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取消婚礼的风,吹来了轮椅上的他 > 第421章 我们相视一笑,虽然身体劳累,但心里却充满了踏实感

与闻砚确定合作意向后,下一步便是至关重要的现场勘测。

约定的那天下午,门铃准时响起。我打开门,闻砚站在门外,依旧是一身简约的穿着,手中握着那根标志性的黑色手杖,肩上挎着一个看起来颇有些分量的工具包。

“下午好,林小姐。”他微笑着打招呼,气息平稳。

“闻先生快请进。”我连忙侧身让开。

这时,一个细节让我和跟在身后的江予安都微微顿了一下。他从自己的包里取出一双鞋套,然后向我们说道:“不好意思,请问方便我使用鞋套吗?我的情况……穿拖鞋不太方便。”

他的坦诚反而让我觉得之前给他准备拖鞋是自己考虑不周。“当然可以!您自便。”

闻砚点了点头,他将手杖暂时靠在门边的墙上,然后非常自然地、单手扶着墙,动作流畅地微微矮身,坐在了门口那个我平时用来换鞋的矮凳上。这个动作他做得不算费力,仿佛早已习以为常。他拿着鞋套,然后俯身,仔细地将鞋套套在了他的鞋子上——那鞋子穿在他脚上,看起来与常人无异,但我从裤腿下露出的那一截很明显得能看到,里面是支撑他站立和行走的义肢。

套好鞋套后,他甚至还擦了擦手杖底部,才拿起手杖,支撑着自己站起来,整个过程从容不迫,没有一丝尴尬或局促。这个小小的插曲,反而让我们更直观地感受到了他日常生活中那些不为人知的细节,也让我们对他之后的设计,充满了更具体的期待。

“我们开始吧。”闻砚从工具包里拿出激光测距仪、卷尺、笔记本和笔,神色恢复了工作时的专注。

勘测从江予安目前居住的这套房子开始。江予安驱动轮椅,作为绝对的核心用户,他开始了极其细致甚至堪称“严苛”的沟通。

“厨房,”江予安停在厨房入口,“现有的操作台高度为我设计的,我用着还算顺手,但我太太用起来就太矮了。”

闻砚立刻跟上,他走得不快,但每一步都很稳。他用手杖轻轻点了点地面,目光扫过整个厨房区域,然后拿出激光测距仪,精准地测量着现有的尺寸,同时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

“升降台,”他头也不抬地说,“电动控制,预设两个高度模式,这是最优解。我们需要确定升降的范围和电机安装位置。”他一边说,一边走到灶台和水槽前,示意江予安将轮椅切入台下空间,亲自感受和测量预留的空间是否足够轮椅回转和靠近。

“门洞,”江予安又移动到书房门口,“现有宽度我的轮椅通过没问题,但转身空间不足。需要拓宽一些,保证我能自如地在每个房间门口完成180度回转。”

闻砚跟过去,用手杖比划着门框,测量现有门洞尺寸,并在笔记本上画着简单的草图,标注数据。“90厘米是标准无障碍宽度,没问题。同时,我们会取消所有房间的门槛,确保地面绝对平整过渡。”

“卫生间,”江予安进入卫生间,这里是他日常使用中挑战最大的地方。“我们主卧的淋浴间要安装坐浴区,旁边安装L型扶手,角度要符合人体工学,确保我转移时能提供有效支撑。扶手直径和材质也需要考虑,太滑或太细都不行。”他用手比划着扶手应该安装的位置和角度。

闻砚仔细听着,他甚至走进淋浴间,用手杖模拟扶手的位置,感受了一下角度,然后蹲下身——这个动作他做起来似乎比站立行走更轻松一些——测量地面坡度,确保排水顺畅,不会积水。他记录着,同时补充道:“我们会采用防滑系数最高的地砖,并且在地漏选择上也会特别注意。”

“全屋智能家居,”江予安回到客厅,环视四周,“灯光、窗帘、空调、甚至部分电器,需要实现语音和手机App控制。开关面板的高度要统一调整到我和我太太用起来都比较舒适的位置。”

