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华娱从02驻唱开始 > 第183章 票房大爆

华娱从02驻唱开始 第183章 票房大爆

作者:江州小郎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08 22:12:43

麦克是个典型的美国底层青年。

二十五岁,在洛杉矶郊区的一家24小时便利店做收银员,当然搬货卸货也是他。

真当美国梦是给你底层做的吗,想屁吃呢。每个国家底层都是一样的牛马。

每天晚上,麦克都要看着那些醉汉踉踉跄跄地买烟、买啤酒,还得忍着打瞌睡清理货架。

生活一成不变,工资低得离谱。

麦克偶尔的乐趣就是下班后窝在出租屋里看恐怖片——那种血浆横飞、黑暗压抑、能让他暂时忘掉现实。

这几周,他也被王轩大规模的宣传吸引到了。

在网上,在电视,全都是一部新电影的名字——《电锯惊魂》。

说实话,麦克也有点分不清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了。

毕竟有人说这是真实案件改编的。

有人说片子太恐怖,以至于纽约警方都出面澄清不是犯罪录像。

还有人说,结尾反转会让人“从椅子上跳起来”。

麦克这种肥宅,就是喜欢追社会热潮,你问他为什么非得追潮流,可能是因为这种行为能让麦克感受到自己也是社会的一员吧,毕竟人是需要存在感的。

“生活太平淡了,”

他对女朋友凯特说,“我想看点能让我心跳加速的东西。”

凯特白了他一眼:“你要是想心跳加速,不如去多打两份工。”

到了电影上映那天——2004年7月15号。

麦克一整天都在看时间。

终于熬到下班,他匆匆洗了个澡,换上干净的t恤,打电话问凯特要不要一起去看午夜场。

“我才不要半夜被吓个半死。”

“可这片在网上都爆了啊!”

“爆你的头啊,关我屁事,自己去吧。”

麦克苦笑,还是决定一个人去。

午夜十二点,他买了桶爆米花和一杯可乐,踏进了Amc影院。

这是个老影院,屏幕有点泛黄,座椅松松垮垮。

可他喜欢这种味道——油腻、陈旧、带点霉气。

真正的恐怖片就该在这种地方看。

灯光一暗,全场瞬间安静。

开场几分钟,画面一黑,一个男人在昏暗的地下室醒来,水声滴答,墙壁上爬着霉斑。

当电锯的声音第一次响起时,麦克浑身一震。

那种刺耳的金属摩擦声直钻人心——他感觉自己的指甲都要抠进座椅里了。

一个小时过去,影院里有人轻轻尖叫,有人掩面,有人低声骂脏话。

而麦克整个人已经沉进去了,他的脑子在嗡嗡作响,心跳得几乎盖过了音效。

直到——结尾那一刻。

当那具“死尸”慢慢站起来,镜头拉近,音乐骤停,地板咯吱作响——

麦克瞳孔猛然放大。

他整个人从椅子上坐直,嘴张着,却发不出声音。

——原来是他。

原来这整个地狱般的游戏,从头到尾都在对他们的玩弄。

灯光亮起时,麦克还没回过神。

他坐在原地,双手微微颤抖,脑子里反复闪回那句冰冷的声音:“Game over。”

走出影院,他觉得整个世界都变了。

凌晨两点的街上空无一人,风吹过路灯下的广告牌——上面正是那张熟悉的电锯海报。

麦克站在那儿看了很久,然后回到家中,打开电脑,直接上了Imdb。

他打下短评:“史上最震撼的结局。10分,不接受反驳。”

又在烂番茄、AoL论坛、雅虎电影区都发了帖子:

“如果你以为这只是普通恐怖片,你就大错特错。”

“电锯不是血腥,是逻辑。”

“我靠,这反转太牛了,导演绝对是天才。”

他写到凌晨四点,越写越兴奋。

第二天上班时,顾客一进门,他就忍不住推荐:“伙计,你得去看《电锯惊魂》,我发誓你会被吓疯的。”

有人笑着说他中邪了,有人真的接受了他的建议去看电影。

三天后,他发现便利店隔壁的理发师居然也在聊这部片:“听说那结尾能吓死人。”

麦克心里暗爽:这都是他传播的结果。

他甚至跑到学校门口,和一群学生聊天,装作不经意地说:“《电锯惊魂》啊,那片结尾神了。”

学生们瞪大眼:“真的假的?比《惊声尖叫》还吓人?”

“甩它十条街。”

麦克没想到,自己一个小小的影迷,居然能在这场浪潮中掀起涟漪。

一个星期后,他终于再次拉着凯特去看。

“你不是说不看吗?”

