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科技强军:开局点出战锤动力装甲 > 第110章 成功了!算出来了!

此刻,实验室内,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人都围在冯云凯的电脑前,连呼吸都忘了。

冯云凯的手指在键盘上微微颤抖,将最后一组实验数据,敲进了顾逸建立的那个庞大而复杂的数学模型中。

回车键。

被重重按下。

屏幕上,一行行代码飞速闪过,最终,在屏幕正中央,弹出了一个鲜红的计算结果。

x > 1。

模型中,“1”,这个数字,代表着可控核聚变所需的一亿度超导临界温度。

而现在,他们的结果,大于一。

死寂。

长达三秒的死寂之后,是山崩海啸般的狂喜。

“卧槽!!”

“成功了!算出来了!真的算出来了!”

“x值大于一!我们做到了!我们他妈的做到了!”

整个实验室瞬间被引爆。

几个年轻的研究员激动地拥抱在一起,又蹦又跳,吴浩青一个大男人,激动得眼眶血红,泪水夺眶而出。

“快!快去告诉老大!”

冯云凯一把推开身边的人,踉踉跄跄地朝着门外冲去。

一群人,浩浩荡荡,像打了胜仗的军队,冲向训练场。

顾逸刚刚结束上午的训练。

他赤着上身,浑身蒸腾着白色的热气,汗珠正顺着刀削斧凿般的肌肉线条缓缓滑落。

他接过毛巾,正擦着汗,就看到冯云凯带着一群“野人”,朝他狂奔而来。

“老大!老大!算出来了!”

冯云凯上气不接下气地嘶吼着,脸上是汗水与泪水混杂的狂喜。

顾逸擦汗的动作,停顿了一瞬。

他的眼神,瞬间变得锐利。

他平静地听完了冯云凯颠三倒四的汇报,脸上没有众人预想中的任何一丝喜悦。

他只是点了点头。

那神情,仿佛在说,这件事本该如此。

“很好。”

顾逸的目光扫过一张张因为激动而涨红的脸,平静地指出了下一个,也是更严峻的难题。

“现在,我们需要解决碳基材料如何制备成导线的问题。”

他伸出三根手指,不容置喙。

“我给你们三天时间,完成导线的生产和集束线圈的制备。”

说完,他把毛巾往肩膀上一搭,转身,走向院领导办公室的方向。

只留给众人一个挺拔而又充满压迫感的背影。

“我去找领导聊聊。”

院领导办公室的红木大门,被顾逸一把推开。

“报告!”

洪亮的声音如平地惊雷,让正在批阅文件的院领导手腕一振,笔尖在文件上划开一道刺眼的墨痕。

他抬起头,看到门口那个还穿着湿透训练背心,浑身蒸腾着灼热白气的高大身影,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你小子,就不能换身干衣服再过来?”

“事态紧急。”

顾逸大步走到办公桌前,没有半点客气,径直拉开椅子坐下,汗水顺着他棱角分明的下颌滴落在地。

他的目光直视领导,开门见山。

“领导,我需要借用‘东方’灵枢装置。”

院领导端茶杯的动作僵在半空。

杯中的热气氤氲,他的眼神却在一瞬间冷却下来,脸上那点无奈的表情褪得一干二净,只剩下钢铁般的凝重。

“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

“东方”灵枢装置,代号EASt。

龙国倾尽国力自主研发的第四代可控核聚变实验装置,是真正意义上的国之重器。

“我当然知道。”

顾逸的表情没有丝毫波澜,那双眼睛沉静得像一潭深不见底的寒潭。

“超导材料的理论计算已经完成,x值大于一。”

“理论上,它可以在常压下,承受一亿度以上的超导临界温度。”

“现在,我们需要一个地方,来证明这个理论。”

院领导没有说话。

他死死盯着顾逸的眼睛,那目光仿佛要穿透瞳孔,看清他灵魂深处的每一丝想法。

可那双眼睛里,只有山岳般的沉稳与不容置疑的笃定。

良久,他收回目光,拿起桌上那部鲜红色的电话,拨下一个号码。

电话接通的瞬间,他整个人的气场陡然一变,腰杆挺得像一杆标枪。

“我是龙箭甲研究院,给我接总装。”

十几分钟后,院领导挂断电话,胸口有了个肉眼可见的起伏。

他看向顾逸,眼神里混杂着期许、担忧和一丝被这年轻人逼出来的疯狂。

“三天后,西江群山基地。”

“总装的陈贵志中将,会亲自过去。”

“你小子,这次要是掉了链子,我扒了你的皮。”

顾逸站起身,身体绷直,对着院领导敬了一个无比标准的军礼。

“保证完成任务。”

……

与此同时,实验室里,狂喜过后的众人,被新的难题拽入了新一轮的疯狂。

如何将二维平面的石墨烯,制备成能够导电的三维导线?

“不行!物理挤压法完全破坏了石墨烯的晶格结构,超导特性断崖式下跌,跟普通碳粉没区别!”

吴浩青盯着显微镜下的惨状,烦躁地抓着自己本就稀疏的头发。

冯云凯双眼爬满了血丝,整个人如同钉在椅子上,死死盯着屏幕上不断旋转的原子结构模型。

“老大给的方向是‘堆叠’,不是‘揉捏’……”

“角度……一定是角度的问题……”

他嘴里念念有词,像一个走火入魔的信徒,在电脑上疯狂模拟着不同角度堆叠下,石墨烯晶格产生的细微变化。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

失败,失败,还是失败。

就在第二天凌晨,当所有人都已经麻木时,冯云凯鬼使神差地将一个被他之前否决过的,名为“魔角”的参数重新输入了模型。

这一次,他调整了一个微乎其微的堆叠偏移量。

嗡。

屏幕上,原本混乱的晶格结构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抚过,瞬间焕发出璀璨的光彩。

一种全新的、稳定的、兼具柔韧与超导特性的三维碳基结构,如同一件完美的艺术品,呈现在模型之中。

“成功了!”

冯云凯发出一声沙哑的嘶吼,猛地从椅子上弹射起来,因为用力过猛,椅子向后翻倒,发出一声巨响。

整个实验室死寂一秒,然后彻底沸腾。

有了精确的理论模型,后续的生产便水到渠成。

第三天下午。

一卷闪烁着深邃金属光泽的黑色导线,以及一个由它精密缠绕而成。

内部预留了液氦循环导管的集束线圈,被稳稳地安放在了实验台上。

五月二十六号。

西江,群山机场。

一架专机平稳降落,巨大的引擎声撕裂了山间的宁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