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牧羊的绝户 > 第45章 机会是需要把握的

牧羊的绝户 第45章 机会是需要把握的

作者:美红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08 22:53:01

春去冬来,日月流水般流逝,转眼一年多过去了。

这一年多以来,不管是福平的牛羊,还是燕南和燕北的学习,以及刘阳的上班。

当然还有凤英的生活,都有着不同的变化以及成就。

先来说说福平的牛羊吧!

这一年,福平的羊已经是一百五十只了。

牛从三年前他买进来一头到现在,变成了三头。

这样的成绩,在当时来说,已经是方圆几个村子,最大的养殖户了。

也就是他成功的养殖,带动了村里其他人。

如今,大半个村在看到他成功养殖后,都开始养羊了。

即便如此,而村里对他的嘲笑和讽刺,却没有停止。

只是由以前嘲笑他是个傻子,是另类,变成了现在的羡慕嫉妒的讽刺!

每当村里人聚在一起时,只要见到福平就会说:

“一个老光棍,养那么多羊和牛,你到时候死了给谁!”

而福平每次听到这样的话总是乐呵呵的说:

“反正不会给你们,等死了再说。”

他虽然看起来傻乎乎的,但是他心里不傻,只是他们看不透而已。

这也不能怪村里人看不透,一个人要是不随大流,就会被人当成异类的傻子。

也就是这一年,燕南和燕北也考上了大学。

燕南和燕北都同时考进了西安交通大学。

这也意味着两个人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在福平的支持下,彻底改变了她们的命运。

当拿到通知书的那一刻,她们首先想到的是福平叔。

这天,当燕南和燕北在地里干活的时候,她们收到了邮递员送来的通知书。

当两个人打开通知书那一刻,都如愿以偿的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大学。

两个人拿着通知书,一路基本上是小跑,满头大汗的来到了福平叔的村子,她们想第一时间把这个消息告诉福平叔。

她们来到坪村,看到福平和村里人正坐在树底下乘凉。

当福平看到两个孩子突然到来,让他感到意外。

更让福平意外的是,两个孩子扑腾一下,竟然跪在他的面前。

“叔,我们考上大学了,我和妹妹都考上了,这是录取通知书书!”

两个受尽白眼的苦娃,她们此刻想的最多的就是感恩,除了感恩,还是感恩!

她们就是想在人多的地方,让更多的人看到,福平叔做了一件多么伟大的事。

她们也知道,这些年福平叔在村里,亲戚家,亲人跟前,被人说三道四,也受了不少的白眼。

她们这样做,就是告诉所有人,她们姐妹两个没有忘记福平叔的恩情。

现在没有忘记,将来也不会忘记。

当福平接过通知书后,赶紧扶起了燕南和燕北。

“这娃是干啥呢!”

“叔,我们以后养你,也能养的起你!”

村里人被这种场面给看懵了。

别说这小小的坪村,就是整个乡,也没几个大学生。

这是几辈人都想却做不到的事,竟然让一个他们认为是傻子的人做到了。

从他们的眼神中能够看出,村里人除了对福平的刮目相看以外,更多的还是羡慕了。

燕南擦掉眼泪,打开通知书说:

“叔,你看,这就是学校的名字,这是我的名字!”

福平看着上面的字,就像看到黑疙瘩一样,因为他压根就不识字。

一个不识字的光棍,靠着放羊种地,供出了两个和自己不相干的学生,而且考上了大学。

这事一下子传遍了整个乡里,有的人说:

“这傻人有傻命,瞎子天照顾!”

也有的说:

“福平就是个有福的人,以后等着享福!”

不管别人怎样想,福平除了为两个娃高兴以外,和平常没什么区别。

他也没有到处宣扬,也没有为此骄傲。

他又开始为两个娃学费的事考虑了。

就当他计划好买羊的时候,燕南和燕北又给他带来了好消息。

“叔,今年的学费你不用管了,我妈把家里的两头驴卖了,村里人每家每户凑了些,已经够了!”

福平听到这样的话,他高兴的说:

“把每家凑的钱记下,到时候不管用啥还,不管人家要不要,都要记得还一遍!”

燕南和燕北走的时候,福平给每个人拿了五百元,当做生活费。

而刘阳也在这一年进步不少,除了工资涨了以外,他基本上掌握了粮油生意中的行道。

已经能独自完成大单了,也得到了张厂长的赏识。

由于在那个时候,每个国营厂都效益不好,连年的亏损。

好多大厂都转成了民营企业,闹的是人心惶惶。

刘阳干的这个挂面厂也不例外。

库房里积压的挂面销售不出去,工人的工资也发不上,又没钱进原材料。

只靠着几个遍布在市里的门市部撑着。

这一天,厂里开会研究,破例让刘阳参加。

在会上,当初赏识他,把他介绍进厂的张厂说:

“半个月之内,库房里压的货,你们这些门市部的销售必须全部卖出去,提成就按照货物的10%算,”

“销售不好的人,这个月的工资就别想领到!”

这话一出,所有在场的销售几乎都是一边倒的不同意。

他们在这个厂已经干了半辈子了,啥情况他们最清楚,别说半个月,三个月也是卖不出去。

可刘阳不这样认为,他对张厂长下达的任务是赞成的。

他心里想:应该早就这样做了,现在都有点迟了。

就当所有销售反对的时候,张厂长拿出来了一封文件,他说:

“粮食局刚发了文件,只给了半个月的时间,让自救,如果半个月的时间还是发不出去库存,那就等着被改制吧!”

“你们自己看着办,是自救,还是接受改制买断工龄,”

大家散会后,就像是丢了魂似的,个个垂头丧气的。

他们想到,其它厂那些买断工龄的工人,每天面临着生活的困境,

又想到自己也马上就和他们一样了,下岗买断!

谁能高兴的起来呢!可是现实就是这样,如今是市场经济。

许许多多个民营企业的崛起,效率和产量是这些国营企业的好几倍。

这些国营企业,每天还是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态度。

而那些民营企业,早就按照多劳多得的制度。

国营三天发货,五天才能到,而民营企业只需一天。

市场经济的大浪潮,是谁也无法阻挡的。

就像是黄河的大水一样,横扫着一切。

能者多得,能者上,养着闲人,或者养着混日子的人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刘阳已经看到了希望,这是一个大好的机会。

处在风口浪尖上的他,也将有一番大作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