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源道龙宇洪荒劫纪 > 第101集:姬昌病逝:西岐薪传·伐商遗命

一、凤鸣岐山西,文王染疴

仲春的西岐,渭水泛着粼粼金波,岸边的垂柳刚抽出嫩黄的芽尖,林间的凤鸣声比往日弱了几分,连带着笼罩西岐的祥和气运,都似蒙了一层淡淡的阴霾。

西伯侯府的内院书房,檀香袅袅却驱不散空气中的沉郁。姬昌斜倚在铺着软垫的木榻上,曾经炯炯有神的双眼此刻半睁半阖,原本挺直的脊背也弯得厉害,青色的布衫罩在身上,竟显得有些空荡荡的。他的手指轻轻搭在膝头的《周易》竹简上,指腹摩挲着那些自己亲手刻下的卦象,每一道刻痕都浸着这些年的风霜——被囚羑里的隐忍,推演八卦的耗神,归岐后兴农桑、纳贤才的操劳,还有对商纣暴政的忧心,此刻都化作心口一阵阵的闷痛,让他忍不住轻轻咳嗽起来。

“父亲。”守在榻边的姬发连忙上前,小心翼翼地扶住姬昌的胳膊,将一碗温热的汤药递到他唇边,“先喝了药吧,医师说这药能缓一缓气。”

姬昌微微点头,借着姬发的力道抿了几口汤药,苦涩的药汁滑过喉咙,却没让胸口的滞闷减轻多少。他抬眼看向姬发,这个自己悉心教导了二十余年的儿子,如今已是身形挺拔、眉宇间带着英气的青年,想起当年自己从羑里归来时,姬发还只是个跟在身后问“父亲何时能除暴君”的孩童,如今却已能独当一面,处理西岐的军政要务,姬昌的眼中终于泛起一丝暖意。

“发儿,”姬昌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郑重,“去把姜先生请来,还有散宜生、南宫适几位大夫,就说……为父有要事交代。”

姬发心中一紧,他知道父亲的身体近来愈发虚弱,却没想到父亲会突然要召集核心臣属。他强压下心头的不安,应声:“是,儿子这就去。”转身时,指尖不小心碰到了榻边的青铜灯台,冰凉的触感让他指尖一颤——他忽然想起小时候,父亲教他辨认五谷时,也是这样握着他的手,那时父亲的手掌温暖而有力,如今却连握竹简都有些费力了。

不多时,姜子牙便带着散宜生、南宫适等人匆匆赶来。姜子牙一身素色道袍,须发皆白,平日里总是带着几分仙风道骨的脸上,此刻也满是凝重;散宜生捧着一卷账册,显然是刚从粮库那边赶来,衣角还沾着些许尘土;南宫适则一身铠甲未卸,他刚从西岐边境巡查回来,听闻西伯侯急召,便直接策马赶回了侯府。

“主公。”众人齐齐躬身行礼,目光落在姬昌身上,见他气息微弱,都不由得心头一沉。

姬昌摆了摆手,示意众人起身,目光缓缓扫过眼前这些陪伴自己多年的臣属,最后落在姜子牙身上:“姜先生,当年你自渭水垂钓而来,言‘愿者上钩’,如今……西岐这副担子,怕是要多劳先生了。”

姜子牙上前一步,声音沉稳:“主公放心,老夫既归西岐,便定会辅佐公子,完成主公未竟之事。”他从袖中取出一枚龟甲,是前些日子为姬昌卜的卦,卦象显示“潜龙在渊,薪火相传”,只是此刻他看着姬昌的模样,却没敢将后半句“劫数未尽,需历血战”说出口。

二、病榻述遗愿,伐商定初心

姬昌轻轻叹了口气,目光转向散宜生:“散大夫,西岐的粮草、户籍,你都梳理得如何了?”

