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七零空间大佬:家属院搞科技强国 > 第71章 炮队镜歪了?炮兵急跳脚!秦念土法巧校准

日子在忙碌中飞逝。秦念的维修铺越来越红火,军嫂们的学习热情高涨,自留地的作物长势喜人,连钱科长见了她都主动笑着打招呼。

苏老师平反的希望和手头正在艰难推进的“硅粉提纯”模拟,让她内心充实而充满斗志。

这天下午,秦念刚给李桂兰修好一个漏水的铁皮暖壶,正拿着郑爱国新送来的一小包化学试剂(这次是几小瓶酸和碱,借口依旧是清洗顽固污垢)小心收好,就听见后勤处王处长的大嗓门隔着老远就响了起来,语气里带着明显的焦急。

“老周!老周你赶紧再想想办法!师部催得紧,下个月就要拉去演习了,这玩意儿老是歪,打不准咋整?!”

秦念抬头看去,只见王处长正拉着愁眉苦脸的技术大拿周工,两人身后还跟着一个同样一脸焦急、穿着炮兵作训服、肩上扛着两毛一(少校)军衔的汉子。

那炮兵军官手里小心翼翼地捧着一个看起来就很精密、带着目镜和支架的军绿色仪器。

周围闲逛的军嫂和孩子们都被这阵势吸引了目光,纷纷围拢过来。

“王处长,周工,这是咋了?”秦念擦了擦手,走上前问道。

李桂兰和赵小梅也好奇地跟在她身后。

王处长一见秦念,像是又看到了一线希望,连忙道:“秦顾问,你来得正好!这是炮兵团侦察分队的陈分队长。

他们训练用的炮队镜,校准出了点问题,瞄不准了!”

陈分队长赶紧补充,语气火急火燎:“是啊!这宝贝疙瘩精贵得很,咱们团就这几台,训练任务重,天天搬来搬去磕碰难免。

最近老是发现校准线歪,校好了没两天又不行!送原厂修?一来一回起码两个月,还得花不少外汇!眼瞅着大演习就要到了,这不是要急死人吗!”他急得额头直冒汗,不停地用手背去擦。

周工在一旁无奈地摇头:“秦顾问,我看过了。

结构太精密,里面透镜组、棱镜的,稍微有点位移或者应力变形就不行。咱们这儿要啥没啥,连个像样的校准平台和基准光源都没有,根本没法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他摊了摊手,表示无能为力。

炮队镜?秦念目光落在那台仪器上。

这玩意儿她太熟悉了,在现代虽然是老古董,但基本原理和结构她闭着眼睛都能画出来。这就是炮兵的眼睛,用来观察、测距、间接瞄准的关键装备。校准精度直接关系到火炮的命中率。

陈分队长看着周工和秦念,眼神里的希望之火渐渐熄灭,只剩下满满的焦灼和无奈。他唉声叹气:“这可咋整…难道真要因为这点事儿,影响全团演习成绩?”

周围军嫂们也跟着小声议论,都替他们着急,但也知道这东西肯定难修,七嘴八舌地说着“这可咋办”、“哎呀真急人”。

王处长也是搓着手,看向秦念:“秦顾问,你看…这个…”

若是几天前,秦念可能也会觉得棘手,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但此刻,她脑中刚被【万能检修工具组】和空间实验室灌输强化过的光学、机械知识正活跃着,那套工具里的一些奇特附件功能也在她脑中清晰起来。

她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对陈分队长说:“陈分队长,能让我仔细看看吗?”

“哎,好,好!您小心点。”陈分队长连忙像捧着眼珠子似的,把炮队镜轻轻放在桌子上。

秦念深吸一口气,意念微动,集中精神。

她没有立刻动手拆卸,而是先仔细观察外部结构,检查各个锁紧机构是否有松动,镜体有无明显磕碰凹陷。

同时,她看似无意地将手指搭在镜体几个关键节点上。

“指尖传来工具组微不可查的反馈——一种对内部结构应力不协调的模糊感知。这感觉……像是仪器在‘诉说’它内部有一个地方‘别着劲’。

她能“感觉”到,内部某个棱镜的支撑座可能存在极其微小的形变,导致光路发生了偏移。

“问题不大。”秦念抬起头,语气平静却带着一种令人信服的笃定,“应该是内部受到轻微冲击,导致一个反射棱镜的安装座产生了微米级的形变,影响了光路平行度。校准不了是因为基准本身就歪了。”

陈分队长、王处长、周工,连同周围的军嫂们都听呆了。

微米级?光路平行度?这些词他们听得半懂不懂,但秦念那专业的口吻和冷静的判断,瞬间镇住了场面。

周工更是瞪大了眼睛:“秦顾问,你…你能确定?这没有仪器怎么测出来的?”

秦念微微一笑,指了指自己的眼睛和脑袋:“经验,加上一点逻辑推理和手感。

陈分队长说磕碰过,又时好时坏,很可能是应力释放不完全或者锁紧机构轻微滑移导致的。这种精密度,靠感觉是调不准的。”

陈分队长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激动地问:“那…那能修吗?需要什么工具?我想办法去搞!”

