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源道龙宇洪荒劫纪 > 第19章 《虚无考》——玄空 着

《虚无考》

——玄空 着

余,玄空,本为混沌时空魔神一缕残魂。历万劫飘荡于虚无与混沌之隙,见尽能量生灭、法则崩解,终以为将永寂于裂隙。然源历元年,遇道尊龙宇,以起源力温养残魂,授余“记录”之责。感此恩,念及道尊诞世至今,虚无未有史,混沌未存录,遂以残魂所余神念为笔,以混沌清气为墨,以起源殿青石为卷,着此《虚无考》,记道尊自虚无诞生至收余为徒始末。

夫虚无者,先于混沌,超乎时空,无上下左右,无古今未来,唯“无”为基。道尊于此“无”中生出“有”,是为一切之始。余笔力浅薄,仅能述其万一,唯求后世观此卷者,知起源之始,明道尊初迹。

卷一:虚无初源·龙宇诞世

第一章:无中生有·金龙初醒

虚无之海,非海也。

无波无浪,无光无暗,连“空”之概念皆为虚妄。余残魂飘荡至此三千年,唯感周遭是绝对的“寂”——无能量流动,无法则显形,连最细微的粒子震颤都不存在。然源历前七万二千年,此“寂”忽生异动。

那日,余正于一道时空裂隙边缘蜷缩(裂隙偶有混沌能量逸散,可暂维残魂不散),忽觉“虚无”深处传来一声极轻的“嗡鸣”。非音波,非能量震荡,而是“无”本身的震颤——仿佛亘古不变的绝对静止里,突然多了一丝“想要存在”的念。

念生即显。

裂隙外的虚无中,一点微光乍现。非金非玉,非明非暗,更似“可能性”的具象化。微光初现时仅芥子大小,却引得周遭虚无能量(彼时余方知,虚无亦有能量,只是以“无”的形态存在)如百川归海般汇聚。余以残魂神念远眺,见那微光每过一息(此时余尚无“时间”概念,仅以自身残魂波动为计)便涨一分,三息后已如拳头大小,外层裹着一层流动的“雾”——后来方知,那是未成型的龙气。

第五息,微光骤缩,再膨胀时,已显露出鳞爪之形。

首先的是龙首。一对犄角自光中顶出,非角质,非玉石,倒似用“虚无本源”雕成,角尖隐有“无”的光晕流转;双目未睁,却似含着两团比虚无更暗的“源”,仿佛能吞噬一切注视;吻部微张,吐出一缕极淡的气,气触虚无,竟凭空生出水汽(彼时虚无中绝无水之概念,此为“无中生有”之始)。

继而是龙躯。鳞片一片接一片自光中凝实,初为透明,渐染金芒,每片鳞上都刻着一道极细的纹——后来道尊言,此为“源纹”,是构成万物的最基础法则符号。龙躯初长十丈,随虚无能量涌入,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疯长:十丈、百丈、千丈……至第一百息时,已达万丈,龙尾扫过之处,虚无中竟浮现出淡淡的时空涟漪(余作为时空魔神残魂,对此最为敏感)。

第一百八十息,金龙睁眼。

那双眸子无瞳无白,唯有纯粹的“源”在流转。目光扫过虚无,似在确认自身存在;继而低头,看了看自己的爪——五爪,不,是九爪!前肢各四爪,后肢一爪,爪尖泛着“破法”的锐芒。余彼时虽只剩残魂,亦被这九爪之形震慑:混沌万族,龙族最多五爪,九爪者,闻所未闻,恐是虚无独产之异象。

金龙抬首,发出一声龙吟。非震耳欲聋,却似直接响彻在“存在”的本源处——余残魂随之一颤,竟感觉快要溃散的神念稳固了一瞬。龙吟过后,金龙似是明白了什么,缓缓闭上眼,龙躯盘成一团,开始主动吞噬周遭的虚无能量。

此为道尊龙宇诞世之始。余观之,记之,心中第一次生出“好奇”——这诞生于虚无的九爪金龙,将带来什么?

