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我有吃瓜系统却要带反骨仔们西经 > 第138章 辽北粮仓铁岭

【系统地域提示:检测到 辽北粮仓铁岭 特色精怪 ——

二人转仙(等级:稀有):本体为百年戏台楹联,能化作穿红绿戏服的男女双生精怪,男身手持彩扇,女身腰系红绸,说话自带唱腔拖腔;习性每日寅时在戏台练嗓,用戏词与老艺人隔空对戏,喜收集褪色的戏服水袖;技能可将言语化作唱词押韵,彩扇开合能变出瓜果点心,红绸挥舞可编织幻境重现经典戏码,戏服上的亮片能发出舞台灯光。

黑土灵(等级:史诗):由辽河平原黑土凝聚而成,人身覆盖油亮黑泥,头顶长着株谷穗,说话时嘴角总沾着泥渣;习性春耕时在田垄间打滚,让黑土更疏松,秋收后会蜷缩成泥球休眠,每十年蜕一次泥壳;技能可徒手种出任何作物,黑泥能治愈跌打损伤,泥土捏成的小人能替人干活(但总偷喝米汤)。

玉米精(等级:常见):扎根玉米地,人身是黄澄澄的苞米杆,头顶结着饱满玉米棒,叶片化作的手臂上长着软毛;习性夏季灌浆时会在月光下转圈,用玉米粒敲击节奏,冬季脱粒后躲进粮仓;技能可操控玉米粒组成防御阵,玉米须能编织成韧性极强的绳索,煮熟的玉米粒能化作金色弹珠(打中人会发痒)。

提示:本地精怪忌干燥风箱,二人转仙遇之会嗓子沙哑,黑土灵接触后会干裂掉渣!】

唐笙刚踏上铁岭的黑土地,脚下就传来 “噗叽” 一声,黑泥顺着布鞋缝隙往里钻,带着股潮湿的泥土清香。还没等她站稳,就被一阵咿咿呀呀的唱腔惊到 —— 那声音时而高亢如裂帛,时而婉转似流莺,裹着玉米地的甜香飘过来。抬头看见村口老戏台的楹联突然发光,红底金字的 “生旦净末丑” 字样顺着柱身流淌,化作两个穿戏服的精怪。

男仙的绿袍上绣着金线玉米图案,每颗玉米粒都缀着细小的亮片,扇子一摇就变出串冻梨,冰碴子落在地上还冒着白气;女仙的红裙缀着菱形亮片,转个圈就抖落满地瓜子,有颗正好弹在唐笙鞋上,她弯腰去捡,却听见对方带着浓浓的转音唱道:“客官留步!刚开嗓就遇着生面孔,这不是缘分么?” 男仙立刻接腔,扇子在掌心敲出节奏:“要听《大观灯》还是《回杯记》?保准唱得你忘了归途!”

孙悟空蹲在玉米地啃烤苞米,金黄的玉米粒粘得满胡子都是,连尾巴尖都沾着两粒。他正用猴毛蹭嘴角的浆汁,突然脚下的土地隆起个黑泥包,“咕嘟” 冒了个泡。钻出个浑身油亮的精怪,头顶谷穗还在滴水珠,说话时泥渣掉在地上,立刻长出三棵碧绿的玉米苗:“要尝新磨的玉米碴不?” 他从怀里掏出个黑陶碗,里面的碴子粥冒着热气,金黄的米粒在汤里翻滚,“去年有个唱二人转的老艺人,就着这粥唱了三天三夜,嗓子都没哑!最后还把他的铜烟袋留给我当谢礼呢。”

悟空接过陶碗凑到鼻尖闻了闻,突然 “嗷” 一声跳起来 —— 原来黑土灵的泥手刚摸过锅底灰,把他的猴毛蹭成了灰黑色。“你这黑泥鳅!” 悟空举着陶碗就要扣过去,却见黑土灵 “扑通” 跪在地上,谷穗都耷拉到地上:“大圣息怒!我这就用黑泥给您染发,保证比您原来的金毛还亮!” 说着就往自己身上抓了把泥,吓得悟空赶紧蹦到玉米垛上。

