筷子,精神高度紧张导致失眠。而成果呢?废片率高达惊人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好不容易做出来的硅片,大部分都毁在了这最后一步上。

墙角专门放废片的盒子里,满是崩边、开裂、尺寸不一的失败品,看得人心都在滴血。

“又……又废了三片!”张海洋看着手里一块因为掰断时受力不均而裂成两半的芯片,几乎要崩溃了,声音里带着哭腔,

“这……这根本不可能成功啊!我的手都快不是自己的了!”

李文军也愁眉不展,记录着惨不忍睹的数据:“废片率太高了,照这个速度,我们做出够替换一台仪器所需芯片的时间,恐怕比等国外维修还要长……”

实验室里弥漫着一股低气压。

实现小批量稳定制备的第一关,就把他们卡得死死的。

秦念眉头紧锁,看着张海洋那双微微颤抖的手和布满血丝的眼睛,又看了看父亲寄来的那套精密工具。游标卡尺、台钳、螺旋测微器……一个个工具在她脑中闪过。

忽然,她眼睛一亮!

“等等!我们可能走进死胡同了。”秦念猛地站起身,走到工作台前,拿起那套新工具,“为什么一定要完全依赖手感?我们不能做一个辅助定位和施力的夹具吗?”

她拿起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比划着:“用这些保证精度,做一个简单的夹具,把硅片固定死,划片笔也能卡在一个导轨上,只能沿着直线移动,压力和进给深度也想办法限制住……这样不就能大大降低对手稳和手感的要求了吗?”

李文军和张海洋愣了一下,随即眼中爆发出希望的光芒!

“对啊!做个土法划片机!”张海洋激动地一拍大腿,“就像秦工你之前做炮队镜校准架一样!”

说干就干!

秦念立刻成为核心设计者。

她根据硅片尺寸、划片道间距、划片笔的特性,快速画出了草图。利用父亲送来的高精度测量工具,确保每一个尺寸都精确到丝(0.01毫米)。

李文军负责计算力学结构,确保夹具的刚性和稳定性。

张海洋则凭借这段时间磨练出的手工和所里车床老师的帮助,加工各个零件。

那台小小的台钳和螺旋测微器发挥了巨大作用,所有关键零件的加工精度远超以往。秦念更是动用了刚刚升级的【微观操控辅助】和空间模拟功能,在意识中不断优化夹具的结构设计,预演装配过程,调整可能产生应力或误差的细节。

三个人几乎是废寝忘食,泡在实验室里。

切割、打磨、钻孔、装配、调试……办公室里充满了金属加工的声音和他们的讨论声。

其他项目组的人好奇地探头探脑,看到他们又在鼓捣“奇奇怪怪”的东西,有人摇头不解,有人暗自期待。

三天后,一个看起来依旧充满“土法上马”风格,但结构精密、透着巧思的划片夹具诞生了!

它有一个用废料加工的精底座,上面固定着一个经过精细调平的多自由度微型台钳,专门用于夹持硅片。

一个带有精密丝杠推进机构和限位卡槽的导轨横跨其上,划片笔被牢牢固定在一个可以微调角度和压力的滑块上,只能在导轨上做严格的直线运动。

“来!试一下!”秦念深吸一口气,亲自将一片待划片的硅片小心翼翼地在微型台钳上夹紧、调平。然后调整划片笔的高度和初始位置,设定好限位块。

张海洋紧张地搓了搓手,握住推进手柄。

这一次,他不需要再悬空手腕,不需要担心力度和方向,只需要平稳地旋转手柄,带动划片笔沿着导轨匀速前进即可!

刺啦——

一声轻微、均匀、稳定的划刻声响起!不同于之前时轻时重、偶尔打滑的刺耳声音!

划片笔走过,硅片上留下一条深度均匀、笔直光滑的划痕!

“好……好顺!”张海洋惊喜地叫道。

很快,一片硅片上的所有切割道都被划完。接下来是掰片。由于划痕深度均匀一致,内在应力分布也更均匀,掰片的过程变得轻松了许多,成功率大幅提升!

当第一批用新夹具划出的芯片被拿到显微镜下检验时,结果让三人欣喜若狂!

边缘崩裂缺陷减少八成以上!芯片尺寸一致性极大提高!废片率从恐怖的百分之七十多,直接骤降到百分之二十以下!虽然依然很高,但对于纯手工操作而言,已是巨大的飞跃。

效率更是提升了三倍不止!

