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兵王传奇英雄 > 第71章 梅骨映锋守北境

兵王传奇英雄 第71章 梅骨映锋守北境

作者:阳光灿烂的时光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8 23:05:28

第七十一章: 梅骨映锋守北境

寒川关的雪,是比北境最烈的风更懂岁月的。从日头西斜时开始飘洒,起初是零星几点,像上天不慎抖落的碎玉,落在夯土城墙上转瞬即化,只留下一道浅浅的湿痕;待暮色漫过关外的戈壁,雪絮便成团成团涌来,裹着呼啸的风撞在箭楼上,发出“簌簌”的轻响,倒比白日里巡城的甲叶声更显温柔。

萧彻站在总兵府的回廊下,玄色劲装外罩着件素白狐裘,指尖夹着枚刚打磨好的铁箭。箭头是寒铁铸就,经他亲手开刃,在廊下灯笼的光里泛着冷冽的光,却被他指腹的温度焐得没了那般刺骨。他抬眼望向院中的梅林,雪落得密了,枝头那点朱砂红被衬得愈发夺目——这梅林是苏雪三年前亲手种的,彼时寒川关刚熬过一场惨烈的战事,城墙上的血污还没彻底洗去,她便从江南捎来梅苗,说“北境的风太硬,得有些能扛的东西陪着”。

“又在看你的箭?”

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暖炉的温度。萧彻回头时,苏雪已走近,身上穿着件月白锦缎棉裙,外披一件银灰貂绒披风,手里端着个描金暖炉,炉上搁着盏刚沏好的雨前龙井。她将暖炉递到他手边,指尖不经意触到他的手背,轻声道:“雪下这么大,关外的巡防都安排妥当了?”

“嗯,让赵虎带三队人轮岗,每半个时辰报次平安。”萧彻接过暖炉,指尖的凉意瞬间被驱散,他看着苏雪鬓边沾着的雪粒,伸手替她拂去,“怎么不在屋里待着?外面风大。”

苏雪笑了笑,目光落在院中的梅林上。雪还在落,梅枝被雪压得微微弯曲,却没一根折断的,枝头的梅花反倒开得更盛,花瓣上积着薄雪,像裹了层冰晶的火。“屋里太闷,出来看看梅。”她顿了顿,转头看向萧彻,眼底映着灯笼的光,“你还记得三年前我们刚到寒川关时吗?那时候这院里还是片荒地,你在城墙上守了三天三夜,回来时浑身是雪,连眉毛都冻白了。”

萧彻当然记得。那是他离开京城禁军、主动请缨来寒川关的第一年,北境的蛮族部落联合犯境,三十万铁骑压境,寒川关成了北境唯一的屏障。他带着五千守军死守,城墙上的箭射光了,就用刀砍;刀卷了刃,就用拳头砸;苏雪则在城内组织妇孺熬药、修补甲胄,甚至在蛮族爬上城墙时,拿起他的佩剑斩杀了两个敌兵。那一战,寒川关下埋了三万蛮族兵卒,他的左臂也被蛮族首领的弯刀砍伤,留下一道深可见骨的疤。

“怎么突然想起这个?”萧彻握住苏雪的手,她的手总是暖的,即使在这样的寒冬里,也像揣着团小火。

“方才去给城楼上的弟兄送姜汤,听见两个小兵在说,这寒川关的雪一年比一年大,可日子却一年比一年安稳。”苏雪靠在他肩上,声音轻轻的,“他们说,是因为有你在。”

萧彻失笑,指尖摩挲着她的手背:“不是我,是咱们所有人。没有赵虎他们浴血奋战,没有你安抚百姓、筹备粮草,我一个人守不住这关。”

他说的是实话。三年前他初到寒川关时,这里还是座破败的孤城,守军士气低迷,百姓流离失所。是苏雪带着人开垦荒地、种植粮谷,又从江南引来织户,让百姓有饭吃、有衣穿;是她在守军想家时,组织家书传递,让远在千里之外的亲人能收到平安信;也是她在他因战事失利而自责时,陪在他身边,说“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人在,寒川关就在”。

正说着,院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伴随着甲叶碰撞的脆响。萧彻瞬间绷紧了神经,手下意识按在腰间的佩剑上——寒川关的夜向来宁静,这般急促的脚步声,定是出了变故。

“将军!”