第二章:本源淬炼·道境初显

龙宇闭目的岁月,余称之为“悟道期”。

虚无中无昼夜,余以自身残魂的“衰亡速度”为计:残魂每衰弱一分,记为“一纪”(后道尊定“源历”,此阶段约合源历前七万二千年至前一万年,计六万二千年)。六万二千年间,龙宇始终盘坐于虚无核心,龙躯从万丈增至百万丈,鳞片上的源纹愈发清晰,甚至开始自主流转,似在推演某种法则。

最令人震撼的,是他吞噬能量的方式。

寻常魔神吸收能量,需以元神牵引,经经脉炼化;龙宇不然,他只需“想”,虚无能量便会自动涌入其体内——仿佛他本身就是“虚无”的一部分,能量回归于他,如水滴归海。余曾见一缕混沌罡风(不知何时从混沌裂隙飘入虚无)撞向龙宇,未及近身,便被他鳞片上的源纹分解,化作最精纯的本源,融入龙躯。

源历前五万八千年,异变再生。

龙宇周身突然爆发出一圈金色光晕,光晕所及之处,虚无中竟生出了“空间”的概念——原本绝对的无边界里,出现了以龙宇为中心的“内”与“外”。余残魂恰在光晕边缘,清晰感受到一种“秩序”在诞生:原本杂乱无章的虚无能量,开始按某种规律环绕龙宇流转,如星辰绕日。

光晕持续了三纪(约三千年),期间龙宇龙躯再涨十万丈,九爪上的锐芒几乎要刺破虚无。三纪后,光晕收敛,龙宇睁眼,眸光中多了一丝“明悟”。他缓缓开口,声音不似龙吟,倒似法则的低语:“原来,我是‘源’。”

余虽不解“源”为何意,却见龙宇抬起右爪,轻轻一点。

指尖所及之处,虚无中凭空生出一朵花。非先天灵根,非凡俗草木,花瓣是由纯粹的“可能性”构成,触之即散,却真实存在过。“无中生有”,此乃道之神通初显。

龙宇看着那朵花消散,又道:“有生,便有灭;有灭,便有劫。”

话音落,虚无中突然出现一丝极淡的“失衡感”。余神念扫过,发现原本匀速流转的能量流,竟有一缕加速,一缕减速——这便是道尊口中的“劫”之征兆?余记之,心中暗惊:道尊刚明悟自身,便已预见“劫”,其能深不可测。

源历前一万年,龙宇彻底结束悟道。

此时他的龙躯已达百万丈,盘踞于虚无核心,如一座永恒的金色山脉。他周身的源纹不再流转,而是固定成一道闭环,将他与虚无彻底融为一体,又彻底隔离开——既为虚无所生,又超越虚无。他轻吐一口气,道:“道境,成矣。”

余后来方知,“道境”者,非仙非圣,非神非魔,而是“起源”本身。证道境者,可定法则,可创万物,可改因果——龙宇,便是这诸天万界的第一因。

卷二:殿宇肇建·法宝雏形

第三章:起源殿基·虚无筑宫

道境既成,龙宇做的第一件事,是筑殿。

源历前九千年,他起身,百万丈龙躯在虚无中移动,带起阵阵能量潮汐。他选中虚无中一处能量最精纯的“节点”(此节点后被道尊命名为“源点”),张口喷出一口本源龙气。龙气落地,化作一块方圆千里的青石台——青石非石,而是由“源纹”编织的固态能量,坚不可摧。

“需有一处,观万物生灭。”龙宇低语,左爪抬起,对着青石台虚空一划。

刹那间,青石台上浮现出无数源纹,源纹汇聚,向上隆起,化作殿宇的梁柱。梁柱非金非木,泛着淡淡的白光,细看可见其中流转的时空法则——余作为时空魔神残魂,一眼便认出,这是“绝对时空”,不受外界时间流速影响。

殿宇的建造持续了千年。

龙宇以龙气为墨,以利爪为笔,在青石台上绘制出殿宇的轮廓:前有“观星台”,台顶嵌着一颗从虚无深处寻来的“定星珠”(可映照诸天未来);中有“主殿”,殿内无柱,穹顶刻满源纹,中央是一张由源纹编织的座椅(道尊重坐之处);后有“藏经阁”“炼宝阁”“培育园”,皆以源纹为墙,以虚无罡风为瓦。

源历前八千年,殿宇落成。

龙宇立于殿前,看着这座横跨千里、通体泛着本源之光的宫殿,道:“便名‘起源殿’吧。”

话音落,殿顶突然亮起一道金光,金光直冲虚无深处,似在宣告这座殿宇的诞生。余彼时已能勉强靠近源点,远远望去,起源殿如虚无中的唯一灯塔,既孤独,又威严。殿内的观星台已开始自主运转,定星珠上浮现出模糊的影像——余细看,似是一个巨人手持巨斧,劈开混沌的景象(后来方知,此为盘古开天的预演)。