秦念摇摇头:“送原厂拆开调整是最稳妥的,但时间来不及。

我们或许可以换个思路——不拆它,而是在野外条件下,给它建立一个临时、绝对可靠的外部基准,进行反向校准修正。”

“外部基准?反向校准?”陈分队长一脸茫然。

“对。”秦念目光扫过院子里堆着的废旧物资,脑子飞快地转动,“我们需要自制一个简易的校准装置。王处长,麻烦您帮我找几样东西:一个完好的水平尺,仓库里应该有多余的;一块尽量平整的木板;一根细线,一个重物;还有,我记得废料堆里有一个报废的量角器,上面的角度刻度盘应该还能用。”

她又看向周工:“周工,麻烦您帮我加工几个小的金属卡具,图纸我马上画给您。”

最后她对李桂兰和赵小梅说:“桂兰姐,小梅,麻烦帮我找点深色的布和硬纸板,再熬一小罐浆糊,要稠一点的。”

众人虽然不明白她要干什么,但出于对秦念的信任,立刻分头行动起来。

李桂兰拉着赵小梅小跑着去找布,嘴里还念叨:“浆糊可得熬好了,别像上次糊鞋底似的糊了锅底。”

秦念拿出纸笔,迅速画了几个简单的卡具和标靶图纸。

周工拿着图纸,虽然觉得新奇,但还是立刻回车间操作小车床去了。

秦念自己则从废料堆里找出那块破量角器,小心地把刻度盘拆下来。又找了一块相对平整的铁皮,剪成特定形状。

不过半个多小时,东西都备齐了。

水平尺、木板、垂线(用细线拴着小螺母)、量角器刻度盘、周工加工好的几个小卡具、李桂兰和赵小梅用深色布和硬纸板做成的带十字线的标靶(针脚歪歪扭扭但很结实)……

秦念亲自动手,用浆糊、卡具和细绳,将这些看似毫不相干的东西,巧妙地组合固定在一起,很快就做出了一个造型奇特但结构稳固的简易装置——一个带有水平基准、角度刻度和可视标靶的综合校准台。

所有人都围在旁边,看得目瞪口呆,不明白这堆破烂组合起来能有什么用。有个小战士忍不住嘀咕:“这……这能行吗?看起来还没我儿子搭的积木结实……”

“这…这能行吗?”陈分队长咽了口唾沫,心里有点打鼓。这玩意儿看起来也太土了吧?跟精密的炮队镜简直不是一个画风。

秦念拍了拍手上的灰,自信一笑:“行不行,试试就知道了。陈分队长,麻烦您把炮队镜架到那边平整的地面上。周工,麻烦您帮我扶着这个校准台。”

她又叫来两个学的快的军嫂帮忙打下手。

一行人来到院子外的空地上。秦念指挥着将炮队镜和自制的校准台相隔十几米架好。她首先利用水平尺和垂线,极其耐心地将自制校准台调整到绝对水平和垂直状态,将其作为不变的基准。

然后,她通过炮队镜观察校准台上的刻度盘和十字标靶。

“果然,水平基准偏差了大约0.5个密位,方位角也有轻微偏移。”秦念一边观察一边报出数据。

接下来就是关键的步骤。她小心翼翼地旋开炮队镜侧面的护盖,露出里面精密的校准调节螺丝。她拿出【万能检修工具组】里那套微调工具,深吸一口气,手腕稳如磐石,开始根据自制基准反馈的偏差数据,进行极其精细的逆向调整。

她的动作轻柔而精准,每一次微调都幅度极小,然后再次观察比对,循环往复。

周围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屏息凝神地看着。陈分队长紧张得手心冒汗。周工则瞪大了眼睛,试图理解其中的原理。王处长更是拳头攥得紧紧的。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终于,秦念长出一口气,直起身,额角有细密的汗珠:“好了。陈分队长,您来校验一下。”

陈分队长将信将疑地凑到炮队镜目镜前。当他看到视野里那清晰、精准、完全与远方基准标靶重合的十字分划时,难以置信地揉了揉眼睛。

他猛地抬起头,激动得脸都红了,声音颤抖:“准了!太准了!比刚领回来的时候还要准!这…这简直神了!”他猛地一拍大腿,差点跳起来。

他一把抓住秦念的手,用力摇晃:“秦顾问!太感谢您了!您可帮了我们大忙了!救了命了!这回演习,咱们炮兵团肯定能让兄弟部队刮目相看!”

王处长和周工也连忙凑过去看,都是啧啧称奇,看向秦念的目光充满了敬佩。

“秦顾问,你这脑袋是咋长的?这种法子都想得出来!”周工由衷地赞叹,心服口服。

秦念笑了笑,擦擦额角的细汗:“土法子,没办法的办法。这就好比尺子本身弯了,量什么都不准。我们现在不是去修尺子,而是重新找一个绝对笔直的东西,来告诉这把弯了的尺子它到底弯了多少,以后按这个误差量来用就行。

关键是这个自制基准要足够稳定可靠。以后你们野外训练,可以找个稳固的地方自己建立类似基准,定期校验,能省不少事。”她甚至简单跟陈分队长讲了讲建立野外基准的要点。

陈分队长如获至宝,连连点头,恨不得拿个小本本全记下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