赵虎的声音隔着风雪传来,带着几分急切。萧彻抬眼望去,只见赵虎穿着一身厚重的铠甲,肩上落满了雪,快步从回廊尽头跑来,单膝跪地:“将军,关外三十里处发现不明踪迹的骑兵,约莫有五百人,正朝着寒川关的方向移动!”

萧彻的眼神瞬间冷了下来。寒川关与北境蛮族部落已休战两年,去年还签订了互不侵犯的盟约,此刻突然出现不明骑兵,绝非好事。他松开苏雪的手,将暖炉递还给她,沉声道:“备马,传我命令,让一营、二营将士即刻集结,随我出关探查。”

“是!”赵虎起身,正要转身离去,却被苏雪叫住。

“赵校尉,”苏雪走上前,将暖炉里的姜汤倒了一碗,递到赵虎面前,“先喝碗姜汤暖暖身子,再去传令。关外雪大,将士们集结也需要时间,不差这片刻。”

赵虎愣了愣,随即双手接过碗,仰头一饮而尽。姜汤滚烫,顺着喉咙滑下去,瞬间驱散了身上的寒意。他抹了把嘴,朝苏雪抱拳道:“多谢夫人!”

待赵虎离去,萧彻看着苏雪,眼底带着几分担忧:“我走后,你待在府里,不要出去。若有任何变故,让护卫带你从密道去城内的暗堡。”

苏雪点了点头,却伸手拉住他的衣袖,从怀中取出一枚玉佩——那是枚暖玉,雕着一朵盛放的梅花,是她去年生辰时,萧彻亲手为她雕的。“把这个带上。”她将玉佩塞进萧彻的手心,“暖玉能驱寒,也能……让我安心。”

萧彻握紧玉佩,暖玉的温度透过掌心传来,让他原本紧绷的心弦稍稍放松。他俯身,在苏雪的额间印下一个轻吻,声音低沉而坚定:“等着我,我很快就回来。”

说完,他转身大步离去,玄色的身影很快消失在风雪中。苏雪站在回廊下,看着他的背影,直到再也看不见,才转身回到屋内。屋内的炭火烧得正旺,她走到桌前,铺开一张宣纸,拿起笔——她要写一封信,若是萧彻遇到危险,这封信便会送到京城,请求朝廷派兵支援。

而此时的萧彻,已骑上了他的战马“踏雪”。踏雪是匹神骏的白马,通人性,三年前的那场战事里,曾载着他冲出蛮族的包围圈。此刻它似乎也感受到了紧张的气氛,喷着白气,蹄子在雪地上轻轻刨着。

“将军!”

一营、二营的将士已集结完毕,两千人的队伍整齐地站在城门前,铠甲上落满了雪,却没有一个人动一下。萧彻勒住马缰,目光扫过眼前的将士,沉声道:“关外发现不明骑兵,不知是敌是友。此次出关,只探查,不主动出击。若遇敌人,以自保为主,待查明情况后再做打算。都听明白了吗?”

“明白!”

两千人的声音整齐划一,震得头顶的雪簌簌落下。萧彻满意地点点头,抬手一挥:“开门,出发!”

沉重的城门缓缓打开,“嘎吱”的声响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萧彻一夹马腹,踏雪发出一声长嘶,率先冲了出去,身后的将士们紧随其后,马蹄踏在雪地上,留下一串串深深的脚印,很快又被飘落的大雪覆盖。

关外的雪比关内更大,风也更烈,刮在脸上像刀割一样。萧彻眯着眼,目光锐利地扫视着前方的戈壁。雪夜里能见度极低,只能隐约看到远处的轮廓,他取出腰间的望远镜——这是苏雪托人从西域买来的,能看清十里外的景物。

“将军,前面好像有动静!”

