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朝花瑾雪 > 第184章 汴河画舫毒杀

朝花瑾雪 第184章 汴河画舫毒杀

作者:忧郁的天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9 01:27:28

暮春时节,汴河之上烟波浩渺。一艘挂着“烟雨楼”灯笼的画舫正缓缓顺流而下,舱内丝竹声歇,却骤然响起一阵慌乱的惊呼——江南首富沈万山倒在八仙桌旁,嘴角溢着黑血,早已没了气息。

“都别动!”一个身着青色长衫的男子突然起身,袖口绣着的墨竹纹样随着动作轻晃。他快步走到尸体旁,手指搭在沈万山腕间片刻,又翻看其眼睑,声音沉稳如石:“死者唇色乌青,指甲泛黑,是剧毒无疑,死亡时间不超过一刻钟。”

众人循声望去,这才想起此人是登船时随机邀请的“客卿”撒青砚,据说曾在开封府当过捕快。此刻,画舫已被船夫泊在河心,舱内除了撒青砚,还有五人神色各异,皆成了嫌疑人。

何掌柜最先开口,他是烟雨楼的东家,手里还攥着刚算完的账目:“撒捕头明鉴,我与沈老板只是生意往来,他定的这艘画舫是为了宴请贵客,我怎么会害他?”说罢,他悄悄把账目往袖中塞了塞,却被撒青砚一眼瞥见。

坐在窗边的杨绣娘猛地站起来,裙摆上绣着的牡丹蹭过桌角,带倒了一只青瓷酒杯:“不是我!我只是个绣娘,沈老板定制了一批嫁女用的绣品,今早才送货上船,连话都没说几句!”她的指尖微微颤抖,目光却总往舱外的芦苇荡瞟。

张镖头拍了拍腰间的佩刀,金属碰撞声在寂静的舱内格外刺耳:“我是受沈老板所托,护送一批珠宝去苏州,全程都在甲板上守着,除了刚才进来倒茶,根本没靠近他!”他说话时喉结滚动,左手不自觉地按住了刀鞘。

李书生扶了扶歪斜的方巾,怀里的诗集掉落在地,首页还夹着一张写满字的纸条:“我……我只是恰巧搭船去汴京赶考,与沈老板素不相识,怎么会有杀人动机?”他弯腰捡诗集时,撒青砚注意到他袖口沾着一点暗红色的印记。

最后一位是吴厨娘,她端着的托盘里还放着半碟桂花糕:“沈老板说船上的菜不合口味,让我做了碟糕点,可我尝过的,没毒啊!”她的声音越来越小,眼神躲闪着不敢看众人。

撒青砚绕着八仙桌走了一圈,目光落在桌上的青瓷茶壶上——壶嘴还沾着一点茶渍,旁边放着两只茶杯,一只倒扣着,另一只里还剩小半杯碧螺春,茶水表面浮着一层极淡的油花。他伸手拿起茶杯,凑近鼻尖轻嗅,眉头瞬间皱起:“这茶里掺了‘牵机引’,是一种用乌头、附子磨成粉制成的剧毒,遇热即融,入口即发。”

“牵机引?”何掌柜脸色骤变,“那是江湖上的剧毒,寻常人根本得不到!”

杨绣娘突然尖叫起来:“我见过!张镖头的镖车里,就有一个装着黑色粉末的瓷瓶!”

张镖头脸色一沉,拔刀拍在桌上:“你胡说!那是我用来防蛇虫的药粉,怎么会是毒药?”

撒青砚抬手按住刀柄,示意他冷静,转而看向李书生:“李公子,你袖口的暗红色印记,是乌头花的汁液吧?这种花只长在西山崖边,花瓣揉碎后会留下这种颜色,而且有剧毒。”

李书生浑身一颤,瘫坐在椅子上:“我……我只是听说沈万山为了抢我家的祖宅,逼死了我父亲,所以想找机会报仇……可我还没来得及动手,他就已经死了啊!”

吴厨娘突然哭出声来:“是我!是我在糕点里加了东西!可我加的只是泻药,因为他去年欠了我三个月的工钱,一直不还,我只想让他出个丑,没想杀他啊!”

内顿时乱作一团,撒青砚却突然看向何掌柜,指了指他袖中露出的账目:“何掌柜,你刚才算的账,是不是少了一笔?沈万山这次宴请的贵客,其实是来跟你对账的吧?我听说,你挪用了烟雨楼的公款,还欠了沈万山一大笔钱,他要是活着,你就全完了。”

何掌柜浑身发抖,双手死死攥着账目,指节泛白:“你……你怎么知道?”

“因为这只倒扣的茶杯。”撒青砚拿起倒扣的茶杯,杯底刻着一个“何”字,“这是你常用的茶杯,刚才你给沈万山倒茶时,趁他低头看账,把掺了毒的茶递了过去。你以为把茶杯倒扣,就能毁掉证据,却忘了壶嘴上还沾着毒药的痕迹。而且,你袖口的茶渍,和茶杯里的茶渍一模一样。”

何掌柜瘫倒在地,手里的账目散落一地,上面果然有挪用公款的记录。他垂着头,声音嘶哑:“我本来想跟他求情,让他再宽限几天,可他说要是我明天还不上钱,就把我送官,我一时糊涂,就……”

撒青砚叹了口气,让人把何掌柜捆起来,又让人把沈万山的尸体抬到后舱:“汴河之上,虽无官府,但公道自在人心。今日之事,也算给了死者一个交代。”

此时,朝阳正好从河面升起,金色的光芒洒在画舫上,驱散了舱内的阴霾。杨绣娘收起了慌乱的神色,张镖头把刀插回鞘中,李书生默默收起诗集,吴厨娘擦了擦眼泪,众人看着撒青砚,眼神里满是敬佩——这位随机而来的捕快,果然有真本事。

撒青砚走到船头,望着缓缓流淌的汴河,轻声道:“世间之事,无非情、利二字,若能守住本心,何至于走到这一步。”说罢,他转身吩咐船夫:“开船吧,把何掌柜送到开封府,剩下的路,咱们继续走。”

画舫重新启航,丝竹声再次响起,只是这一次,舱内的气氛少了几分喧嚣,多了几分对人心的敬畏。汴河之上,烟雨朦胧,唯有公道,如朝阳般清晰可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