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七零空间大佬:家属院搞科技强国 > 第177章 学术壁垒?

秦念定下的“数据流驱动模型”新方向,为“星河二号”团队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

在随后的几周里,核心团队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这个全新架构的攻关中。

李文军和吴思远带领团队进行了密集的理论推导和模拟仿真,初步验证了该方向的可行性,但也遇到了更多深层次的、需要颠覆性解决方案的难题。

正是在这个埋头攻坚、渴望突破却又面临重重迷雾的关键时刻,一个来自外部的消息,打破了研究所内部的专注氛围。

IEtcS代表团即将来访,这在“星火”研究所内部引起了不小的波澜。

兴奋、紧张、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交织在空气中。

“这是让世界看到‘星河’架构的绝佳机会!”苏清河教授在筹备会议上首先定下基调,脸上带着老一辈科学家的期盼,“尤其我们现在探索的新路径,更需要放到国际学术视野下去检验其前瞻性。”

赵康所长则更务实:“安保和保密是重中之重,必须做到万无一失。

划定红线区域,所有交流内容必须严格审核。”

陆野补充道:“代表团成员背景复杂,我们已经做了初步筛查,但仍需保持最高警惕。尤其是交流环节,对方都是顶尖专家,问题必然会非常深入和尖锐。”

所有人都看向秦念,等待她作为技术核心的表态。

秦念沉吟片刻,清晰地说道:“我同意接待,而且要大方、自信地接待。‘星河一号’的成功不是偶然,‘星河二号’的规划更立足于自主创新。

我们不需要遮遮掩掩,因为我们的技术路径本身就与众不同。我们要做的,是展现我们的思路、我们的方向,以及我们攻克难关的决心。

真正的核心,在于实现细节,那才是别人拿不走的东西。”

她顿了顿,环视众人:“这次交流,也是一次检验。

在世界上最顶尖专家的审视下,看看我们的理论方向是否站得住脚,能否经得起推敲。”

秦念的自信感染了大家。

研究所开始了紧张的筹备,一方面精心准备能够展示“星河”架构思想又不涉及核心机密的材料,另一方面对所有参与接待的人员进行了严格的涉外保密纪律培训。

一个月后,IEtcS代表团如期而至。

宽敞的接待大厅里,坐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学术泰斗和工业界领袖。

白发苍苍的温斯顿教授作为团长,发表了热情而友好的开场白,对“星火”团队在相对艰苦的条件下取得的成就表示赞赏。

随后,由苏清河和秦念主导的技术介绍正式开始。

当秦念站在幻灯机前,用流利的英语阐述“星河一号”为何要采用自主指令集,

如何通过静态流水线和独特的存储结构来克服当时国内元器件性能不足的瓶颈时,台下许多学者收起了最初或许存在的些许轻视,露出了认真和思索的神情。

他们能清晰地感受到,这套架构背后完整的、自洽的、并且迥异于西方主流的设计哲学。

提问环节,气氛热烈。

一位来自贝尔实验室的资深专家率先发问:“秦博士,异构计算是未来的趋势,但通用核心与专用单元间的通信与调度是公认的世界性难题。

请问‘星河二号’计划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是否会考虑采用国际学界目前主流的标准化总线协议?”

这个问题,直接命中了当前“星河二号”研发的最大难关。会场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秦念身上,包括代表团中那位一直面带微笑、眼神却格外锐利的日裔学者中村健一。

秦念微微一笑,从容不迫地调整了一下话筒:“感谢您提出这个关键问题。

通信瓶颈确实是异构架构的核心挑战。

但我们认为,主流标准是基于特定的技术背景和生态体系建立的,它或许是解决方案之一,但未必是最优解,更不是唯一解。”

她顿了顿,声音清晰而坚定:“‘星河’架构从诞生之初,就注定要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对于‘星河二号’的通信问题,我们已经有了一套清晰的、基于数据流驱动和轻量级异步消息的全新理论模型。很抱歉,具体的协议细节目前属于核心机密,但我可以负责任地说,这套模型一旦验证成功,将能更高效地适配我们独特的架构,释放出更大的并行潜力。

我们正在解决的,不仅仅是一个工程问题,更是一个架构级的理论问题。”

她没有透露任何技术细节,但话语中透出的强大自信、对技术路径的深刻理解以及不盲从权威的独立精神,让在场许多真正专注于学术的学者为之动容。

温斯顿教授缓缓点头,眼中流露出毫不掩饰的赞赏。

稍后,在参观一个非核心的测试实验室时,中村健一似乎无意地走到正在操作仪器的吴思远身边,用带着口音的英语说道:“吴博士,听说您有在mIt深造的优秀经历?真是令人羡慕。

以您的才华,如果留在美国,或许能更早接触到最前沿的EdA工具和理论,取得更快的成长。毕竟,这里的科研基础环境,还是有所局限的吧?”

这话语看似关心,实则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审视和隐晦的挑拨。

吴思远停下手中的工作,推了推眼镜,面色平静地看着中村健一,语气平和却不容置疑:“中村教授,感谢您的关心。

但我认为,最好的科研环境,是能够直面最重大挑战、解决最实际问题的环境。

在这里,我们每一个技术突破,都直接关系到国家发展的迫切需要。

这种使命感和挑战性,本身就是最前沿的驱动力。

至于工具和环境,‘星河一号’的成功已经证明,中国人的智慧和创造力,能够弥补任何暂时的差距,并且,我们正在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顶级工具’。”

中村健一脸上的笑容略微僵硬了一下,随即恢复自然,没有再说什么,转身走向了他处。

整个接待过程,“星火”团队展现出的不是被动防御和小心翼翼,而是一种基于扎实工作和技术理想的坦荡与自信。他们守住了机密,更赢得了许多国际同行的尊重。

温斯顿教授在离开前,诚挚地握着苏清河和秦念的手说:“你们的工作令人印象深刻,你们走出了一条独特而值得尊敬的技术道路。

世界计算机的发展,需要来自东方的智慧。”

然而,当代表团的车队消失在视野尽头,秦念回到办公室,脸上的笑容渐渐沉淀为深思。

她接通了与郑文渊和陆野的加密通讯。

“代表团里那位中村健一教授,需要重点关注。”

“怎么了?”

“他的关注点很‘精准’,而且,他试图用环境论来动摇我们的科研人员。这不像是纯粹的学术好奇心。”

几乎同时,陆野那边收到了外围监控点的报告。

“有发现。那家我们之前锁定的‘皮包公司’,在代表团抵达前一周,与代表团下榻酒店的某个内部号码,有过数次非常短暂的联系。”

消息传来,通讯两端都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