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七零空间大佬:家属院搞科技强国 > 第179章 反击计划

尽管秦念提出的“分布式动态调度”构想为陷入僵局的“星河二号”项目指明了一个充满希望的新方向,但将这一前瞻性的概念转化为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道路依然布满荆棘。

与此同时,陆野挖出的“太平洋交叉学术基金会”这条线索,虽然将敌人的轮廓勾勒得更加清晰,但其背后的“教授”与“归燕计划”依旧隐藏在重重迷雾之后,亟待找到突破口。

“分布式动态调度”构想的提出,在“星火”核心团队内部引发了激烈的讨论和谨慎的乐观。

认同者如李文军,看到了其突破集中式总线瓶颈的巨大潜力;

而一些习惯于传统设计思路的研究员则难免担忧其引入的复杂性,以及分布式系统固有的、难以调试的并发问题。

在秦念的指导下,李文军和吴思远迅速牵头,组建了一个精干的算法攻关小组,首要任务就是将秦念那颇具启发性的概念具象化为可描述、可仿真、最终可实现的通信协议。

他们需要具体设计节点间交换负载信息的消息格式与频率、定义动态优先率的计算规则与更新策略、而重中之重,是设计一套能够有效避免“死锁”(多个节点间相互等待资源,导致系统完全卡死)和“活锁”(节点持续尝试通信却无法取得实质进展)的健壮协商机制。

进展,如同在陌生的地域开拓,每一步都需小心翼翼。

他们首先尝试了基于全局时间戳的简单请求方案,但在高并发负载下,冲突频繁,性能甚至不如传统总线;随后尝试了引入随机延迟的退避策略,虽然减少了冲突,却导致了难以预测的通信延迟和整体效率的低下。

仿真程序运行了一次又一次,消耗着宝贵的机时,出来的结果却大多令人沮丧。团队的气氛在构想提出之初的短暂兴奋后,很快重新被一种更为深沉的焦灼和疲惫所笼罩。

“又死锁了。”一个年轻的研究员看着仿真屏幕上凝固不动的数据流曲线,无奈地叹了口气。

“节点3和节点7在互相等待对方释放虚拟通道,我们的握手协议有缺陷。”吴思远指着代码分析道,眉头紧锁。

李文军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分布式协商的边界条件太多了,就像同时下十几盘盲棋,稍有不慎满盘皆输。”

实验室里,键盘敲击声和低声讨论成了主旋律,伴随着偶尔因为发现一个新问题而发出的懊恼低呼。

他们是在与看不见的复杂性搏斗,每一个微小的进步,都建立在无数次失败的基础上。

另一边,陆野和安保部门对“远东贸易”及其负责人钱贵的监视从未松懈,动用了包括远距离观察、通讯监听(在合法授权范围内)、以及对其社会关系进行外围排查等多种手段。

然而,钱贵及其公司仿佛真的变成了一家遵纪守法、业务清淡的普通贸易公司,每天规律上下班,接触的也都是正常的商业客户,没有与任何可疑人员接触。

那条通往“太平洋交叉学术基金会”的资金链,在查到基金会层面后,也似乎成了一条断头路,对方显然使用了更复杂的金融手段来掩盖最终的资金来源和决策者。

敌人就像隐藏在深海下的潜艇,耐心极好,偶尔升起潜望镜窥探一下(如中村的访问),主体却始终隐藏在幽暗冰冷的海水之下,让人无从下手。

这种被动等待、无法预测下一次攻击来自何方的状态,让负责安保的陆野感到无比憋闷。

秦念没有去催促算法组,她理解这种从零到一的底层创新所必然伴随的阵痛和反复。

她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星河二号”其他相对成熟模块的预研和资源协调上,确保一旦调度协议突破,其他部分能迅速跟上。同时,她的大脑一直在高速运转,思考着破局之道。

被动防御永远解决不了问题,必须找到一种方式,化被动为主动。

几天后的一个深夜,当研究所大部分区域都陷入沉睡,只有机房服务器风扇的嗡鸣如同永恒的背景音时,秦念再次启动了【虚境实验室】。

这次推演的目标并非具体的技术路径,而是——“基于已掌握情报,推演‘太平洋交叉学术基金会’及其关联势力的核心运作模式、行为逻辑及潜在弱点”。

意识沉入那片由信息和逻辑构成的璀璨星海。

无数关于洛克菲勒财团投资风格、赵清泉学术轨迹与政治倾向、已知的“归燕计划”行动模式、学术间谍的常用手段、资金流向特征等信息碎片,在虚境中碰撞、组合、衍生,试图勾勒出对手的完整画像和行为模式。

