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高门小妾流放后,靠种田经商发家 > 第84章 财富

高门小妾流放后,靠种田经商发家 第84章 财富

作者:凉州州的萌少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9 01:03:25

看着两人的身影消失,杜若深吸一口气,转过身,看向神情忐忑的谢彩娥和怯生生的虎子。

“你叫什么名字?”她问那妇人。

妇人赶紧躬身回答:“回恩人话,我叫谢彩娥,这是我儿子林虎,小名虎子。虎子,快叫恩人。”

虎子缩在母亲身后,小声嗫嚅道:“恩人……”

杜若摆摆手,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平和些:“别叫恩人,我叫杜若,我男人叫冯田。你叫我杜姨就行。”她指了指自己,又对谢彩娥说,“我比你大些,叫我姐也行。”

谢彩娥却执拗地摇头,搓着衣角低声道:“不敢,不敢,恩人肯收留我们,就是天大的恩情,就叫杜娘子吧。”

杜若见她坚持,也不再勉强,随她去了,当务之急是给他们安排个住处。

她带着母子二人来到河谷一侧一棵倒下的枯树旁,指挥道:“去找些结实点的树枝树杈来,长短都要一些。”

她自己则动手清理出一片平整的地面。等谢彩娥和虎子抱着树枝回来,杜若便按照冯田之前教她的方法,将粗长的树枝架在枯树干上,另一端也一样,形成一个三角框架,然后再将细些的树枝紧密地横向搭上去,最后在外面厚厚地覆盖上那种宽大的不知名植物叶片和茅草。

一个虽然简陋但足以遮风避雨的窝棚很快就搭好了。

空间不大,但挤一挤,足够谢彩娥一家三口容身。

杜若又带着他们清理了窝棚周围的杂草,撒上些草木灰防止蛇虫,还用石头垒了个简单的露天灶台。

做完这些,谢彩娥一刻也没闲着,立刻又带着虎子去照料菜地和鸡群。

杜若看她动作麻利,拔草、捉虫、喂鸡都极有章法,显然是干惯了农惯了农活的好手,心里稍稍松了口气。

她没再多干涉,拿起自己的竹弓和箭,继续去练习射箭,顺便看看能不能再打点鸟雀改善伙食。

她的箭术如今已颇有准头,一下午竟射下了五六只肥硕的斑鸠和不知名的小鸟。

虎子一开始还害怕地躲着,后来见杜若箭无虚发,小鸟啪啪落地,眼里便露出了崇拜和渴望的光芒,忍不住一点点挪到杜若附近,看着那些小鸟直咽口水。

杜若见状,便歇了把鸟喂黄雀的心思。她拎着战利品回来,准备烧水褪毛。

但小鸟细绒毛太多,非常难处理。正发愁时,谢彩娥看到了,赶紧过来:

“杜娘子,不用这么麻烦。我看到那边有松树,去取些树脂来,融化了裹上去,凉了一撕,毛就都下来了,树脂还能反复用。”

杜若一听,这办法好。立刻带着虎子去收集了不少松树脂。

谢彩娥找来出一个小陶罐,将树脂放进去架在灶上小火融化,然后用木棍夹起小鸟,在里面滚一圈,拿出来晾着。

等树脂冷却变硬,轻轻一撕,果然细毛都被粘得干干净净,露出光洁的鸟肉。

杜若觉得这过程解压又神奇,没一会儿就把几只鸟都处理好了。

谢彩娥又去菜地里摘了几根野葱,洗净切段,和鸟雀一起放入大一点的陶罐里,炖了一锅清汤。

汤炖好后,谢彩娥先给杜若盛了两只鸟,杜若却夹起一只放到虎子碗里,摸摸他的头:

“快吃吧,喜欢吃的话,杜姨以后天天给你打。”

虎子眼睛亮晶晶的,小口小口地吃得特别香。杜若自己也尝了一口,鸟肉虽少,但细腻鲜嫩,比那又柴又臊的野猪肉不知好吃多少倍。

而且知道了快速处理鸟毛的方法,她立刻想到可以多打一些,晒成肉干,储存起来过冬。

说干就干。下午,她就带着虎子去砍竹子,削制更多的竹箭。

河谷里顿时又热闹起来,鸟雀被惊得四处飞窜,不时有被射中的掉落下来。

虎子就兴奋地跑来跑去,当起了快乐的“捡鸟童子”。

谢彩娥在洗碗收拾的时候,眼尖地发现了水潭边生长着一片猪毛菜,长势旺盛,显然从未被采摘过。

她心里明白,杜娘子恐怕不认识这种常见的野菜。她默默采了一大把嫩尖,洗干净,晚上就用它凉拌。

晚上杜若拿出粗粮和肉干想煮粥,却被谢彩娥坚决拦住了。

她执意要用自己带来的那点杂粮。杜若拗不过,只好把粗粮放回去,但强行把肉干留下掰碎放进锅里,理由是“天热,肉干再不吃要坏掉了”。

谢彩娥手艺确实好,简单的凉拌猪毛菜,只加点盐,就清爽可口,肉干杂粮粥也熬得稠糯喷香。

杜若吃得心满意足,深深觉得留下这母子二人,绝对是捡到宝了。

她凑近谢彩娥,好奇地问:“彩娥,你是不是认识很多野菜?”

谢彩娥点点头,有些不好意思:“乡下人,地里刨食,粮食不够吃的时候,就只能漫山遍野找野菜糊口,认识的多了些。”

杜若立刻想起那片红薯地,于是道:“那好,明天你跟我出去一趟,我带你去个地方,你看看还有啥能吃的。”

第二天,杜若便带着谢彩娥和虎子往发现红薯的那片河滩地走去。

果然,谢彩娥简直就是一本行走的野菜图鉴。很多在杜若看来完全是杂草的植物,她都能准确认出,并详细告诉杜若能吃哪里、怎么吃、什么味道。

还没走到红薯地,三人带来的篮子就已经装满了各种杜若没吃过的野菜。

当看到那一片长势旺盛的红薯藤时,谢彩娥眼睛都亮了,脸上露出了真正的笑容:

“哎呀!是红薯!这么多!看这长势,再有个把月就能挖了!这可是好东西,顶饱!”

她仔细查看了叶片和土壤,估算着收获的时间。

随后,她又指着旁边一片开着黄色小花的植株说:

“这是黄花菜,现在正好摘花苞,晒干了炖肉香得很。”

杜若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黄花菜。

这还不算完,走到河边,谢彩娥又指着一种长条形的、像巨大杂草的植物说:

“这是香蒲,叶子晒干了能编草席、草帽,嫩茎芯能炒菜或者煮汤,秋天结了蒲棒,絮子能做枕头,特别软和,蒲棒本身还能当火绒用。”

杜若听得津津有味,大开眼界。她越发觉得,留下谢彩娥一家,或许是他们在乱世中做出的最明智的决定之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