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华娱从02驻唱开始 > 第64章 借力

华娱从02驻唱开始 第64章 借力

作者:江州小郎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08 22:12:43

王轩全身心投入到《天下第一》的宣传之时。

《倚天屠龙记》的制片方却正为卖剧而发愁。2003年的内地电视剧市场,与十几年后的成熟格局完全不同。

没有视频网站提供独播权,主要依靠地方卫视和央视的采购。

卫视台长们在买剧时十分谨慎,价格谈判不仅看剧本质量,更看导演和主演的知名度,或者剧是否具备足够的市场话题。

《倚天屠龙记》虽然是经典Ip改编,制作方对剧本质量、演员阵容都非常有信心,但他们明白,仅凭Ip光环还不足以打动台长们的荷包。

市场上同类型古装剧还是不少的。

制片方多次开会讨论销售策略,却总是讨论到陷入僵局。剧组拍摄顺利,演员表现出色,场面宏大,制作精良,但这一切对卫视来说只是潜在价值,缺少让人“买单”的直接理由。

台长们问得最多的不是拍得如何,而是:“你们的剧播出去,观众会追吗?会看吗?会讨论吗?”

就在此时,王轩的“三角恋绯闻”突然炸开了。四合院门口、夜市大排档的照片在网络上疯狂流传,伴随标题党新闻,观众和网友的讨论如同雪球般滚大。

王轩在不经意间把自己和高媛媛、贾靖文的关系,巧妙地挂上了《天下第一》的话题,把整部剧的关注度拉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制片方中的一个大聪明一拍大腿,几乎跳了起来:“对!这就是机会!”

他们立刻意识到,眼前这波热度,完全可以成为卖剧的强力筹码。

与其默默等待,不如主动借势,把《倚天屠龙记》的故事和王轩的绯闻结合,制造市场话题。

宣发组迅速拟定策略:

1. 关联报道——在新闻稿中模糊提到王轩、高媛媛、贾靖文与《倚天屠龙记》的戏里戏外关系,让媒体自然联想到现实与剧情的交集。

2. 剧照曝光——选择一些对立、暧昧的关键戏份截图,配上标题:“戏里针锋相对,戏外暗潮汹涌”,刺激观众好奇心。

3. 水军带节奏——论坛和贴吧发帖,引导讨论“戏里谁更配王轩”“现实绯闻是否真实”,让话题持续发酵。

这样一来,王轩的绯闻不再只是个人热度,而成为制作方宣传卖剧的利器。

不得不说,倚天的宣发团队是高人的。这种操作和后世的待爆剧操作几乎就是一致的,反正就是无论有没有观众在看,先营造一种很火,热度很大的样子。这样就好开高价了。

至于播出后没有观众怎么办,我家哥哥有的是真爱粉,哥哥的剧一波出,真爱粉们那肯定得自发宣传,自发打榜。每看到热度上升一点点,就会满足那莫名其妙的虚荣心,是的,是虚荣心。

正常人是很难理解的,这种花钱花精力让别人事业有成,自己反而成就感满满的心态。

卫视台长们在浏览新闻和论坛讨论时,会自然而然注意到《倚天屠龙记》未播先火的话题性,这正是他们最看重的卖点——观众关注度。

短短几天,原本的沉闷销售会议被打破。

一时间,《倚天屠龙记》在内地电视剧市场的地位瞬间提高。

制作方原本担心的“卖不出好价钱”问题,被王轩无意间制造的绯闻热度迎刃而解。

卫视们开始争抢播放权,报价水涨船高,制作方也得以顺利抬高片价,实现了当初最渴望的结果:不仅卖出剧本身,还把全套宣传和话题附加值收入囊中。

这场双重运作——王轩个人炒作与《倚天屠龙记》制片方营销——完美契合。

王轩当然清楚这一切都是制作方在借力打力,但他并不反感。对他来说,这同样是双赢。

一方面,他通过绯闻稳住了在娱乐圈的关注度;另一方面,他和经典Ip挂钩,形象又往“正剧演员”靠了一步。

最重要的是,他证明了自己的“商业价值”——能带热度、能带收视,这比任何演技夸奖都更实在。

在四合院里,王轩和公司同事开会时,轻描淡写地说:

“这波热度已经帮《倚天屠龙记》抬价了。接下来,我们要把这招变成常规武器。每一部合作的剧,都得想办法借到我们的势头。”

等到合同签订,《倚天屠龙记》的片方笑得合不拢嘴。剧卖得比预期高出几百万,广告赞助也水涨船高。所有人都在夸:“这部剧运气太好了,遇上王轩绯闻正当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