【推演中……模式识别:以非盈利性学术资助、高端文化交流、人才引进计划为华丽外衣,核心运作模式为“战略性学术投资”与“高端人才圈养”。

重点投资对象:具有战略潜力的青年学者、关键领域的技术专家、以及能接触到核心信息或具备影响力的学术官员。

长期目标:构建跨越国界的“亲西方”学术人脉网络与利益共同体,潜移默化影响目标国的科技决策与发展方向,并在关键时刻能直接获取关键技术或策反关键人才……】

【行为逻辑:高度注重“投资回报率”(RoI),偏好能带来直接技术突破、关键信息泄露或重大影响力增益的“优质标的”。行动谨慎,多层切割,善于利用学术自由、知识产权等概念作为掩护……】

【弱点分析:对“高价值情报”和“颠覆性技术”的贪婪;对自身学术地位和“智力优越感”的迷恋;对精心包装的“成功案例”和“学术明星”的依赖;其构建的网络存在节点依赖,关键人物的作用不可替代……】

【潜在可利用点:虚荣心,对顶级学术圈认可和资源的渴望,对前沿研究资源的深度依赖,以及……提供一份他们无法拒绝的、“看似”能带来巨大回报的“投资计划”。】

片刻后,秦念退出虚境,剧烈的信息冲刷让她额角渗出冷汗,太阳穴传来熟悉的刺痛感,但她的眼神却异常明亮,闪过一丝洞悉本质后的冷冽光芒。

对方的根本运作模式是“学术投资”和“人才圈养”,核心驱动力是“贪婪”和“智力优越感”。

那么,反击的方向,或许不应该再局限于被动的追踪和防御,而是……主动出击,利用他们的贪婪,为他们精心打造一个无法拒绝的“优质投资标的”!

一个大胆、危险却又极具诱惑力的计划在她脑中迅速成型——反向渗透,控制信息流。

她立刻通过绝密线路,联系了郑文渊和陆野,在三方加密通讯频道内,清晰而冷静地阐述了自己的构想。

“我们需要一个‘诱饵’。”

秦念的声音在加密线路中不带丝毫感情,“但这次不是一份伪造的技术文档,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一个才华横溢、对西方学术圈抱有某种向往、并且似乎能接触到‘星河’核心架构、却因某种‘合理’原因对现状感到失望和不满的年轻研究员。”

“你要派人打入他们内部?!”陆野的声音立刻提高,带着强烈的反对,“这太危险!绝对不行!我们对他们的组织架构、联络方式、考核机制了解太少,一旦暴露,后果不堪设想!我们损失不起任何一位核心同志!”

“不,不是真的打入。”

秦念早已预料到他的反应,语气平稳地解释,

“不是让他们把人弄出去。是营造这样一个‘人设’,通过精心设计、看似偶然实则必然的渠道,让这个‘人设’的信息,‘自然’地、

‘意外’地流入‘太平洋交叉学术基金会’乃至其背后势力的视野。让他们觉得发现了‘璞玉’,主动来接触,来试探,来‘投资’。”

“引蛇出洞,然后……通过这条被我们控制的‘线’,

传递我们想让他们知道的信息,操控他们的判断,误导他们的研究方向,甚至……”秦念的声音带着一丝冰冷的锋芒,

“从他们那里,获取我们需要的经费、设备渠道,或者……其他情报。

他们想渗透我们,我们就给他们开一个看似完美的口子,但这个口子的后面,连接的是我们挖好的陷阱,和控制阀。”

通讯频道那头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无论是郑文渊还是陆野,都被秦念这个计划的胆大和颠覆性所震撼。这不再是防御,而是进攻,是在对方最擅长的领域发起的一场奇袭。

“……风险极高。”

良久,郑文渊缓缓开口,语气凝重,“‘诱饵’的选择至关重要,他必须拥有无与伦比的演技、坚定的信念和应对各种复杂情况的心理素质。

一旦被对方识破是圈套,不仅前功尽弃,还可能招致对方更疯狂、更直接的报复。我们必须评估,这个人选是否存在,以及我们能否承担计划失败的后果。”

“我知道风险。”

秦念回答,语气坚定,“但继续被动挨打,我们防得住一次,防不住十次、百次。

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与其等着不知道从哪里飞来的冷箭,不如我们自己设定战场,把握主动权。这个‘诱饵’,

将是我们插在敌人心脏附近的一颗钉子,也是我们窥探‘归燕计划’乃至‘教授’真面目的唯一机会。我们需要做的,是找到那个最合适的人,并为他编织最坚固的‘盔甲’和最逼真的‘剧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