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七零空间大佬:家属院搞科技强国 > 第80章 手工雕出“芯”希望!(下)

手工雕刻集成电路掩膜版,这无疑是一个对耐心、眼力和手上功夫都达到极致考验的任务。

秦念要仿制的那块芯片,其内部结构虽然后世看来简单,但在当时也包含了数十个晶体管和电阻的逻辑功能。

对应的掩膜图形,绝非几条直线那么简单,而是由各种不同宽度、不同间距的线条和几何图形组成,错综复杂。

秦念根据脑海中的结构图和空间实验室的优化,将图形分解简化,绘制成了几张放大版的、适合手工雕刻的图纸。即便如此,那精细繁复的线条网络,也让李文军和张海洋看得头皮发麻,倒吸凉气。

“这……这得刻到猴年马月去?而且对准怎么办?”张海洋感觉自己的手又开始不受控制地发抖。

“一点一点刻,总有刻完的时候。对准靠显微镜和手感,还有毅力。”秦念的语气平静却不容置疑,“精度靠练习,也靠工具。

海洋,你负责刻主要的线条部分。文军,你心最细,负责最终的检查和对准工作。”

她再次对那套【万能检修工具组】进行了深度“挖掘”,找出了一些极其纤细、堪比绣花针尖的附件刀头,小心翼翼地改造安装,制成了几把超简易的“微刻刀”。这几乎是这个时代能获得的极限工具了。

雕刻工作在一个临时搭起的、带有简易放大镜的台灯下进行。张海洋需要凝神静气,手腕悬空,全靠手指的细微动作和控制力,在超薄的铝箔上,沿着画好的底图,一点点地刻划。

力度轻了,刻痕太浅无法挡光;力度重了,铝箔直接撕裂或产生严重变形。一个微小的颤抖,一个呼吸没控制好,就可能让几天的工作付诸东流。

他几乎变成了一个微雕艺术家,一个在微观世界里耕耘的工匠,只是他的作品,是未来芯片的蓝图。

实验室里长时间安静得只剩下刻刀划过铝箔的细微沙沙声,以及他偶尔因为极度紧张而加重的呼吸声。

他的眼睛因为长时间聚焦而布满血丝,酸涩流泪,手指因为持续紧绷而僵硬酸痛,甚至抽筋。

李文军则在一旁,用高倍显微镜时刻检查着雕刻的进度和质量,记录下每一个微小的瑕疵、毛刺,与秦念讨论如何修正或弥补。

秦念自己也时常亲自上手,完成一些最精细、最关键的连接部分和接触点的雕刻。她的手指稳得惊人,下刀精准果断,仿佛天生就与那些微小的工具融为一体,让两个年轻人看得叹为观止。

他们不知道,这背后不仅是秦念自身的专注,更有空间实验室无数次模拟雕刻路径和力度反馈的结果。

然而,就在秦念全神贯注于又一次关键节点的雕刻时,她的意识深处,那片神秘的空间骤然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重大认知与实践突破确认】:宿主凭借超越时代的理论知识与坚韧不拔的意志,结合空间辅助,成功于极端简陋条件下,突破性实现‘土法光刻’技术验证,完成图形转移。

此举不仅证明了技术路线的可行性,极大提振团队信心,更实质性地将本土半导体研发进程向前推动了至关重要的一步!】

【影响力跃升】:‘自力更生’、‘从零到一’的示范效应形成,其潜在价值与对未来科技树发展的推动力无可估量!】

【能源汲取中…基于突破性贡献及对文明进程的潜在巨大影响,结算奖励发放】:

【空间等级提升!】 Lv6 (15%) → Lv7 (40%)!