散宜生连忙上前,将手中的账册递到榻边:“主公,去年秋收后,渭水两岸的粮田收成颇丰,如今粮仓储备足够支撑三年;户籍方面,这几年归附西岐的流民已逾十万,都已登记造册,分配了田宅,不少青壮还加入了乡勇,经南宫将军训练,已是可用之兵。”

“好,好。”姬昌连说了两个“好”字,眼中闪过一丝欣慰,“民为邦本,粮草为兵之根本,你做得好。只是……商纣那边,近来可有动静?”

南宫适上前一步,沉声道:“启禀主公,商军近期在朝歌周边增兵,还派了使者到周边诸侯处,威逼他们出兵助商,若有不从者,便以‘忤逆天子’之名征讨。前日听闻,崇国诸侯因不愿助商,已被商军围困,崇城危在旦夕。”

姬昌的眉头猛地皱起,胸口又是一阵剧痛,他捂住心口,喘息着说:“崇侯虎虽有过错,却也不该遭此劫难……商纣此举,是想以武力震慑诸侯,断我西岐的外援啊。”他看向姬发,眼神变得异常坚定,“发儿,你记住,我们伐商,不是为了争诸侯之位,而是为了救天下苍生于水火。商纣造鹿台、害比干、剖孕妇、敲伯邑考之骨……此等暴君,若不除之,天下百姓永无宁日!”

姬发双膝跪地,双手握拳,声音哽咽却异常坚定:“父亲,儿子记住了!此生定当伐商救民,绝不让父亲的心血白费,绝不让天下百姓再受暴君之苦!”

姬昌看着儿子,缓缓伸出手,姬发连忙握住父亲的手,那双手冰凉却带着力量。姬昌的目光扫过众人,一字一句地说:“姜先生,你精通兵法、能卜天机,日后便请你为军师,辅佐发儿统筹军政;散大夫,你善理内政,务必守住西岐的根基,确保粮草、兵员源源不断;南宫将军,你勇猛善战,便任兵马大元帅,操练士卒,待时机成熟,便率军东进,直逼朝歌!”

“臣等遵令!”三人齐齐躬身,声音铿锵有力,震得书房内的烛火微微晃动。

姬昌又看向姜子牙,语气中带着一丝嘱托:“姜先生,当年我在羑里推演《周易》,曾卜得一卦,言‘封神之劫,起于商亡,终于周兴’。此劫不仅是商周之争,更是洪荒仙妖的劫数,西岐若想成事,不仅要靠人力,还要应天道。日后若遇仙妖干扰,还需先生从中调和,莫让劫气伤及无辜百姓。”

姜子牙心中一凛,他知道姬昌虽为人族,却因推演《周易》窥得一丝天机,对“封神劫”早有察觉。他躬身道:“主公放心,老夫已知晓‘封神劫’的厉害,日后定会谨慎应对,护西岐百姓,助公子完成大业。”

三、薪火传玉圭,泣血嘱征途

姬昌缓缓松开姬发的手,示意他扶自己坐起身。姬发连忙小心翼翼地将父亲扶起,在他背后垫上厚厚的锦垫。姬昌伸手从榻边的暗格中取出一物,那是一枚通体莹白的玉圭,上面刻着西岐的图腾——一只展翅的凤凰,玉圭的边缘还镶嵌着一圈细细的赤金,正是西伯侯的信物。

“发儿,这枚玉圭,是当年周太王传下来的,如今,为父将它传给你。”姬昌将玉圭递到姬发手中,玉圭入手温热,仿佛还带着父亲的体温,“持此玉圭,你便是西岐新的西伯侯,日后若要伐商,便以玉圭为凭,号令西岐军民,联合天下诸侯!”

姬发双手接过玉圭,泪水终于忍不住夺眶而出:“父亲,儿子……儿子怕难当此任。”

“你能!”姬昌的声音陡然提高了几分,眼中闪过一丝厉色,“当年太王迁岐,历经千难万险才创下西岐的基业;为父被囚羑里,忍辱负重才得以归来;如今你身兼周族的希望、天下百姓的期盼,怎能说‘难当’二字!”