哪吒正用火尖枪挑着个玉米棒把玩,枪尖火苗把玉米粒烤得噼啪响,焦香混着甜气飘出老远。戏台方向突然飞来条红绸,像长了眼睛似的缠住枪尖往回拽,力道竟让他踉跄了两步。女仙踩着碎步追过来,绿袍男仙在后面喊:“莫烧苞米!那是玉米精的娃!” 果然见玉米地深处站起个黄衣精怪,头顶玉米棒缺了个角,露出里面嫩黄的玉米粒,正举着叶片手臂哭唧唧,掉在地上的玉米粒都在发抖,有颗还滚到哪吒脚边,像是在求情。

“哭什么哭?” 哪吒撇撇嘴收了火尖枪,却见玉米精突然不哭了,举着缺角的玉米棒往他手里塞。男仙在一旁笑道:“这是给您赔罪呢!他的娃昨天偷啃了您的枪穗,现在特意送个甜玉米赔不是。” 哪吒刚要接,那玉米棒突然 “咔嚓” 裂开,蹦出个指甲盖大的小玉米精,抱着他的手指啃起来,逗得唐笙忍不住笑出声。

【吃瓜系统提示:检测到本地名产 “铁岭玉米” 互动任务 ——

协助二人转仙收集三种唱腔(喜腔、悲腔、骂腔),可解锁 “戏台糖人” 秘方;

帮黑土灵寻找埋在地下的古犁铧,能获得 “千年黑泥”,敷面后可变换脸型(维持三刻钟);

与玉米精比赛剥玉米粒,赢者可得到 “粮仓藏宝图”,标注着最甜的黏玉米位置。

隐藏任务:在铁岭开设 “吃瓜茶馆” 分馆,需用二人转仙的戏服做门帘(招客)、黑土灵的黑泥糊墙壁(保温)、玉米精的苞米叶编屋顶(隔热),可吸引会唱小调的 “蝈蝈精” 夜间驻唱。】

男仙突然拽着唐笙往戏台后跑,绿袍下摆扫过的地方长出串串红辣椒,个个都像小灯笼似的晃悠:“带你看‘月夜对戏’!这可是只有中秋才有的热闹!” 戏台后的空地上,果然摆满了各家粮仓搬来的长凳,黑土灵们扛着酒坛排排坐,酒液晃出坛口,在地上汇成小小的溪流;玉米精们举着苞米棒当荧光棒,棒尖的玉米粒还在发光。

女仙正踩着跷板练劈叉,红绸甩出个圈,圈里突然落下个穿马褂的泥人 —— 竟是黑土灵捏的幻影,一开口就逗得满场玉米叶乱颤:“我叫白云,这是我老伴黑土!” 旁边立刻蹦出个矮胖泥人接话,逗得唐笙直拍大腿。黑土灵在一旁得意地抹胡子,泥渣掉在地上长出片高粱苗:“咋样?我捏的像不?去年老艺人看了,当场就教我唱《不差钱》!”

黑土灵抱着酒坛凑过来,酒液洒在地上,长出片微型玉米地,每棵苗上都结着指甲盖大的玉米棒:“你啃的苞米是我喂大的!” 他用泥手在地上画出灌溉渠,水流沿着纹路淌出,“要先埋三年陈的黑泥当底肥,这里头得掺着辽河的淤泥,再引来活水,最后等白露那天的霜一杀,玉米粒能甜掉牙……” 话没说完就被女仙的红绸勒住嘴,男仙扇子敲着他的脑袋:“别剧透!去年就因你这话,玉米精们集体绝食三天,说要留着甜给客人尝!” 果然见后排的玉米精们都噘着嘴,头顶的玉米棒都转向另一边,像是在闹脾气。

玉米精这时用玉米须勾来片叶子,上面用玉米粒拼出 “建馆” 二字,黄澄澄的格外显眼,边缘还摆着两颗红辣椒当标点。唐笙刚点头,男仙就跳上桌子,绿袍下摆扫落一堆瓜子:“得盖成戏台模样!门楣要挂‘吃瓜听戏’匾!” 女仙拽着红绸往空中抛,绸带化作茶馆轮廓,亮片在阳光下闪成星:“后台要留化妆镜!我新学的《大观灯》还没处亮呢!” 黑土灵往轮廓里填黑泥,边填边嘟囔:“墙角得留个洞,我藏的酒坛子要通风…… 上回藏的高粱酒闷坏了,心疼得我掉了三斤泥!”