【空间容量、稳定性、能源储备上限及恢复速率大幅增强!】

【解锁全新功能模块:【微观操控辅助】(初级)】:

意念微调:可极微弱地增强宿主在进行精密手工操作(如微雕刻、焊接、装配)时的手部稳定性和意念专注度,降低生理性震颤影响。(效果微弱但持续,需主动激发)

路径预演:对于已知目标图形或动作,可在意识空间内进行超高速模拟预演,优化实际操作路径和力度控制。

【【工业研发模拟环境】权限提升】:

模拟精度提升,可容纳更复杂的多物理场耦合简易模拟(如简单热-力耦合、扩散-反应过程)。

开放【简易光刻工艺流程模拟】子模块(可模拟曝光剂量、显影时间、腐蚀速率等参数对图形质量的影响,需消耗大量能量)。

【奖励物资:【超精细微操工具组】(意念绑定版)】:一套包含数种纳米级精度(伪装为极细金属针尖)刻写、探针、夹持工具的意念驱动组件,可于空间内或极微弱干涉现实(当前仅能用于空间内模拟或对现实操作提供极其细微的‘触觉反馈’引导,无法直接实体化)。

【影响点数 5000点!】

星火初燃,可耀苍穹。您以凡人之躯,比肩神工,开辟了属于自己的道路。更精密的辅助已就位,请继续前行。

一股清凉而磅礴的能量流瞬间洗刷了秦念的疲惫,海量关于精密微操和工艺优化的“直觉”涌入她的感知。

她感觉到自己的手指仿佛与某种更深层的力量连接了起来,对力度和角度的控制感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脑海中对于即将雕刻的下一根线条,瞬间涌现出数种最优的运刀路径和力度分配方案!

她不动声色,继续着手下的工作。但这一次,张海洋和李文军几乎同时“咦”了一声。

他们感觉秦工的动作似乎……更加行云流水,更加举重若轻了?那细如发丝的线条在她手下仿佛有了生命,流畅而精准地延伸出来,边缘异常平滑,几乎看不到之前的毛刺和犹豫的顿点。

“秦工,您这手法……好像又精进了?”李文军忍不住小声惊叹。

秦念微微一笑,没有解释,只是说:“熟能生巧罢了。集中精神,注意你那边的图形边缘检查。”

她心中振奋无比。这次升级来得太及时了!【微观操控辅助】和【超精细微操工具组】(哪怕是意念版)无疑将极大提高手工制作掩膜版的效率和成功率,尤其是最精细的部分。

而【工业研发模拟环境】的升级,更是为后续优化工艺参数提供了强大的虚拟试错平台,可以节省大量宝贵的材料和时间!

希望大增!

与此同时,光刻和腐蚀工艺的优化也在同步进行。

秦念利用刚刚升级的空间模拟功能,不断在意识中进行着“虚拟实验”,调整着“土法光刻胶”的配方和旋涂方式,摸索着最佳曝光时间,改进着腐蚀液的配比和摇晃方式。每一次参数的微小调整,在现实中尝试前,都已在空间内模拟了数十上百次。

失败依然如影随形。刻坏的掩膜版堆了一沓。硅片更是消耗巨大,不是曝光不足图形没显影出来,就是曝光过度图形粘连,或者腐蚀过头线条断掉,腐蚀不足图形没刻下去……压力巨大,进展缓慢。

但有了前次的成功打底,以及空间升级带来的强大辅助和信心,三人的心志都已被磨砺得异常坚韧。秦念就像团队的定海神针和精准的导航仪,永远冷静,永远能指出问题所在(“感觉曝光量再增加5%试试”、“腐蚀液搅拌速度再慢一点”),永远充满信心。

时间在枯燥、重复和极高的精神消耗中流逝。

研究所里的人都知道“雏鹰小组”在进行更疯狂的尝试,但这次,看笑话的人几乎没有了,更多的是好奇和默默的关注,甚至有一丝敬佩。

赵康组长几乎每天都要来转一圈,看到那繁复得令人头晕的手工掩膜版和一堆堆废弃硅片,也是心惊肉跳,只能反复叮嘱“仔细点,别着急,身体要紧”。

终于,在经历了不知多少次失败和重来后,一套由三块掩膜版(因无法实现精密套刻,他们采用一次光刻、一次腐蚀完成所有图形的简化流程)组成的、勉强可用、堪称“工艺美术品”的“争气芯”掩膜版,终于雕刻完成了!

在高倍显微镜下,线条边缘相比之前已平滑许多,宽度均匀性也大为改善,宏观上看,图形基本完整,没有致命的断线或短路缺陷。

这已经是人力在极限条件下,加上一点点“非常规”辅助所能创造的奇迹。

“就是它了!”秦念看着这三片凝聚了无数心血、汗水和希望,也见证了空间再次飞跃的铝箔,目光灼灼,充满了决战前的锐利。

最后的战斗,即将打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