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总裁豪门 > 爹娘,你们的挂件是满级大佬 > 第28章 深宫迷雾,步步惊心

那扇象征着天家威严与无数隐秘的朱红宫门,在萧绝身后缓缓合拢,发出沉重而沉闷的巨响,彻底隔绝了外界的一切声息,也仿佛将他刚刚于院中艰难重建起来的那点暖意与生机,无情地斩断。门内,是另一个世界——一个被高耸宫墙切割成无数方格子、弥漫着浓郁汤药苦涩气味与无形权力硝烟的、冰冷而肃杀的世界。

前来“迎接”他的,除了那名宣旨的内侍,还有一队约二十人的宫廷侍卫。这些侍卫眼神锐利,步伐沉稳,气息内敛,显然都是百里挑一的好手,与其说是护卫,不如说是监视。他们沉默地分列两侧,将萧绝与他仅被允许带入宫的一名贴身护卫(由张诚精心挑选的心腹)隐隐围在中间,形成了一种不容置疑的押送姿态。

通往内宫的道路漫长而曲折,脚下的金砖铺就得平整光滑,却冰冷彻骨。萧绝手中的包铜木杖每一次落下,都发出清晰而孤独的“笃笃”声,在这寂静得过分的宫道间回荡,显得格外刺耳。他走得很慢,每一步都需调动全身的力量去维持平衡,额角因持续的用力而渗出细密的冷汗,在冬日凛冽的空气中迅速变得冰凉。那副“百炼钢”支架在衣袍下发出极轻微的金属摩擦声,如同他内心无声的咆哮与抗争。

领路的内侍似乎刻意放慢了脚步,那双细长的眼睛里,时不时掠过一丝难以捉摸的打量,像是在评估这位传闻中已然残废、如今却又被突然召入宫的世子爷,究竟还剩下几分成色。沿途遇到的宫女太监,无不远远便垂首躬身退至道旁,连大气都不敢喘,只能用眼角的余光,偷偷瞥一眼这个拄着杖、在宫廷侍卫“簇拥”下艰难前行的、曾经名动京城的少年战神,目光中混杂着好奇、怜悯、或许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敬畏。

萧绝对这一切视若无睹。他的全部精神,都用于对抗双腿传来的、因长时间行走而加剧的、如同潮水般阵阵涌来的酸痛与疲惫,更用于如同最精密的雷达般,感知、分析着周遭的一切信息——宫殿的布局、侍卫的布防、往来人员的身份与神色、空气中那越来越浓重的、仿佛渗透了每一寸砖石的药味之下,是否还隐藏着别的什么……比如,杀机。

他没有直接前往皇帝所在的养心殿,而是被引到了一处离养心殿不远、名为“芷萝斋”的僻静宫苑。这里陈设简单,甚至有些陈旧,显然久未有人居住,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灰尘气息。

“世子爷一路辛苦,暂且在此歇息。”那内侍皮笑肉不笑地说道,“陛下龙体尚未苏醒,太医们正在全力诊治。贤亲王殿下吩咐了,待陛下醒转,自会召见世子。在此期间,就请世子安心在此‘侍疾’,一应饮食起居,自有宫人照料。若无要事,还是莫要随意走动为好,以免冲撞了圣驾,或是……惊扰了宫中的贵人。”

这番话,软中带硬,名为安置,实为软禁。将他置于这僻静之处,切断与外界的联系,一切行动皆在监视之下。

萧绝面无表情,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仿佛对此早已预料。他在那名心腹护卫的搀扶下,于一张铺着厚垫的酸枝木椅上坐下,将木杖置于手边,这才抬眼看向那内侍:“有劳公公。不知陛下病情究竟如何?是何症候?由哪位太医主治?”

那内侍眼神闪烁了一下,干笑两声:“哎呦,世子爷,这太医们的事儿,咱家一个奴才哪里懂得?只听说是积劳成疾,风寒入里,邪气壅塞,凶险得很哪!主治的是刘院判和陈太医(此为贤亲王新提拔上来的心腹),都是医术高超的国手,世子爷放宽心便是。”他避重就轻,显然不愿多谈。

萧绝不再多问,挥了挥手示意他退下。那内侍躬身行了一礼,带着侍卫退到了宫苑门外,只留下两名看似低眉顺眼、实则耳聪目明的小太监在院内“伺候”。

宫门被轻轻掩上,芷萝斋内顿时陷入一片令人窒息的寂静。只有炭盆中银霜炭偶尔爆开的轻微噼啪声,以及萧绝因疲惫而略显沉重的呼吸声。

“世子,您的腿……”心腹护卫低声关切道,目光落在萧绝那即便隔着衣袍也能看出些微颤抖的双腿上。

“无妨。”萧绝闭上眼,靠在椅背上,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还撑得住。”他需要时间,来恢复体力,更需要时间,来理清这团笼罩在皇宫上空的迷雾。

皇帝究竟是自然病重,还是……遭了暗算?贤亲王将他拘在此处,意欲何为?是真的怕他趁机生事,还是想将他作为筹码,亦或是……等待合适的时机,将他这个名正言顺的继承人一并除去?三皇子在这其中,又扮演了什么角色?他那个系统残存的“女主”柳芊芊虽已下狱等死,但她的影响,是否还在暗中发酵?