“你最近整天念叨它,我倒要看看到底有多吓人。”

这一次,他坐在女朋友身边,看着她从淡定到紧张,从掩面到惊叫。

当片尾那一幕再次出现时,凯特惊得整个人都缩成一团。

电影结束后,她久久不语,出了影院,才轻声说:“你说得对,这片……太吓人了,而且导演真是个天才。”

麦克笑了,笑得有点骄傲:“我说吧,这片不只是恐怖,是天才的游戏。”

几天后,麦克又上网发帖:

“第二刷依然震撼。女朋友都被吓哭了。导演太懂观众的心理了。”

“这不是恐怖片,这是信仰。”

很快,他的帖子被顶上了热门。成千上万的人在下面留言:“我也是看了你帖子才去的!”

而此刻,在远处的洛杉矶高层写字楼里,王轩看着后台数据的增长曲线——

讨论热度、影评数量、票房走势——一切都在指数级上升。

一部电影的力量,在底层的便利店夜班青年身上开花结果。

麦克不知道的是,他和成千上万个像他一样被震撼的普通观众,正在构成王轩最强大的宣传机器。

这场恐惧的浪潮,已经从银幕,蔓延到了整个美国的夜色之中。

时间回到电影首映首日。

同期上映的影片还有——

《蜘蛛侠2》,正统超级英雄大片。只不过现在的超级英雄还没起飞,而且已经上映两周了,票房乏力。

另外就是《我,机器人》,由威尔·史密斯主演,特效炸裂,算的上是最大对手了。

还有梦工厂的动画片《怪物史瑞克2》也在顽强吸金。

任何一部都比《电锯惊魂》体量大、投资高、排面足。

狮门影业内部一度担心,这部“低成本血浆片”可能会被大制作直接压垮。

结果当然是出乎大家意料。

星期五,也就是上映首日,《电锯惊魂》拿下了420万美元的票房,同时《蜘蛛侠2》票房是350万美元,《我,机器人》票房是680万美元,《怪物史莱克2》660万美元。

目前《电锯惊魂》排第三。

狮门影业的票房统计部门连夜加班。

几个数据分析员反复确认报表,才敢发出去。

这样的票房结果其实是意味着——《电锯惊魂》的每家影院平均上座率远高于《我,机器人》!毕竟《我,机器人》可是有三千多块银幕,差不多是《电锯惊魂》的两倍了。

好莱坞的影院经理们最敏锐的嗅觉不是看导演,而是看观众。

他们发现,《电锯惊魂》的午夜场几乎场场爆满。

而且观众离场时的神情极为复杂——有人沉默不语,有人满脸后怕,还有人一脸震撼,嘴里反复念叨着:“卧槽……原来是他!”

到了周六,票房排第一的依旧是《我,机器人》700万美元,排第二的成了《电锯惊魂》的680万美元,《怪物史莱克2》排到了第三,670万美元。

周日完全反超,《电锯惊魂》来到了720万美元,首周末高达1820万美元。也成了北美单日票房冠军。

有记者在Amc影院外采访,一位女大学生颤着声音说:“我看到最后那一幕的时候,全身的汗毛都竖起来了……我以为那具尸体真的死了!”

另一位中年男子笑着摇头:“这片太精彩了。那反转让我喘不过气。”

还有人干脆在论坛发帖:《电锯惊魂》不是电影,是噩梦。

影评网站上,《烂番茄》的新鲜度已经达到了79%,评论区一夜之间突破上万条,而且观众的平均打分超过80分。

Imdb上短短一周内,评分从7.3涨到8.2。

有人骂它血腥猎奇,但更多的人说:“这是近十年最聪明的恐怖片。”

第二个周末,《电锯惊魂》的票房几乎没有下降,反而上涨了,突破2500万美元。

狮门影业立刻召集院线谈判。

在比佛利山的一家酒店会议室里,狮门影业发行总监皮尔森拍着桌子:“绅士们,我们要更多荧幕!这片的观众复看率太高了,他们在社交网站上疯传视频片段、讨论结尾反转,影院外都在排队。你们值得更多的场次!”

谈判持续了四个小时。

最终,Amc、Regal、cinemark三大院线一致同意,从下周起为《电锯惊魂》增加700家影院的放映规模。

到了第三周,《电锯惊魂》的排片数突破2300家,总票房超过8000万美元。

王轩——这个神秘的华裔导演的名字,也被好莱坞各大报纸提上了头版。

评论界开始认真研究这个现象。

有人惊叹于它的宣发策略——从街头事件到病毒式传播,从话题恐惧到全民参与。

有人分析它的叙事结构,称之为“密室逃脱的革命”。

也有人纯粹被最后那句“Game over”吓得睡不着觉。

电影院外,排队的年轻人高举着电锯玩具自拍,脸上写着期待。媒体人形容那是一场“恐惧的嘉年华”。

王轩坐在洛杉矶的办公室,透过落地窗,看着远处灯火通明的影院街区,嘴角微微上扬。

——这一次,他用一场“锯人事件”,锯开了好莱坞的大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