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西拉斯如是说 > 第132章 卷末语

西拉斯如是说 第132章 卷末语

作者:荣耀属于搞毛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09 00:50:14

当“第一卷完”这寥寥数语终于浮现于文档的末尾,一种如释重负之感,如潮水涌现。

自七月八日始,一个声音便持续在脑海中回响:“快要停笔了。”

我期盼着它的最终到来。

这并非因为创作的热忱已然冷却,而是源于一种更为具体的、几乎是物理性的困境——持续更新的重负。

每日四千字的输出,即便退一步以纯粹的文字填充论,亦需占据两小时以上的时光。

然而,作为一个无法容忍自身作品流于平庸的写作者,情况便愈发严峻。

资料的考据,词句的推敲,成稿后的反复审阅与修正……

每一个章节的诞生,皆需耗费四小时以上。

于我一个非全职创作者而言,这意味着除却节假日外,几乎全部的个人闲暇,都奉献给了这片由字符构筑的世界。

当我在处理日常事务时,思绪仍会不自觉地飘向那未竟的章节,直至夜深人静,将当日的篇章上传,方能获得片刻的安宁。

翌日醒来,新一轮的殚精竭虑又将开始。

长此以往,心力几近枯竭。

然而,一个叙事单元尚未完结,想到或有读者在屏幕的另一端静候,想到脑海中构思的图景尚未付诸笔端,便不忍暂歇。

“暂且搁笔,享受片刻的安逸可好?”

“你绝不可半途而废。”

两种念头在我内心反复辩论,不休不止。

每当我坐于电脑前,便必须摒弃前者,拥抱后者;

而当任务完成,前者便会如幽灵般重新抬头。

所幸,这一切如今都成了“过去式”。

随着第一百三十一章的落笔,第一卷的故事线终于闭合。

我可以心安理得地,享受几日应得的休憩了。

也正因此,一直无暇细读诸位的评论,今日终得此良机。

我将择取其中一些富有价值或代表性的问题,尝试给出一个相对周全的解答。

这既是回应,亦是我个人创作理念的一次梳理。

---

关于创作

问:你是一位初涉文坛的新人吗?

答:并非如此。只是初次尝试网络文学这一独特的载体。

过往的写作经验,主要集中于结构更为精悍的短篇小说。

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何在部分读者看来,故事的衔接处尚存一丝斧凿之痕。

---

问:这部作品的创作初衷为何?

答:缘起于一位朋友偶然提及的灵感,最初不过是自娱自乐的笔墨游戏。

但在写作的进程中,一些更具价值的设想不期而至,于是,我决定将其作为一次严肃的思想实验来推进。

---

问:我们应当如何为这部作品归类?

答: 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或许并不完全属于网络文学的范畴。

我更愿意将其定义为:

一部以类型文学为骨架,承载思想实验之血肉的小说。

为顾及网络平台的阅读习惯,我已有意削减了部分纯文学性的笔触与繁复的艺术性表达,力求使其更易于被大众所接受。

若完全释放我的个人语言风格,它或许会呈现出如下面貌:

“天花板上,那盏濒临报废的氙气灯明灭不定,其刺眼而无力的光线,将斗室切割成无数破碎的光斑与暗影,一如溺水者绝望的呼救。

半开的窗牖,将夹杂着雨丝的冷风引入,在窗帘上晕开一片片如宿墨般深沉、如霉菌般阴湿的斑点。”

抑或是:

“灰黑的都市,仿若原野中伺机而动的苍狼,在身后天际线透出的曦光中昂起头颅。

那自远方传来的车流与海潮之声,沉闷地交织,宛如其捕猎前低沉的嘶吼;

而次第亮起的万家灯火,便是它竖起的、彰显进攻**的瞳孔。

我们走向它,亦如它走向我们,同时宣告着继往与开来,安息与死亡。”

不难想见,这种风格几乎无法与网络文学的节奏兼容。

---

问:为何选择第一人称的叙事视角?

答:此乃角色的内在逻辑所决定。

西拉斯·布莱克伍德,是一个在思维模式与行为逻辑上,与常人截然不同的存在。

第一人称,尤其是当它与“不可靠叙事”的手法相结合时,能最大限度地深入并展现其独特的心灵景观,即便这会以牺牲部分读者的代入感为代价。

此外,这也提供了一层叙事上的保护。

我可以借由西拉斯之口,提出一些颇具争议性乃至偏激的论断。

若在第三人称的叙事中呈现,这些观点极易被误读为作者本人的思想倾向。

---

问:为何借用dc世界观的角色,却更改其姓名并进行弱化处理?

答:dc世界观下的诸多角色,其形象与符号意义具有强烈的“美国性”,非常适合嵌入本作的叙事框架。

至于更名与削弱,其目的有二。

其一,是提醒读者,本作并非发生在任何既有的dc宇宙,而是一个与之相似却又截然不同的平行时空。

这既是为了规避潜在的版权风险,也是一种创作上的自觉。

我曾查阅资料,发现dc官方自身的设定亦常有矛盾之处,平行宇宙的解释俯拾即是,这给予了我创作的自由。

其二,也是更核心的一点,此举是为了强调故事的内核:即便存在超自然元素,这依然是一个关于“人”的故事,而非“神”的史诗。

若将一个全盛时期的超人置入此间,故事赖以维系的逻辑基石将瞬间崩塌。

---

问:我们是否有机会看到西拉斯与小丑这类经典反派的对决?以说服的形式。

答:这是一个极具启发性的问题,值得深入探讨。

但很遗憾,无论从哪个层面看,我都难以安排这样的情节。

首先,我们需要定义“反派”。

在本卷后半段后,西拉斯已然成为一个末世敌基督式的角色,一个“大罪人”(the man of Sin)。

相较之下,其他的反派角色,更像是“盗匪”或“蟊贼”。

当权力天平发生如此巨大的倾斜后,他们之间除了纯粹的物理对抗(如刺杀),已不存在对等博弈的可能。

其次,说服与转化,对真正的“大恶人”是无效的。

普通反派的特质,往往源于一种“不完整的哲学”,一种“求而不得”,最终诉诸于恶,如伊莱亚斯。

而小丑这类角色,其特征在于拥有一种“完整的哲学”,一种纯粹的、以“反秩序”和“破坏”本身为终极目的的哲学。

对于前者,你可以通过补全其缺失的逻辑环,从而进行修正;

对于后者,则唯有暴力或其它强制手段能够奏效。

---

问:关于未来的规划,可否透露一二?比如卷数与结局。

答: 规划为三卷。

第一卷,《瞧,那个人》(Ecce homo)。

第二卷,《从企业到帝国》(de Societate ad Imperium)。

第三卷,《新世界》(Novus ordo Seclorum)。

至于具体情节与西拉斯的最终命运,请允许我暂且保密。

---

问:西拉斯与伊莎贝拉之间,是否存在传统意义上的感情线?

以及,为何要为伊莎贝拉设定一个“不洁”的过往?

答: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转换视角,从角色的内在特质出发,而非作者个人的情感观或道德观。

以西拉斯迄今所展现的人格特质而言,我想答案已不言自明。

西拉斯“不在乎”

——无论是世俗意义上的爱情,还是所谓的纯洁。

---

问:故事中是否蕴含着对未来的预言?

答:包含了部分推演,但并非绝对的预言。

我在创作时,力图达到一种高度概括化的“超真实”(hyperreality),其中自然会涉及一些基于当下文明进程的合理推测。

但请务必将其视为一种可能的分支,而非唯一的未来图景。

---

再次感谢诸位的陪伴与支持。

第一卷的旅程至此告一段落,让我们在未来的篇章中,再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