他顿了顿,语气又缓和下来:“发儿,为父知道,伐商之路必定艰难。商纣虽残暴,却掌控着天下的兵马、粮草,还有截教的仙妖相助;而我们西岐,虽有民心归附,却势单力薄。但你要记住,天道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却也不会容暴君长存。只要你心怀百姓,恪守正道,姜先生、散大夫、南宫将军,还有天下的诸侯、百姓,都会站在你这边。”

姬发用力点头,擦去脸上的泪水,将玉圭紧紧抱在怀中,仿佛抱住了整个西岐的未来:“父亲,儿子明白了!儿子定当恪守正道,心怀百姓,早日伐商,还天下一个太平!”

姬昌看着儿子坚定的模样,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他的气息却愈发微弱,眼神也开始涣散。他看向窗外,阳光透过窗棂洒进来,落在书桌上的《周易》竹简上,那些卦象在阳光下仿佛活了过来。他轻声喃喃:“伯邑考……为父终于可以去见你了……只是,没能亲眼看到商纣覆灭,没能亲眼看到天下太平,终究是……遗憾啊……”

话音未落,姬昌的头轻轻歪向一边,握着姬发的手缓缓垂落,眼睛却还望着窗外,仿佛在期盼着伐商成功的那一天。

“父亲!”姬发发出一声撕心裂肺的呼喊,猛地扑在父亲身上,泪水汹涌而出。

书房内,众人齐齐跪倒在地,泪水无声滑落。窗外的凤鸣声戛然而止,渭水的波澜仿佛也静止了,整个西岐都笼罩在一片悲痛之中。姜子牙站起身,望着姬昌的遗体,眼中满是肃穆:“主公一生,仁政爱民,推演天机,为西岐、为天下耗尽心血。如今主公虽逝,却留下伐商救民、应劫封神的遗命,我等定当不负主公所托,辅佐公子,完成大业!”

散宜生和南宫适也站起身,擦去泪水,目光坚定地看向姬发:“请公子节哀,以大局为重!西岐军民,皆听公子号令!”

姬发缓缓抬起头,泪水还挂在脸上,眼神却已变得异常坚定。他握紧手中的玉圭,站起身,对着父亲的遗体深深一拜,然后转过身,看向众人:“诸位大夫、将军,父亲遗命,伐商救民,应劫封神!从今日起,本侯便以西伯侯之名,整军经武,联络诸侯,待时机成熟,便挥师东进,直捣朝歌!”

他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透过书房的窗户,传遍了整个西伯侯府,传遍了渭水两岸,也传遍了整个西岐。春风拂过,柳芽随风摆动,仿佛在为新的西伯侯鼓劲;远处,渭水的波澜重新泛起,似在预示着一场席卷洪荒的风暴,即将从这片土地上拉开序幕。

四、侯府定后事,西岐凝人心

姬昌病逝的消息,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迅速在西岐蔓延开来。百姓们自发地聚集在西伯侯府外,手持白幡,眼含泪水,低声哀悼——这些年,姬昌在西岐推行仁政,轻徭薄赋,教百姓耕种、织布,还设立学堂,让孩童识字,早已深得民心。如今听闻文王逝去,不少百姓都泣不成声,甚至有老人跪在侯府外,祈求上天保佑西岐,保佑新的西伯侯能完成文王的遗愿。

西伯侯府内,姬发正与姜子牙、散宜生、南宫适商议后事。按照西岐的礼制,诸侯去世后需停灵七日,然后安葬在周族的祖陵。但如今商纣虎视眈眈,周边诸侯也各怀心思,若停灵过久,恐生变故。

“公子,”散宜生率先开口,“依礼制,主公当停灵七日,但如今局势紧张,商军若知晓主公病逝,怕是会趁机来犯。依臣之见,可简化礼制,停灵三日,然后安葬,同时严密封锁消息,待安葬完毕,再正式昭告天下。”

南宫适也附和道:“散大夫所言极是。末将已命边境守军加强戒备,同时派斥候密切关注商军动向。若消息泄露,商纣定会派军来攻,届时西岐人心浮动,恐难应对。”

