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华娱从02驻唱开始 > 第13章 专辑发行

华娱从02驻唱开始 第13章 专辑发行

作者:江州小郎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08 22:12:43

这场戏结束后,王轩就只剩一些边角料戏份了,由于宋青书这个角色去世了,按照剧组习俗,王轩收到了一个红包,五十块。

根据选角导演刘梁的说法,八月底怀柔的戏份就会结束,后续还得去舟山、武夷山等地取景,剧组计划要去八个省。当然王轩剩下的戏份,只需要跟着去武当山拍摄武当剧情就行。

下戏后,又是和高媛媛约会,这年头约会和二十年后也差不多,吃饭电影滚床单,别想着什么迪士尼、环球影城啥的,这个年代都不存在的,什么密室逃脱,剧本杀啥的也是没有的。旅游景点的开发同样是十分落后的。

一晚战斗后,清早起床继续晨练。

昨天又是没驻唱的一天,在这么下去,王轩就得坐吃山空了。想到这,王轩不得不去催幸福唱片专辑制作进度了。

到了幸福唱片才知道,王权还在挑选其他歌曲加入专辑。这年头不存在单独发单曲的,想要发专辑肯定得量足,最少一张专辑也得十首歌。不论水平咋滴,你起码得让购买的人觉得自己没亏。

让王权联系金粉世家剧组,倒是联系上了,不过还没给答复。之所以没给回复,是因为金粉世家的音乐制作人还在犹豫,

整个金粉世家的主题音乐、片头片尾歌等全部音乐创作交由宝三制作,宝三也是歌曲《暗香》的编曲人。

所以他听完王轩版的《暗香》,总感觉这歌似曾相识,之所以犹豫是因为他对王轩的演唱不是十分满意,倒不是王轩唱功不行,就是少了他想要的感觉。

至于搞艺术的说什么想要的感觉,这玩意儿听听就行。一般出现这种情况纯属是矫情导致的,演唱歌曲和演戏也差不多,没有非谁不可。

娱乐圈竞品实在人太多了,就算没有竞品,那也是可以调教出来的,家人们看看老谋子的选角就知道了,对比对比国际张和存子姐的长相,几乎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宝三想着把歌曲买了,换个演唱者。

投资方及导演邀请秦齐试唱,秦齐本人也很看好该剧和主题曲,表示愿意无报酬接唱,但后来秦齐对歌曲有自己的看法,并且提出了修改意见。当然被宝三不予采纳,导致未能谈妥。

这个时候小伙伴们就要问了,宝三何许人也,秦齐可是港台歌星,这年头港台明星常常是高人一等的。宝三说拒绝就拒绝完全不给面子,是不是有点不懂人情世故。

当然不是,此人大有来头,本身就是音乐世家,父亲是央音毕业的,母亲是音乐交响诗《嘎达梅林》的作者。看名字就是那种高大上的作品。

宝三本人就更有名了,为京城亚运会创作歌曲《亚运之光》,正式进军流行乐坛。1993 年,出任大地唱片公司音乐总监,推出李玲玉、景岗山等一批歌手。

先后为张一谋的《我的父亲母亲》《一个也不能少》《幸福时光》和冯晓钢的《不见不散》《没完没了》等电影创作原创音乐。

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是混的开的,而且行内地位很高,辣英和孙南见到都得喊一声老师。所以他看不上秦齐就不奇怪了。

宝三最希望的是莎宝亮来唱这首歌,说来也是奇怪,宝三为了找创作灵感经常会去酒吧溜达,也是偶然听到莎宝亮的唱歌,本能的觉得《暗香》就好为莎宝亮准备的。

宝三直接把想法告诉了剧方,剧组的制片人就找到王权想要买版权,你没看错,是版权,这年头几千块就能把词曲版权全买了。以后歌手本人演唱还得交钱,王权当然没法答应,毕竟版权在王轩手上。

王轩得知此事后,断然拒绝。卖版权,你怕不是想屁吃,现在歌曲版权不赚钱,那是因为没法变现。

再过两年彩铃时代到来就知道多值钱了,而且互联网时代更是有源源不断的版费。

傻子才会卖版权,王轩只答应卖使用权,单独卖给剧组,顺带王轩还问了一句谁唱,得知是莎宝亮。呵呵,那就使用权也不卖了。

说了断你前程肯定要说话算数,毕竟我王轩是实在人,言行一致。当然后续莎宝亮主动到酒吧找王轩说情,王轩也懒得搭理。

那个混混头子并没有把实情告诉莎宝亮,主要是因为钱他收了就不想吐出来,什么道上规矩,被打了一顿人就老实了。

剧组看到王轩这么难搞就想放弃这首歌,但最终还是由于宝三的坚持,还是答应了王轩的要求。

为了了解王轩的编曲思路,宝三还特意找来王轩探讨了一番,不禁惺惺相惜,特别是听完《江南》,只觉得此子非池中之物。

起了收徒之心,被王轩以打哈哈的方式敷衍过去了。

王轩本人很不喜欢这种师徒关系。毕竟我也不需要你教我啥,我纯亏啊。纯吃亏的事,王轩是万万不能干的,你说有了师徒名分就能借助师父人脉取得发展。

家人们这又不是你给导师当牛做马,换来导师带你**文,这才是有效的师生关系。

至于传统意义的拜师,王轩不需要,所谓的人脉顶多让王轩能在内地举办的颁奖典礼有点优先权。

但懂的都懂,华语乐坛最有分量的奖,不论你主观上愿不愿意,客观上最受认可的还是台湾的金曲奖。

关键能不能得奖不是最重要的,歌曲能火就成。而能火的歌曲都在王轩脑子里,不需要师父。

说到出专辑,看起来很简单,写歌、录歌、发歌就行。这一套是自媒体时代的打法,微博、逗音等平台买点热搜,歌手本人发短视频,玩梗搞热度,一般只要质量不错,就会小火。

但现在这个时代就有些复杂了,第一步同样是写歌,包括作词作曲编曲,然后也是录歌,录歌就有根本性的不同了,当今制作歌曲主要是以硬件为主,这才导致制作成本较高。

二十年后就主要以软件为主了,一个ipad就能搞定,这也给了有些人钻空子,用ai批量制作歌曲然后上传Spotify靠分成赚钱,只要你上传的够多够快,自然流量带来的播放量就能让你赚到钱。当然,你要是连spotify是啥都不知道,那当我没说。