动工那天热闹非凡。玉米精们排着队送苞米叶,叶片在空中自动编织成飞檐,每片叶尖都坠着颗玉米粒,风一吹叮咚响,像在奏乐。有个小玉米精太矮,举着叶子够不着房梁,急得直转圈,头顶的玉米棒都转成了螺旋形,最后还是孙悟空用金箍棒把它挑了上去。

黑土灵指挥着泥人搬砖,这些小家伙总偷偷往嘴里塞泥块,腮帮子鼓得像含着两颗枣。气得他用谷穗抽它们屁股,抽一下就长出个小蘑菇,不一会儿泥人们都顶着蘑菇帽干活,远远望去像片会移动的蘑菇田。有个泥人偷吃了二郎神的仙酒,醉得把砖块往自己脑袋上砌,引得哮天犬追着它咬尾巴。

二人转仙在房梁上挂戏服门帘,红的绿的飘成波浪,路过的麻雀都忍不住钻进去变戏法 —— 有只麻雀叼走了女仙的亮片,结果飞得太急撞在玉米精身上,吓得把亮片吞了下去,现在每次飞起来都闪着红光,成了村里的 “灯笼鸟”。

哪吒被派去画招牌,却跟女仙吵了起来 —— 他想用火尖枪写金字,说这样才够威风;女仙非要他用胭脂描,说火字太烈会烧了戏台。争执间红绸缠上火尖枪,竟烧出串火字 “吃瓜戏台”,亮得连三里地外的蝈蝈都蹦来围观,现在每天都有蝈蝈在招牌下开演唱会,唱的还是跑调的《西厢记》。

开业前一天,玉米精们在院里铺玉米粒,拼出 “恭喜发财” 四个大字,金黄的颗粒在阳光下闪得晃眼。有几只调皮的还往字里塞蚂蚱,吓得唐笙直跳脚 —— 她最怕这带腿的小虫子。黑土灵赶紧用黑泥把蚂蚱裹成泥球,说烤着吃最香,结果被玉米精们集体抗议,说蚂蚱是它们的朋友,最后只好把泥球埋进土里,现在那里长出丛会跳的狗尾草。

黑土灵用黑泥捏了十八个泥人,有敲锣的、有打鼓的,还有个举着玉米棒的 “孙悟空”,不仅穿着虎皮裙,连脸上的猴毛都用细草粘得栩栩如生。引得真悟空追着打,边打边喊:“你这假货!敢偷俺老孙的模样!” 两个 “孙悟空” 围着戏台转圈,看得众精怪拍着玉米叶叫好。

二人转仙在戏台排练新戏,把唐笙他们的故事编成《西天吃瓜记》。唱到孙悟空偷玉米时,男仙特意学悟空的语气:“俺老孙去也!” 结果跳得太急摔在泥地里,绿袍沾满黑泥,引得台下泥人全笑倒了,有个笑得太厉害,从中间裂成了两半,最后黑土灵只好用米汤把它粘起来。

开业当天,女仙的红绸在门口编了个拱门,上面缀着冻梨和糖葫芦,男仙站在门内唱喜腔,每唱一句就从扇子里掉出把瓜子,有把正好落在二郎神的天眼上,吓得他以为被暗器打中,差点放出哮天犬。黑土灵在门旁摆个泥缸,里面泡着黑泥面膜,说客人敷了能变戏里的模样,结果把二郎神的天眼敷成了三角眼,气得他追着泥人打,泥人们吓得钻进玉米地,结果长出片顶着三只眼的玉米。

玉米精搭的凉棚里,绿袍男仙正跟孙悟空抢最后一个烤玉米。“该放辣椒面!” 悟空举着油乎乎的爪子,玉米粒从指缝往下掉,“俺老孙在火焰山都这么吃!” 男仙用扇子拍开他的手,绿袍上的玉米图案都在抖动:“得蘸白糖!去年唱《西厢记》时,崔莺莺就这么吃!” 女仙突然甩红绸缠住两人手腕,红绸上的亮片闪得人睁不开眼:“都不对!要就着酸菜缸里的辣白菜!酸脆解腻,去年老艺人就着它吃了八个玉米!”