身旁的副将李忠突然喊道。萧彻举起望远镜,朝着李忠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十里外的雪地上,有一队黑影正在快速移动,看规模约莫有五百人,每人都骑着马,速度极快,似乎在朝着寒川关的方向疾驰。

“放慢速度,小心戒备。”萧彻沉声道,同时拔出腰间的佩剑。剑身是寒铁所铸,在雪夜里泛着冷光,剑身上刻着两个字——“守疆”。这是他父亲临终前给他的剑,他父亲曾是镇守北境的将军,三十年前战死在寒川关下。

队伍缓缓前进,距离那队黑影越来越近。萧彻能看清他们的穿着——不是蛮族的皮甲,也不是朝廷的军装,而是一身黑色的劲装,脸上蒙着黑布,只露出一双眼睛。他们的马蹄声很轻,显然是经过专门训练的,不像是普通的骑兵。

“来者何人?为何深夜靠近寒川关?”萧彻勒住马缰,高声喝道。他的声音带着内力,穿透风雪,传到对方的耳中。

那队黑影停下脚步,为首的一人催马上前,隔着约莫五十步的距离停下。他抬起头,露出一双冰冷的眼睛,声音沙哑:“萧彻?”

萧彻皱了皱眉,这声音有些熟悉,却又想不起来在哪里听过。“你认识我?”

“哼,当年在京城,你坏了我不少好事,我怎么会不认识你?”为首的黑影冷笑一声,突然扯下脸上的黑布。萧彻瞳孔骤缩——那张脸他记得,是前几年被朝廷通缉的叛将林坤!

林坤原是京城禁军的副将,三年前因勾结蛮族、出卖军情,被朝廷下令通缉,此后便销声匿迹,没想到竟会出现在这里。

“林坤?你竟敢勾结外敌,深夜犯我寒川关!”萧彻怒喝一声,身上的气势瞬间爆发。他身后的将士们也都握紧了武器,眼神警惕地盯着对面的黑影。

林坤却不以为意,哈哈大笑起来:“犯你寒川关?萧彻,你太天真了。今日我来,是要取你的狗命,然后占领寒川关,打开北境的大门,让蛮族的铁骑踏平中原!”

“你痴心妄想!”萧彻怒喝,一夹马腹,就要冲上去。

“将军,小心有诈!”李忠急忙拉住他的马缰,“他们只有五百人,却敢主动挑衅,定有埋伏!”

萧彻冷静下来,他知道李忠说得对。林坤向来狡猾,绝不会只带五百人来送死。他环顾四周,目光落在远处的山坡上——那里的雪似乎比其他地方更厚,而且隐约能看到一些黑影在蠕动。

“果然有埋伏。”萧彻冷笑一声,对身后的将士们道,“一营向左,二营向右,绕到他们的两侧,注意防范山坡上的伏兵。李忠,你带五十人,去探查山坡上的情况,若有伏兵,即刻汇报!”

“是!”李忠领命,带着五十人朝着山坡的方向疾驰而去。

林坤见萧彻识破了他的埋伏,脸色变得难看:“萧彻,没想到你这么快就识破了我的计谋。不过没关系,今日你插翅难飞!”他抬手一挥,“杀!”

身后的黑影们瞬间冲了上来,他们的刀法狠辣,招招致命,显然是经过精心训练的死士。萧彻也不示弱,催马上前,佩剑一挥,便斩杀了冲在最前面的一个死士。鲜血溅在雪地上,瞬间被大雪覆盖,只留下一道淡淡的红色痕迹。

战场上顿时响起了兵器碰撞的脆响、战马的嘶鸣和士兵的呐喊声。萧彻的剑法凌厉,每一剑都能取人性命,他骑着踏雪,在战场上穿梭,如入无人之境。但对方的死士太多,而且悍不畏死,即使被砍伤,也要扑上来咬一口,一时间竟难以突破。

“将军,山坡上有埋伏!约莫有一千人,都是蛮族的士兵!”

李忠的声音传来,带着几分急促。萧彻心中一沉——林坤果然勾结了蛮族,一千蛮族士兵加上五百死士,兵力比他带来的两千人少,但蛮族士兵凶悍,死士悍不畏死,若是硬拼,他的将士们定会伤亡惨重。

“传令下去,撤军!”萧彻当机立断。他知道,此刻不宜硬拼,必须先撤回寒川关,再做打算。

“是!”

将士们听到命令,开始有序地撤退。萧彻断后,佩剑挥舞,挡住了追上来的死士。林坤见他要撤,急忙喊道:“别让他们跑了!拿下萧彻,赏黄金千两!”