无数疑问如同乱麻,缠绕在心头。但他知道,越是这种时候,越需要冷静。他必须利用这被软禁的时间,尽可能地收集信息,判断形势。

接下来的两日,萧绝便在这芷萝斋中“安心静养”。他表现得极为配合,按时用膳服药(所有入口之物,皆由那名精通药理的护卫暗中检验),大部分时间都靠在椅中闭目养神,或是倚在窗边,望着院内那几株枯败的藤萝,沉默不语,仿佛真的只是一个忧心君父病情、却又无能为力的孝子贤侄。

然而,暗地里,他的感官被提升到了极致。他留意着每日送饭太监更换的频率与神色,分辨着远处养心殿方向传来的、若有若无的脚步声与话语声的细微差别,甚至通过窗户开合的角度,默默记下了宫苑外侍卫巡逻交接的时间与规律。他也在不动声色地,试探着那两名“伺候”小太监的底线,偶尔会问起一些无关紧要的、关于宫中旧例或是太后娘娘(皇帝生母,近年潜心礼佛,不大过问世事)凤体是否安康的话题。

从那些闪烁其词、或是刻意回避的回答中,他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些关键信息:太后似乎对皇帝的病情极为忧心,曾亲自去养心殿探视过,并与贤亲王有过一番不甚愉快的交谈;宫中守卫确实比以往森严了数倍,尤其是通往养心殿和几位核心内阁大臣办公区域的路径;还有,他似乎隐约听到过一两次,有压低的、带着北境口音的交谈声,在夜深人静时,于宫墙之外极远处掠过。

这一切,都印证了他之前的猜测。这皇宫,已然成了一个巨大的、危机四伏的囚笼和战场。

直到第三日黄昏,一个意想不到的转机,悄然降临。

一名穿着体面、气质沉稳的老嬷嬷,在一名小宫女的陪同下,来到了芷萝斋。她并未通过门外看守的侍卫通传,而是直接亮出了一面刻有凤纹的令牌,侍卫见状,立刻躬身退开,不敢阻拦。

“老奴奉太后娘娘懿旨,前来探望世子爷。”老嬷嬷声音平和,目光却如同古井,深不见底,在萧绝身上仔细打量了一番,尤其是在他手边的木杖和虽极力掩饰却依旧能看出的、行动不便的双腿上停留了片刻,眼中掠过一丝极淡的、难以言喻的情绪。

太后的人!萧绝心中一动,立刻在护卫的搀扶下,欲起身行礼。

“世子爷有恙在身,不必多礼。”老嬷嬷虚扶了一下,语气依旧平和,“太后娘娘听闻世子入宫侍疾,心中挂念。娘娘说,陛下乃国之根本,世子亦是萧氏血脉,于情于理,都该来这一趟。只是如今宫中事务繁杂,人多眼杂,世子还需……多多保重自身。”

她的话语看似寻常的关怀,但“人多眼杂”、“保重自身”这几个字,却刻意放缓了语速,带着一种意味深长的提醒。

“多谢太后娘娘挂怀,臣感激不尽。”萧绝垂眸,恭敬回应,“臣定当谨守本分,静候陛下苏醒。”

老嬷嬷点了点头,目光似是不经意地扫过屋内陈设,又道:“太后娘娘近日心绪不宁,常在佛前为陛下祈福。听闻世子膝下有一位小郡主,聪慧伶俐,颇有福缘?娘娘倒是想见一见,沾沾孩童的纯真喜气,或许能宽慰些许。”

想见晓晓?萧绝的心猛地一沉!太后此举是何意?是真的只是想见见孩子,还是……想将晓晓也引入这龙潭虎穴,作为拿捏他的另一个筹码?他绝不能让晓晓涉险!

“小女年幼顽劣,且近日偶感风寒,实在不敢惊扰太后娘娘凤驾。”萧绝语气恳切,带着恰到好处的为难,“待她病愈,臣再亲自带她入宫,向太后娘娘请安。”

老嬷嬷深深地看了萧绝一眼,似乎看穿了他的推脱,却并未点破,只是淡淡一笑:“既如此,便罢了。世子好生歇着吧,老奴告退。”

她来得突然,去得也干脆。留下萧绝独自坐在椅中,掌心因为方才的紧张而微微沁出冷汗。

太后突然插手,局面变得更加复杂了。她似乎对贤亲王并非完全信任,甚至可能掌握了一些不为人知的内情。她想见晓晓,是单纯的喜爱,还是另有所图?这皇宫里的水,比他想象的还要深。

夜幕缓缓降临,芷萝斋内没有点灯,陷入一片昏暗。萧绝依旧保持着那个倚窗的姿势,如同蛰伏在黑暗中的猎豹,只有那双在夜色中依然锐利的眼眸,反射着窗外远处宫灯零星的光芒。

他知道,这短暂的平静即将结束。皇帝的病情,贤亲王的布局,太后的态度,三皇子的沉默……所有这些因素,都如同被压缩到极致的弹簧,只等待一个契机,便会轰然爆发。

而他,必须在这个契机到来之前,找到破局的关键。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那个已经被体温焐热的、女儿亲手编织的“福福结”,仿佛能从那粗糙的绒线中,汲取到支撑他走下去的力量与勇气。

深宫迷雾,步步惊心。但他已无路可退。为了活着走出这里,为了回到那方有着温暖灯火和妻女期盼的小院,他必须在这权力的漩涡中,搏出一线生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