正闹着戏台突然震动,黑土灵大喊:“老艺人来了!” 只见个白胡子老头拄着拐杖走来,蓝布褂子上还沾着玉米叶,二人转仙立刻迎上去,红绸绿扇舞成花。老头一亮嗓子,满茶馆的玉米粒都跟着跳,泥人们敲起酒坛伴奏,连哪吒的火尖枪都在打拍子 —— 枪尖的火苗跟着节奏忽明忽暗,像个调皮的小火苗。

女仙趁机拽着唐笙换装,眨眼间把她变成个小花旦,凤冠霞帔上的亮片晃得人眼晕。引得悟空笑得前仰后合,差点把嘴里的玉米喷出来:“师父这模样,比白骨精俊多了!就是这走路姿势,像只刚学步的小鹅!” 唐笙被红绸缠得迈不开步,气得用扇子敲悟空的脑袋,结果扇子变出串冻梨,正好砸在他脸上。

【吃瓜系统提示:铁岭 “吃瓜茶馆” 分馆开业大吉,触发特殊事件 “戏台狂欢”——

二人转仙的 “戏法糖”:能嚼出不同唱腔的麦芽糖,含着说话会自动押韵;

黑土灵的 “泥浴盆”:泡过能获得黑土地气息,小动物见了会主动亲近;

玉米精的 “金粒雨”:抛洒的玉米粒能化作各种零食,今晚正下冻梨雨。

温馨提示:警惕二人转仙强迫客人对戏(跑调会被红绸绑在柱子上),黑土灵总往茶水里加泥块(说能补铁),玉米精会偷偷往客人兜里塞生玉米粒(以为人人都爱吃)。】

深夜收摊时,唐笙发现戏台柱上的楹联在发光。原来二人转仙把收集的唱腔注入其中,黑土灵的泥汁让字迹化作流动的唱谱,玉米精的金粒沿着谱线滚动,奏出《回杯记》的调子,连空气都跟着震颤。男仙正用扇子沾着月光改戏词,把 “唐伯虎点秋香” 改成 “唐师父啃玉米”,引得女仙用红绸勒他的脖子。

女仙在一旁缝补戏服,针脚里渗出的亮片落在地上,变成群跳二人转的小泥人,有个还学着悟空的样子抓耳挠腮,逗得唐笙直乐。“明天要下秋雨,” 黑土灵蜷缩成泥球,只露谷穗在外面,谷粒上还沾着酒渍,“正好给新种的玉米喂水,到时候请你们吃铁锅炖大鹅!我这黑泥炖出来的鹅,肉香能飘十里地!”

玉米精们钻进粮仓前,往唐笙兜里塞了把爆米花,说是梦里会甜。有个小玉米精太矮,塞完才发现塞的是哪吒的裤兜,吓得抱着爆米花就跑,结果把爆米花撒了一路,现在那条路上的蚂蚁都长得圆滚滚的。二人转仙最后锁门时,突然对着月亮唱了段《大观灯》,声音穿过玉米地,惊起满仓的蝈蝈跟着和,有只蝈蝈唱得太投入,从粮仓顶上掉了下来,正好掉进黑土灵的泥球里,现在每天都能听见泥球里传出跑调的唱腔。

孙悟空抱着酒坛躺在戏台顶,醉得把瓦片当成玉米啃,咔嚓声惊醒了戏台上的泥人,纷纷爬起来给他捶背,结果把他推得滚了下去,正好摔进黑土灵的泥浴盆里,第二天顶着一身黑泥出来,被玉米精当成黑土灵的亲戚,硬塞给他三穗玉米。

哪吒在一旁数玉米粒,说要攒够数串成金链子送给太乙真人。数着数着就打起了瞌睡,手里的玉米粒滚了一地,被夜游的田鼠搬回了洞,现在那窝田鼠天天啃玉米,连尾巴都变得金黄。唐笙望着满天星斗,听着远处黑土地发出的鼾声 —— 那是黑土灵们在泥里翻身的声音,突然明白铁岭的热闹里,藏着比戏台更绵长的滋味。