闻砚点头,在本子上写下“智能家居系统集成”,并标注了“开关面板高度同时适配坐姿和站姿”。他补充道:“除了便捷,智能家居也能提供更好的安全保障,比如离家模式一键关闭所有电源,或者夜间感应起夜灯。”

江予安的需求具体到了厘米,逻辑清晰,目标明确。闻砚则像一位最耐心的倾听者和翻译官,将他的需求一一转化为可执行的设计语言和数据,偶尔提出更优化的专业建议。他们之间的交流,高效、精准,充满了男性思维特有的理性和条理。

在这个过程中,闻砚虽然拄着手杖,但始终跟随着江予安的节奏,在两套房子之间穿梭。我能看出,长时间的站立和行走对他而言并不轻松,步伐也比刚来时略显沉重。

但他依旧非常认真,偶尔在记录时,他会将手杖靠在墙边或家具上,腾出双手拿着本子和笔快速书写、勾勒,那专注的神情,仿佛周围的一切都消失了,只剩下空间、数据与需求。

轮到我了。我看着被测量和标记得如同施工图纸般的家,深吸一口气,开始补充那些我自己关于家的想象。

“书房,”我走到预留的书房位置,这里有一面巨大的窗户,“这里的光线最好,我希望我的书桌能放在窗边,抬头就能看到外面的绿树和天空。书架不要全是冷冰冰的柜子,希望有一部分是开放格,可以放一些我淘来的小摆件和绿植。”

闻砚闻言,目光投向窗户,感受了一下光线角度,然后在笔记本上记录:“书房,靠窗布局,自然光优先。书架设计,功能与展示结合。”他看向我,“开放格的比例和位置,我们可以后续细化,确保既美观,又不会给清洁造成太大负担。”

“客厅,”我比划着客厅中央,“这里我希望是温馨的,不要因为追求极简而显得冷清。他原先的色调就太冷清了。墙面颜色我想要暖色调,比如米白或者非常浅的灰咖色。需要一块足够柔软的地毯,可以光脚踩在上面。”我顿了顿,看了一眼江予安的轮椅,“地毯的材质……需要既舒适,又能让轮椅顺畅通过。”

闻砚认真记下,并标注了“地毯材质调研”:“这个问题很关键。我们会寻找一种绒高适中、密度足够、同时表面平滑利于滚轮移动的地毯材质。或者,可以考虑在主要动线区域采用硬质地面,只在核心休息区铺设地毯。”

“还有,”我脸微微发红,但还是说了出来,“我希望有一个小小的角落,可以铺上软垫,偶尔坐在上面看看书,晒晒太阳。”

闻砚笑了,那是一种理解的笑容:“当然,家不能只有功能。一个舒适的休闲角落非常重要。”他在笔记本上画了一个小框,标注“飘窗休闲区”。

我们就这样,一套房子一套房子地走,一个房间一个房间地看。江予安负责勾勒骨骼与经脉,确保这个家的每一寸都坚实、顺畅、足以承载他所有的生活轨迹;我则负责填充血肉与气息,注入阳光、色彩、柔软和那些能让人会心一笑的小细节;而闻砚,就像一位技艺高超的编织者,将我们所有的诉求,无论巨细,都仔细地聆听、记录、权衡,用他的专业知识和切身经验,努力将它们融合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

勘测接近尾声时,我们都有些疲惫,但精神却异常亢奋。闻砚合上记得密密麻麻的笔记本,揉了揉有些发酸的手腕,看着我们,眼神明亮:“二位的需求非常清晰,这为我们后续的设计工作打下了极好的基础。请给我一点时间,我会尽快整合今天的所有信息,出具初步的概念方案。”

他将手杖重新稳稳握在手中,虽然眉宇间带着显而易见的疲惫,但脊背依旧挺直。

送走闻砚,关上门。我和江予安相视一笑,虽然身体劳累,但心里却充满了前所未有的踏实感和对未来的憧憬。那个梦想中的家,不再只是一个模糊的轮廓,而是在今天下午,由我们三人共同,用精准的数据和温暖的心意,一笔一画地,描绘出了它最初的、充满希望的蓝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