姜子牙却摇了摇头,目光落在姬发身上:“公子,老夫以为,此事不宜隐瞒。主公在西岐乃至天下诸侯心中,都有极高的威望,若隐瞒其病逝的消息,反而会让百姓、诸侯心生猜疑,不利于凝聚人心。不如堂堂正正地昭告天下,一方面彰显西岐的坦荡,另一方面,也可借此机会,向天下诸侯表明公子继承遗志、伐商救民的决心,吸引更多诸侯归附。”

姬发闻言,陷入了沉思。他知道姜子牙的话有道理,父亲一生光明磊落,若死后还要隐瞒消息,不仅有违父亲的行事风格,也确实可能让人心涣散。但他也担心,消息泄露后,商纣会趁机来犯,西岐此时尚未做好伐商的准备,若仓促应战,怕是会吃亏。

“姜先生,”姬发看向姜子牙,“若昭告天下,商纣派军来犯,我等该如何应对?”

姜子牙微微一笑,从袖中取出一枚符篆,递给姬发:“公子放心,此乃‘护界符’,是前些日子玄空道长从鸿蒙宗送来的,言此符可凝聚西岐的气运,形成一道防护罩,能抵挡金仙以下的攻击。此外,老夫已派人联络了周边的几个诸侯,他们素来不满商纣的暴政,若知晓主公病逝,且公子有意伐商,定会出兵相助。”

姬发接过符篆,符篆入手温热,隐隐有金光流转,他心中顿时安定了不少。他看向众人,沉声道:“便依姜先生所言,昭告天下,主公病逝,停灵七日,安葬祖陵。同时,传令下去,全军戒备,粮草、兵器加紧筹备,待安葬完毕,便召集诸侯,共商伐商大计!”

“遵令!”众人齐声应道。

接下来的七日,西岐上下都沉浸在哀悼之中。侯府外,百姓们日夜焚香祭拜;军营中,士兵们摩拳擦掌,誓要为文王报仇,为天下百姓伐纣;朝堂上,大臣们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地处理着政务、军务,整个西岐不仅没有因为文王的逝去而混乱,反而因“伐商救民”的意愿,凝聚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力量。

第七日,姬昌的葬礼如期举行。姬发身着孝服,手持玉圭,走在送葬队伍的最前方,姜子牙、散宜生、南宫适紧随其后,身后是西岐的文武百官、军营将士,还有自发前来送葬的百姓,队伍绵延数十里,哭声震天。

周族的祖陵位于岐山西北的凤鸣山,这里山清水秀,与西岐的气运相连。当姬昌的灵柩缓缓放入墓室时,天空中忽然传来一声清脆的凤鸣,一只金色的凤凰从云层中飞过,盘旋在祖陵上空,仿佛在为文王送行。百姓们见状,纷纷跪倒在地,高呼“文王显灵”“西岐必胜”。

姬发望着天空中的凤凰,又看向父亲的墓室,心中默念:“父亲,您放心,儿子定会完成您的遗愿,伐商救民,应劫封神,让天下百姓过上太平日子!”

葬礼结束后,姬发回到西伯侯府,正式以新西伯侯的身份召集文武百官。他手持玉圭,站在堂上,目光扫过众人:“诸位,父亲已逝,但伐商救民的遗命犹在!从今日起,西岐上下,全力备战!散大夫,负责粮草、户籍;南宫将军,负责操练兵马;姜先生,负责联络诸侯、谋划军机!本侯在此立誓,若不覆灭商朝,不除暴君商纣,誓不罢休!”

“覆灭商朝,除暴安良!”堂下的文武百官齐声高呼,声音震耳欲聋,透过侯府的大门,传遍了整个西岐,也传到了渭水对岸,传到了朝歌,传到了洪荒的各个角落——一场注定改变洪荒命运的伐商之战,即将在这片土地上拉开序幕,而“封神劫”的齿轮,也随着姬昌的逝去,开始缓缓转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