录歌的硬件要求就非常高了,除了录音棚,还要声卡、电脑、麦克风、监听设备等等。这些东西一套下来就得三万块左右。

别觉得少,2003年的三万对于普通人而言,得存个四五年才行。还有录音棚本身就得花钱,另外编曲的制作设备就没法计算了,这玩意儿贵的得千万级别,是的,你没看错,编曲用的那些乐器贵的是真贵。

录制完歌曲下一步就是发行了,歌曲发行和电影发行有些类似,首先你得先宣发,也就是打广告,这年头就比较单调了,一般就是电台、电视、媒体,主要是就是传统渠道,互联网在此时没法成为主要渠道。

毕竟此时能用上电脑的人并不多,不像二十年后的宣传方式五花八门。一般给钱就行,热搜榜都能买。

传统渠道就不仅仅是钱的事了,你还得有关系。因为你就是想送钱还得找关系找对人才行。传统媒体人都是老爷,怎么能直接给钱,这还让老爷们怎么保持媒体人的脸面。

你得找个由头,比如办个艺术展,至于怎么通过艺术作品完成送礼,作者本人不懂,建议去看看和珅传记。

典型的又当又立了属于是,不像流量时代的人实在,大大大方方的收钱办事。

发行不仅是宣发打广告,同时也得铺货,铺货渠道主要是音像店、书店、商场等。铺货能力也是唱片公司实力的一种体现,类似王权的幸福唱片,铺货能力就十分有限了,也就在京津冀有点影响力。不像大公司能全国甚至全球发行。

这要是二十年后就不需要这么繁琐,直接线上上线就行,用户直接平台下载。

这是导致唱片公司活不下去的主要原因。因为歌手制作歌曲到发歌已经缩短到两步,歌手直接和平台打交道,根本不需要唱片公司这个中间商赚差价。

这年头大牌歌手制作专辑,类似王非,首先得邀请名家写歌作曲,挑选知名音乐制作人操刀歌曲录制,王非经常使用的就是亚东。

话说亚东自从上次经历了“门外汉”剧情,突然像是打开了什么开关似的,不知道怎么搞的,他现在特别期待徐靖蕾和别人跑步时带上他,他想隔着门听。

而且好几次他都偷偷摸摸的去高媛媛家门口听墙角,当然王轩是知道的,毕竟耳力进化了。为了满足这小子,王轩经常做着做着就到了客厅,这样声音就更容易传到门外,可把这小子在外面听爽了。

王轩这个人呐,有时候就是心善,能帮一把的事他从来都是亲力亲为。上辈子好姐姐们都称呼他为贴心的老王。

话又说回来,大牌歌手不仅合作对象都是业内大牌,而且每首歌都会配mV,单单专辑制作成本就不下百万。

相较之下,王轩就没得这种待遇了,词曲自己写,编曲和王富贵一起磨,录制歌曲还得自己掏钱。

王权虽然是看好《江南》和《暗香》,毕竟这两首歌已经在京城酒吧小范围火了一把,询问歌曲专辑的人也不算少。

但考虑到王轩在大众层面几乎没啥名气,而且公司经营不景气。

在选好其他凑数歌曲后,王权采取了保守备货。经过和王轩探讨后,决定第一批货刻录张磁带和张cd光盘。

2002年制作张专辑磁带加张cd的总成本范围为7.2 万 - 12.1万元,若采用 “基础材质 简单印刷 大厂批量生产”,实际成本更接近 8 万 - 10 万元;若追求高材质或复杂工艺,成本可能突破 12 万元

专辑备完货,简单算下来,磁带一盒成本大概2.5元,cd一张4元左右,总共花了9万出头。这些都是出厂价。

王权通过自己公司的发行渠道,联系音像店、书店等,出货价是5元一个磁带,8元一张cd。当然这些人出钱进货是有条件的,那就是没卖出的货,幸福唱片都得原价回收。

这年头就是这样,渠道为王。至于进货后他们的卖多少钱,那就取决于老板们个人智慧了,一开始定价肯定远低于大牌明星,后续随行情而定。主打一个稳赚不赔。

货备好后,王轩自己就买了几十盒磁带,毕竟穿越至今还是认识一些人的,黄博,高媛媛还有倚天剧组的一些人。王轩都得一一送上专辑,同样也可以借着他们宣传宣传。

专辑的主打就是《江南》,光盘和磁带的包装,满满都是《江南》的名字,以及歌词和歌曲介绍。

为此王权这家伙特意让王轩拍了帅照,不仅专辑包装上有,进货商们都各自免费领取了王轩的帅照。在王权的三寸不烂之舌的攻势下,还有些老板主动把王轩贴在门口。这种最佳宣传位都得靠自己争取。

该说不说王权这个爱白天玩耍的老板还是有点宣传头脑的。

王权不仅有不算强的铺货渠道,同样也有电台的人脉关系,推荐一首歌还是够用的。当然最火的交通广播是上不了的,音乐之声也没戏,毕竟王轩没名气。最后上了京城音乐广播。

关系不到位没能上黄金段的节目,而是九点的《每日一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