“成功了!秦工!我们成功了!”张海洋拿起一片完好无损、边缘整齐的小芯片,手激动得直抖,差点把芯片摔了,“这夹具神了!简直是神器!”

李文军也兴奋地记录着数据,脸上满是佩服:“精度太高了!秦工,您的设计,太关键了!”

困扰小批量制备的首个难题,就这样被一个“土法”夹具攻破了!实验室里的阴霾一扫而空,充满了欢欣鼓舞的气氛。

秦念看着成功的成果,也长长舒了一口气。

连续几天高度紧绷的神经终于松弛下来,成功的喜悦过后,深深的疲惫感如潮水般涌来。

看着窗外夕阳西下,她决定今天给自己放个小假。这天下午,她罕见地准点下了班。

夕阳的余晖洒在家属院里,带着暖意。

她刚推着车走到自家院门口,就看见王秀芬、李桂兰、赵小梅,甚至还有刘美丽,几人都从家里跑过来,手里都拿着东西,像是在等她。

“念念回来了!”王秀芬第一个看见她,笑着走过来,“好些天没见着你人影了,听说你们忙,瞧着都瘦了!”

李桂兰递过来一个小篮子,里面是两根青皮萝卜和一小棵饱满的大白菜:“自家窖里存的,甜着呢,给你和陆营长添个菜。”

赵小梅则塞过来一双新做的鞋垫,针脚密实:“秦姐,俺照着你的法子纳的,加了层软布,吸汗,你试试合脚不?”

就连刘美丽,也扭捏了一下,递过来一小包炒香的南瓜子:“那啥……家里炒多了,小海也吃不赢,给你嗑着玩……” 眼神躲闪,但没了往日的尖酸。

秦念看着这一幕,心里暖烘烘的,连忙接过东西:“谢谢嫂子们!老是让你们惦记着。”

王秀芬拉着她的手,话匣子打开了:“嗨,谢啥!咱们还得谢你呢!自打你开了那个头,带着大家学维修,现在院里风气都不一样了!”

李桂兰抢着说:“是啊!念念你不知道,我们现在可不像以前,东西坏了就干等着爷们回来或者扔了。小毛病自己都能琢磨着修修了!王大姐牵头,咱们还成立了个‘军属互助小组’呢!”

赵小梅兴奋地补充:“谁家钟不响了,自行车链子掉了,甚至娃的玩具坏了,都在组里喊一声,大家能帮就帮,一起琢磨!省了不少事,也省了钱!”

刘美丽难得地没唱反调,小声嘟囔了一句:“……上次我家暖壶胆破了,还是桂兰帮我找到地方换的,没多花钱……”

王秀芬总结道:“而且啊,咱这手艺练好了,后勤处王处长都知道了!有时候一些简单的缝补、小修理的零活,还会特意问问咱们组里有人愿意接不,还能赚几个鸡蛋钱贴补家用呢!这可都是托了念念你的福!”

秦念听着她们七嘴八舌的分享,看着她们脸上洋溢着的自信和笑容,打心底高兴。

“真好!”秦念由衷地笑道,“嫂子们真厉害!以后肯定会越来越好的!”

又聊了几句家常,军嫂们才笑着散去。

秦念抱着满怀的蔬菜、鞋垫和瓜子,推开家门。

屋里,陆野已经回来了,正在灶台边忙着,锅里飘出饭菜的香味。

他看着秦念怀里抱的东西,和她脸上轻松的笑容,眼神柔和了些:“回来了?她们又来送东西了?”

“嗯。”秦念把东西放下,走到水缸边舀水洗手,语气轻快,“听嫂子们说,她们成立了互助小组,互相帮忙修东西,还能接点后勤的零活,可好了。”

陆野“嗯”了一声,看似随意地说道:“王处长是提过,家属院军嫂们积极性很高,帮后勤解决了不少小麻烦。”他顿了顿,盛出一盘炒青菜,“吃饭吧。”

饭菜简单,却格外温暖。窗外,家属院的灯光次第亮起,传来孩子们嬉笑和邻居互相招呼的声音,充满了平淡而真实的生活气息。

秦念吃着饭,感受着这份久违的轻松和温暖,实验室里攻坚的疲惫仿佛被渐渐驱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