死士们听到奖赏,更加疯狂地冲了上来。萧彻的左臂突然传来一阵剧痛——三年前的旧伤被牵扯到了。他皱了皱眉,咬紧牙关,一剑劈开面前的死士,催马朝着寒川关的方向疾驰而去。

踏雪跑得飞快,很快就追上了撤退的队伍。身后的追兵还在紧追不舍,蛮族士兵也从山坡上冲了下来,眼看就要追上。

“将军,城门就在前面!”李忠喊道。

萧彻抬头望去,只见寒川关的城门已经打开,城楼上站满了守军,正朝着他们的方向射箭,掩护他们撤退。他心中一暖——定是苏雪让人打开了城门,安排了守军掩护。

很快,队伍就冲到了城门前。萧彻率先进入关内,身后的将士们紧随其后。待最后一名将士进入关内,城门缓缓关闭,将追上来的死士和蛮族士兵挡在了外面。

“将军,您没事吧?”赵虎急忙跑过来,看到萧彻左臂的伤口渗出了鲜血,脸色一变。

“没事,旧伤而已。”萧彻摆了摆手,目光望向城外。林坤和蛮族士兵正在城下叫骂,用箭射城门,但寒川关的城墙坚固,他们一时半会儿也攻不进来。

“将军,此次林坤勾结蛮族,来势汹汹,咱们该怎么办?”李忠问道。

萧彻沉吟片刻,道:“赵虎,你带人加强城防,多备滚石、热油,防止他们攻城。李忠,你去清点伤亡人数,安抚受伤的将士。另外,派人快马加鞭去附近的城镇求援,让他们派兵支援。”

“是!”赵虎和李忠领命离去。

萧彻转身,朝着总兵府的方向走去。他知道,苏雪一定在府里等着他,他得回去让她安心。

回到总兵府时,苏雪正站在门口焦急地等待。看到他回来,她快步上前,目光落在他左臂的伤口上,眼圈瞬间红了:“你的伤……”

“没事,一点旧伤,不碍事。”萧彻笑着安慰她,伸手擦去她眼角的泪水,“让你担心了。”

苏雪摇了摇头,扶着他走进屋内,小心翼翼地帮他脱下铠甲,查看伤口。伤口已经渗出了不少鲜血,染红了里面的金装。她拿出药箱,熟练地为他清洗伤口、敷药、包扎。

“林坤为什么会来?他还勾结了蛮族?”苏雪一边包扎,一边问道。

“嗯,”萧彻点头,“林坤当年被朝廷通缉后,就投靠了蛮族。此次他带了五百死士和一千蛮族士兵,想来是想趁夜攻占寒川关。不过还好,我们及时撤了回来,他们一时半会儿攻不进来。”

苏雪沉默片刻,道:“我已经写好了求援信,让人快马加鞭送去附近的城镇了。另外,我让人清点了城内的粮草和药材,足够支撑我们守上一个月。”

萧彻握住她的手,心中满是感激。有苏雪在,他总是能安心不少。“辛苦你了。”

“我们是夫妻,说这些干什么。”苏雪笑了笑,眼底却带着几分担忧,“只是不知道附近的城镇什么时候能派兵来支援。林坤既然敢来,定是有备而来,说不定还会有后续的援兵。”

萧彻点头,他也想到了这一点。林坤不会只带这么点人来,后续肯定还有蛮族的大部队。他必须尽快做好准备,迎接接下来的大战。

接下来的几天,林坤和蛮族士兵每天都在城下叫骂、攻城,但寒川关的守军早已做好了准备,滚石、热油、弓箭轮番上阵,一次次打退了他们的进攻。城下的尸体堆积如山,雪地上的鲜血凝结成冰,又被新的大雪覆盖,只留下一片片暗红的痕迹。

萧彻每天都守在城墙上,指挥将士们防守,几乎没有合过眼。苏雪则在城内忙碌,安抚百姓、筹备粮草、照顾受伤的将士,每天只睡两个时辰。但即使这样,他们的脸上却没有丝毫疲惫,因为他们知道,他们守的不仅是寒川关,更是北境的和平,是百姓的安宁。

第五天清晨,雪终于停了。天边泛起一抹鱼肚白,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寒川关的城墙上,给冰冷的铠甲镀上了一层金色。

“将军,远处好像有军队过来了!”

城楼上的士兵突然喊道。萧彻急忙举起望远镜,朝着远处望去,只见地平线上出现了一队队黑影,正朝着寒川关的方向疾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