就像黑土灵说的,最好的玉米要经三季风雨,那些带着烟火气的欢笑,也得在岁月里慢慢熬,才能甜得入骨髓。

第二天清晨,赶早集的人看见茶馆门口,泥人们排着队扫戏台,有个还把扫帚当成了金箍棒耍;玉米精用叶片擦亮招牌,叶片上的露水在阳光下闪成彩虹;二人转仙正对着朝阳吊嗓子,红绸绿扇舞得比朝霞还艳。黑土地上的露珠里,映着个穿戏服的唐僧幻影,正被红绸缠着学劈叉,引得路过的老驴都打响鼻笑。泥人们见了赶紧围上去,有的拽红绸,有的垫泥块,忙得团团转,结果把幻影的戏服都扯掉了半边,露出里面僧袍的一角 —— 原来连露水都记得唐笙的本来模样。

戏台后的玉米地里突然传来 “咔嚓” 声,是那只偷喝仙酒的泥人醒了,正抱着根玉米啃得欢。它头顶的蘑菇帽沾着露水,啃玉米的样子像只胖乎乎的土拨鼠,逗得刚飞来的 “灯笼鸟” 落在它肩上,用亮片羽毛蹭它的泥脸。黑土灵的泥球在田埂上滚了滚,谷穗尖扫过泥人后背,像是在说 “快干活去”,泥人却把玉米棒往胳肢窝一夹,蹦蹦跳跳地追蝈蝈去了。

二郎神站在茶馆门口舒展筋骨,天眼上还沾着点黑泥,活像只没睡醒的猫头鹰。哮天犬叼来块玉米饼,饼上印着个歪歪扭扭的狗爪印 —— 准是玉米精们的恶作剧。他刚咬了一口,就见孙悟空顶着满身黑泥从泥浴盆里爬出来,金箍棒上还缠着片玉米叶,嘴里嘟囔着:“这黑泥比太上老君的炼丹炉还黏!” 话音未落就被玉米精们围住,举着玉米棒往他怀里塞,像是在给新认的 “黑亲戚” 送礼。

哪吒数玉米粒的小摊子前围了群小玉米精,个个举着自己的玉米棒比大小。有个头顶紫玉米的精怪最调皮,偷偷往哪吒的数粒筐里掺了颗鹅卵石,被发现后抱着他的小腿撒娇,叶片手臂上的软毛蹭得哪吒直痒痒,最后只好把鹅卵石当成 “金粒” 收进筐里。

唐笙坐在戏台边的长凳上,兜里的爆米花还带着余温。她望着远处黑土地上翻滚的晨雾,听着二人转仙的吊嗓子混着玉米叶的沙沙声,突然觉得这热闹里藏着种奇妙的温柔 —— 就像黑土灵的泥浴盆,看着粗糙却能暖透筋骨;又像玉米精的生玉米粒,带着点生涩的甜,嚼着嚼着就化在心里。

“唐师父要不要学《回杯记》?” 男仙突然摇着扇子走过来,绿袍上的泥渍已经变成了深色花纹,“我教你唱‘张庭秀回故里’,保证比念经好听!” 女仙跟着转圈,红绸甩出个漂亮的花结:“我教你甩绸子!学好了能把白骨精都绕晕!” 黑土灵从泥里探出半个脑袋,谷穗指着粮仓方向:“先吃个黏玉米垫垫肚!新煮的,甜得能粘住牙!”

孙悟空突然从玉米垛上蹦下来,手里举着个啃剩的玉米芯:“俺老孙也要学!学会了去天庭唱给玉帝听,准把他的龙椅笑塌了!” 哪吒举着火尖枪附和:“算我一个!我用火尖枪打拍子,保准比戏台的锣鼓还响!”

晨光穿过戏台的雕花窗棂,在地上投下细碎的光斑。泥人们扛着扫帚跳二人转,玉米精们举着玉米棒伴舞,“灯笼鸟” 的亮片在人群中飞掠,像流动的星星。唐笙突然明白,铁岭的戏台从不止于方寸之间 —— 它在黑土灵翻滚的泥浪里,在玉米精滴落的甜浆里,在每个为欢笑而颤动的晨光里。

当第一缕阳光爬上 “吃瓜戏台” 的匾额,冻梨串上的冰碴开始融化,滴在黑土地上发出 “嗒嗒” 声,像在为这场永不落幕的好戏打节拍。新的一天,铁岭的故事又在唱腔与欢笑中,慢慢熬成了最香甜的滋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