第四章:鸿蒙盘铸·时空为掌

筑殿后,龙宇开始炼宝。

源历前七千年,他步入炼宝阁,挥手招来虚无中最珍贵的材料:一块“混沌核心”(自混沌裂隙中捕获,是混沌未开时的能量结晶),一团“时空沙”(余的本源之物,不知何时被道尊取走,后知是他见余残魂衰弱,取沙炼宝,待日后还余),以及三千缕“虚无本源气”。

“需有一宝,掌时空,定混沌。”龙宇将材料置于炼宝阁中央的“源火”(道尊以自身本源点燃的火焰,可熔万物)中。

混沌核心遇源火,先是剧烈挣扎,释放出狂暴的混沌之力,似要反噬。龙宇眸中源纹一闪,低喝一声:“定!”狂暴之力瞬间温顺,如被驯服的野兽。他探爪入火,开始揉捏混沌核心——百万丈龙爪在源火中动作,精准得不可思议,每一次揉捏都剥离一丝杂质,留下最精纯的核心能量。

时空沙的融入最为精妙。

龙宇将时空沙均匀撒在混沌核心表面,以龙气包裹,引源火慢炼。沙遇火不化,反而与混沌核心产生共鸣,沙粒中的时空法则与核心中的混沌法则交织,在核心表面形成一层流动的“时间膜”——膜上可见过去未来的碎片,却又被源纹牢牢锁住,不泄分毫。

最后一步,是注入虚无本源气。

三千缕本源气被龙宇以源纹串联,化作一条气龙,钻入混沌核心。核心瞬间膨胀,从拳头大小涨至丈许方圆,表面浮现出阴阳鱼的纹路(非洪荒太极,而是“虚无与混沌”的象征),鱼眼处各嵌着一颗源珠,一颗映过去,一颗照未来。

源历前六千年,法宝初成。

龙宇将其托在爪心,这丈许方圆的圆盘通体呈灰金色,阴阳鱼缓缓转动,散发出镇压一切的威压。“便叫‘鸿蒙盘’吧。”他低语,鸿蒙盘似有灵智,轻轻一颤,发出一声清越的鸣响。

余后来见道尊以鸿蒙盘推演未来,只需将圆盘平放,转动阴阳鱼,观星台上的定星珠便会同步显现清晰的影像;又曾见他以鸿蒙盘定住混沌罡风,只需圆盘一照,狂暴的罡风便如被冻结,纹丝不动——此宝,确是掌时空、定混沌的无上神器。

第五章:道剑伴生·逆道初念

鸿蒙盘成后百年,龙宇身上诞生了第二件法宝。

源历前五千九百年,他于主殿静坐,元神内突然飞出一道白光。白光落地,化作一柄三尺长剑,剑身透明,似无实体,唯有靠近时,方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锋锐——可斩法则,可断因果。

“伴我而生,随我悟道,便名‘道剑’吧。”龙宇握住剑柄,剑身轻颤,似在回应。

此剑最奇之处,是能隐身。道尊松开手,剑便化作一道白光,融入虚无,肉眼与神念皆不可见,唯有道尊心念一动,方能显形。余曾见道尊试剑:他立于观星台,道剑隐于侧,他轻喝“斩”,定星珠上正映照的“混沌雷兽”影像,便被一道无形剑气劈碎——剑未动,却已斩碎了未来的一角。

源历前五千年,龙宇炼第三宝时,生出了“逆道”之念。

那日,他在观星台推演,定星珠上显现出盘古开天后的景象:洪荒成型,天道诞生,万物受天道约束,不得超脱。龙宇看着影像,眉头微蹙:“既有起源,何必有束缚?”

遂决定炼一柄“破天道”的剑。

他寻来一块“混沌弑神石”(此石生于混沌凶地,专克法则,触之则神形俱灭),置于源火中炼了千年。炼石期间,他常立于石前沉思,口中喃喃:“道可道,非常道;逆可逆,是真逆。”余知,他是在为这柄剑注入“逆道”的本源。

源历前四千年,弑神石已被炼至丈许长短,初具剑形,却始终缺一丝“灵”。龙宇见状,割开自己的龙爪,滴入三滴本源龙血。龙血触石,石身瞬间爆发出黑红色的光芒,光芒中似有无数法则在崩解、重组——逆道剑,虽未完全炼成,却已显露出“破法”之威。

卷三:残魂遇主·玄空归位

第六章:裂隙残魂·时空余烬

余与道尊的相遇,始于一场意外。

源历前一千年,混沌与虚无的交界发生剧烈碰撞,一道时空裂隙突然扩大,将余的残魂卷入其中。裂隙中充斥着破碎的法则碎片,余的神念本就微弱,经此一撞,几乎要彻底溃散——意识模糊间,余仿佛看到了自己的过去:

