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华娱从02驻唱开始 > 第120章 网络歌曲

华娱从02驻唱开始 第120章 网络歌曲

作者:江州小郎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08 22:12:43

在回京城的飞机上,王轩还在咂摸昨晚的战况,说实话,张白芷又有点偏瘦了。

不是王轩最爱的身材,王轩最爱的当然是有点微胖的范小胖。

也不知道女生是怎么想的,天天追求瘦。

有几个男生真的喜欢那种瘦的,当然小初男的幻想可能就是瘦的。

长大了就知道微胖才是极品了。

王轩这趟回京城,不是光为了跑几个采访。

宣传新专辑也只是添头,不用王轩负责,公司现在有专门负责宣发的团队。

真正的算盘打得精着呢——彩铃啊!这个时代的风口啊!能赚钱到什么地步?

说白了就是“抢钱”。

你只要动作够快,前期一刀下去,钱就像流水一样哗啦啦地往你兜里砸。

王轩作为穿来的,心里特清楚,等到一两年后,运营商那帮爷们儿就敢直接吞掉九成流水,到时候Sp公司再分杯羹,分到唱片公司和歌手那就剩三瓜两枣了。

虽然王轩可以把歌手的那份也拿了。这也不会太多。

真别以为这是夸张,现实就这么狠。《两只蝴蝶》总流水接近五个亿,最后词曲作者只拿了五千块。

想想看,这么大个对比,不是**裸的讽刺么?

所以这次王轩必须得抢在节点前,把好处攥到手里。

说干就干,花了不到一个小时,他就把十二首网络红歌的词曲全搞定了。

要说这效率吧,真不是吹牛,毕竟王轩的记忆力超群,想抄哪首就哪首,出活就是这么快。

《老鼠爱大米》《丁香花》《秋天不回来》《你到底爱谁》《别说我的眼泪你无所谓》《香水有毒》《等一分钟》《怀念过去》《心在跳情在烧》《狼爱上羊》《求佛》《一万个理由》一串名字写下来,简直就是网络红曲大全集。

上辈子王轩小时候也是被这些歌曲环绕耳边的,说实话小时候还是挺喜欢的,旋律简单,朗朗上口。

当然,为了逼格,这些歌词曲不能标王轩本名,不然王轩就太掉价了。

要知道,外界对他已经有一定“才子”“原创歌手”的滤镜,他要是突然蹦出来几首“心在跳情在烧”“狼爱上羊”,还不得被人笑话?

所以,换个马甲是必须的。

王轩想了想,直接在纸上落笔——“傲世孤狼”。

这名字,啧啧,一股子非主流味儿扑面而来,简直就是和那些网络歌曲天作之合。就冲这笔名,bbS论坛上都能炒个热度。

至于编曲?王轩才没打算自己操心。

这种歌不需要什么大制作,简单、顺耳、上口就够了。

工具人李荣号顶上,他完全能搞定。

虽然李这人骨子里有点追求,觉得自己未来应该玩点更“正”的音乐,但在王轩看来,这事儿他能干,没毛病。

编曲往死里简单化,十几秒就能抓住耳朵,这才是彩铃市场的逻辑。

说到底,王轩为什么要费劲巴拉地搞这十二首?因为彩铃是真赚钱啊!

不是一般的赚钱,是能让你三观都裂开的赚钱。

拿《老鼠爱大米》来说,单月下载600万次,累计下载8500万次,最后还破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按照当时彩铃2块钱一条算,总流水是1.7个亿。你再按行业分成来拆,歌手个人大概能分到一千七百万到两千五百万之间。

这还只是《老鼠爱大米》一首歌啊!还只是歌手的收入。

更狠的是《一万个理由》。彩铃下载量1.2亿次,硬是把郑原推成了“彩铃之神”。

人家自己在节目上都承认了,这首歌给他带来的收益(彩铃、专辑、商演加一起)两亿左右。

这么说吧,一首歌就能抵普通歌手半辈子的拼命。

最后郑原红了,没再往娱乐圈里折腾,干脆跑去京城戏曲学校做老师了。那叫一个急流勇退。

王轩心里跟明镜似的,要是把这十二首歌好好运作一下,理论上公司能吃下七八个亿的流水。

这还没算后面版权买断、商演衍生的附加值。真别说了,这简直是印钞机!

但问题也在这儿——正因为这钱太多了,运营商才会见钱眼开,虚报下载量、提高分成比例。

歌手和唱片公司?抱歉,你根本没资格和他们谈判。

哪怕王轩带着重生的外挂,也没办法撼动这种规则。

他又不是哪个二代,不可能撒娇说说“爷爷,我要这个”,然后别人乖乖奉上。

说实话,这种事也就是搞个时间差了,一般老爷们会让你赚一波钱先,毕竟你勉强可以算的上是开拓市场的,等到市场定型,利润稳定,那就是老爷们收割的时间了。

当然,那时候王轩的轩韵文化也不会搞彩铃业务了。;

接下来就是选歌手了,虽然歌是王炸,商业逻辑也通顺,但想找到合适的人也不容易。

问题就在于——有点追求的歌手,肯定不愿意碰这些歌。

真要拉李荣号来唱?他八成甩脸子走人,根本不可能。

想来想去,王轩最后把人选定在了杨刚成身上。

说来也巧,前段时间杨刚成自己找上门来,还带着小样,想和轩韵文化合作发专辑。

当初接待他的是王权,说实话,那小样没啥打动王权的地方,平平无奇。

就算真有《老鼠爱大米》在里面,王权也不会当回事儿——没有网络的推动,这歌压根火不起来。

毕竟王权又不是王轩,是没法直接断定网络歌曲能不能火。

可杨刚成人不错,踏实,不浮夸,不吹牛逼。

之前找上门的那些所谓“创作者”,动不动就是“我的歌一发必火”,听得王权直翻白眼。

反倒是杨刚成这类实在人,才值得合作。

他要的是舞台,不是虚头巴脑的名号。那好啊,正好这些歌需要这样的人来唱,王轩一拍即合。

合同写得干巴巴,但逻辑清楚:版权归公司,署名由公司决定,歌手只拿演唱权,收益跟他没关系。

想挣钱可以,等歌火了接商演去,九一分账,自己落个辛苦钱。

你要说这分配苛刻,甚至有点周扒皮,但换个角度想:王轩给了他红的机会,没有轩韵文化撑腰,他这辈子哪有资格在全国火一把?你说他会因为《老鼠爱大米》大火,抱歉,这歌已经归轩韵文化了。

王轩自己也承认,这事儿灰色、现实,甚至有点冷酷。但没办法,行业就是这么玩儿的。

你要是心软,鬼知道人家歌手红了之后会不会蹬鼻子上脸,毕竟有汪苏龙的后车之鉴。

王轩的算盘落定,接下来就是具体执行了。

编曲的活儿他一股脑甩给了李荣号。李这人嘴上不说,心里其实是拒绝的。

编到一半,还嘀咕了一句:“轩哥,你这歌……也太口水了吧?”王轩头也没抬,丢下一句:“对,就是要口水。越土越好,越上头越好。你把旋律线收一收,别搞太复杂。记住,这歌不是拿去打格莱美的,是让大街小巷都能哼出来的。”

李荣号当时脸都皱成一团,可还是硬着头皮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