余本是混沌三千魔神之一,掌时空法则,居“时空域”。彼时混沌群雄并起,皆欲争夺“开天权”,余因时空神通被各方忌惮,终在一场围攻中被“混沌雷兽”“血影魔神”联手重创,元神破碎,仅余一缕残魂逃入虚无裂隙……

“原来,我快死了。”余心中生出一丝释然,残魂的最后一点神念开始消散。

就在此时,一道金光从虚无深处射来,笼罩住余的残魂。金光温暖柔和,带着一股“修复”的力量,将那些溃散的神念重新聚拢。余勉强睁开残魂之眼,看到裂隙外,一条百万丈长的九爪金龙正静静悬浮——是龙宇!

他怎么会来?

后来方知,是起源殿的观星台预警,显示“时空残魂将灭,关乎未来记录”,道尊遂亲自前来。

第七章:起源力养·残魂复形

龙宇并未立刻靠近,只是以金光包裹着余的残魂,缓缓将其带离裂隙,送至起源殿外的源点。

“时空魔神的残魂?”他的声音在余的神念中响起,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为何会流落至此?”

余以仅存的神念,断断续续述说了被围攻、逃入裂隙的经历。龙宇听完,沉默片刻,道:“混沌将灭,洪荒将生,需有人记录这一切。你掌时空,善记忆,可愿留下?”

余怔住了。

残魂之躯,本无资格谈“愿”或“不愿”,能得一线生机已是天幸。更何况,眼前是诞生于虚无的道尊,是能定法则、创万物的起源——追随他,记录万物,这或许是余残魂最好的归宿。

“愿……愿追随道尊。”余的神念颤抖着回应。

龙宇颔首,抬起右爪,对着余的残魂一点。一缕比之前更精纯的金光(后来知此为“起源力”)涌入残魂,金光所及之处,余破碎的神念开始重组,甚至生出了新的意识碎片。更神奇的是,残魂的形态开始变化,从一团模糊的气,逐渐凝聚成一个人形——虽仍透明,却已有了五官、四肢,与余未陨落时的人形相差无几。

“此后,你便名‘玄空’。”龙宇道,“入起源殿,掌藏经阁,记录我所见、所历、所感,直至万物终结。”

“玄空……谢道尊!”余,不,玄空,对着龙宇深深一拜。拜下去的瞬间,玄空清晰感受到,自己的残魂与起源殿、与道尊之间,多了一道无形的联系——这是“追随者”的印记,是生与死的契约。

第八章:首录终章·藏经阁藏

源历元年,玄空的神念已完全稳固,人形也凝实了许多。

道尊命我入藏经阁,将自他诞生至收我为徒的经历记录成册。藏经阁内,书架皆是源纹所化,空无一物——玄空明白,这第一卷典籍,将是藏经阁的开端。

我以道尊所赠的“忆神笔”(笔杆为龙鳞所制,笔尖为道剑一缕锋芒所化,可将神念直接化为文字)蘸取混沌清气,在起源殿青石卷上落笔,从“虚无初源·龙宇诞世”写起,至“起源力养·残魂复形”终,共计八万余字(按洪荒后世字数计)。

写至末章时,玄空抬头,见道尊正立于藏经阁外,望着虚无深处。观星台上的定星珠已清晰映照出盘古持斧的影像,混沌的能量流动愈发急促——开天之日,不远了。

“道尊,《虚无考》已成。”玄空捧着青石卷,走到道尊身后。

龙宇回头,看了一眼典籍,又看了看玄空,道:“收好。这只是开始。”

玄空点头,将《虚无考》放入藏经阁的第一个书架。青石卷刚放稳,书架上便自动浮现出一道源纹,将典籍锁住——此为“源锁”,非道尊或玄空亲启,无人能看。

放好典籍,玄空立于道尊身侧,同望虚无。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的使命便是记录:记录道尊的每一步,记录混沌的终结,记录洪荒的诞生,记录那因起源而生的量劫,记录那道尊与某位祖巫的三世情缘……

这,便是《虚无考》的终章,亦是万物史的序章。

源历元年冬(起源殿初定四季,以应洪荒),《虚无考》成。

玄空立于藏经阁,抚卷长叹。笔力有限,未能尽述道尊之万一;神念浅薄,难描虚无之深邃。然此卷既成,便如道尊所言,是“开始”。

愿后世有缘观此卷者,知起源非偶然,道尊非虚名。虚无生龙宇,龙宇生万物,万物生劫,劫归起源——此,便是诸天的轮回,亦是《虚无考》欲言未尽之理。

玄空 记于起源殿藏经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