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玄学界显眼包 > 第25章 老绣坊的绣棚

玄学界显眼包 第25章 老绣坊的绣棚

作者:拿破轮的麻辣烫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8 21:48:52

暮春的风裹着槐花香钻进天机阁时,玄青子正趴在画案上和朱砂较劲。他新研的“渐变粉驱邪符”刚画到第三张,笔尖突然一歪,在宣纸上晕开团粉嘟嘟的云。林小洛举着手机冲进来,镜头晃得人眼晕:“师父!西郊老绣坊的王姨炸了!她说绣坊的绣绷半夜自己滚到院中央,线轴上缠着半根带血的并蒂莲花线!”

“带血的绣线?”玄青子手忙脚乱抽纸巾擦桌子,“这月都第三回‘老物件闹鬼’了,你们就不能找个新鲜的?”

“这次真不一样!”林小洛把手机怼到他眼前,视频里是座爬满凌霄花的青瓦院,门楣“锦绣阁”三字虽褪了色,木牌底下的“光绪三十年”刻痕仍清晰。“王姨是第四代传人,说昨晚梦见太姥姥陈巧珍站在绣绷前,指甲缝里全是丝线,哭着说‘并蒂莲没绣完,我对不起巧珍’。”

苏晓端着茶进来,茶雾模糊了她的眼镜:“我查了县志,锦绣阁是光绪年间给皇室绣婚服的绣坊,最有名的就是‘并蒂莲’绣样——花瓣要九十九层,金线绣边,象征夫妻白头。五十年前,老绣娘陈巧珍在这儿绣嫁妆时难产没了,留半幅未完成的并蒂莲……”

西郊老巷子像被时间泡软了。青石板缝里钻出车前草,墙根晒着靛蓝染布,拐角糖画摊的焦糖香勾着人脚步。锦绣阁的朱漆门虚掩着,推开门时,穿堂风卷起几缕银线,在梁下悬着的铜铃上撞出细碎的响。

王姨五十来岁,鬓角染霜,正蹲在绣绷前拾绣线。见三人进来,她慌忙起身,膝头的蓝布围裙沾着星点金粉:“可算来了!昨晚这绣绷邪性得很——我手工锁门,回头就听见院里有动静,打着手电筒一照,绣绷自己滚到石榴树下,线轴上缠着这根线……”她摊开手掌,半根并蒂莲花线泛着暗红,“我太姥姥绣了四十年并蒂莲,从没出过带血的线!”

玄青子接过绣线,指尖刚碰到,绣线突然像活了似的往他掌心钻。他挑眉抽回手:“执念入线了。”又凑近看绣绷——枣木框架磨得发亮,绷着半幅绣品:并蒂莲的花瓣层层叠叠,最外层的金线却突然崩断,断口处沾着极淡的血渍。

“走,先找线索。”玄青子把绣线收进证物袋,“分头行动。”

林小洛负责查社区档案。她蹲在街道办资料室,鼻尖沾着灰尘翻旧纸箱:“找到了!陈巧珍的档案在这儿——十六岁进锦绣阁当学徒,十八岁绣了第一幅并蒂莲婚服,被县太爷家公子看中,非她不娶。二十岁生下巧云,说是要教女儿接着绣。可巧云三岁那年,巧珍姐难产……”她抽出一张老照片,照片里年轻的陈巧珍坐在绣绷前,怀里抱着襁褓中的巧云,身后是满墙的绣品,“档案里说,巧珍姐难产时抓着丈夫的手,说‘并蒂莲没绣完,替我交给巧云’……”

玄青子和苏晓去了城南养老院。八旬的周奶奶坐在藤椅上,膝头搭着件未完工的婴儿服,针脚歪歪扭扭:“我是巧珍的徒弟。那年她走得急,把最后半幅并蒂莲塞给我,说‘等巧云长大,替她绣完’。可巧云嫌绣活苦,说机器绣又快又便宜,后来锦绣阁就关了……”她摸出个红布包,里面是半卷绣线和张泛黄的纸条,字迹已模糊:“巧云,娘的并蒂莲没绣完,你要替娘完成。”

“那您后来呢?”苏晓问。

“我带着绣样去纺织厂当临时工,下了班就给人绣鞋垫、肚兜。”周奶奶抹了把泪,“前两年王姨把锦绣阁盘下来,我高兴得直掉眼泪,可她总说‘绣不出来’……”

傍晚回到锦绣阁时,夕阳正透过雕花窗,在绣绷上投下菱形光斑。王姨把热乎的桂花糕塞进三人手里:“我太姥姥总说,并蒂莲是夫妻的缘,也是手艺的根。现在年轻人都爱买机器绣的,可机器哪有手温……”她指着墙角的木箱,“这是我太姥姥的陪嫁,里面有她绣的肚兜、鞋垫,还有给巧云的百家锁……”

玄青子打开木箱,最上面是件婴儿肚兜,绣着并蒂莲,花瓣边缘的金线细得能数清根数。箱底压着封信,字迹娟秀:“巧云吾女,娘知道你怕吃苦,可这并蒂莲不是给别人的,是给你的姻缘。等你嫁了人,娘要在你婚服上绣最大的并蒂莲……”信末有块暗红,像是被泪水晕开的血渍。

深夜,锦绣阁的灯重新亮起。玄青子点燃三柱香,插在绣绷旁:“陈奶奶,我们找到了您的信,还有巧云女儿想重开绣坊的心意。您看,王姨正跟着视频学绣样呢。”

林小洛举起摄像机:“陈奶奶,巧云当年没学绣活,是觉得机器能代替手工。可现在她后悔了,说要把您的手艺传给社区的孩子。上周她还开了直播,教网友绣最简单的梅花……”

苏晓翻开笔记本:“非遗办的人听说了,说要帮您申请‘传统刺绣传承基地’。他们说,您的并蒂莲,该让更多人看见。”

风突然掀起绣绷的绸缎。镜面般的夜色里,浮现出模糊的身影——陈巧珍穿着月白绣裙,发间别着朵并蒂莲花簪。她走到王姨面前,伸手抚过她手中的绣线:“巧云,娘的并蒂莲,有后人接着绣了。”

王姨的眼泪滴在绣线上:“太姥姥,我今天教了五个孩子绣花瓣。他们说,奶奶的手真巧。”

第二天天刚亮,锦绣阁就传来了动静。

王姨坐在绣绷前,手里捏着陈巧珍留下的绣针。阳光透过窗棂,在她指尖跳跃,慢慢绣出并蒂莲的第五十朵花瓣。阿福蹲在她脚边,盯着绣线直舔爪子,被林小洛拎起来训:“不许偷吃!这是给太姥姥的‘贡品’!”

非遗办的专家来考察时,王姨正绣着并蒂莲的花心。专家举着放大镜感叹:“这针脚,和五十年前的老绣样一模一样!陈奶奶的‘双面绣’技法,终于有人接上了。”

玄青子举着摄像机录视频,弹幕刷得飞快:

【原来绣坊的鬼,是没传完的手艺!】

【王姨绣的并蒂莲,花瓣都在发光!】

【阿福又馋丝线了,建议改名叫‘丝线终结者’!】

回程时,林小洛翻着直播数据:“师父!王姨的刺绣直播涨粉十万了!有个杭州的姑娘说要拜她为师,专门学并蒂莲!”

玄青子把阿福塞进怀里:“不错,这波‘驱鬼’算值了。”

苏晓笑:“师哥,你刚才是不是偷偷给绣绷贴了张‘百鸟朝凤符’?我看你往证物袋里塞了朱砂包。”

“要你管!”玄青子耳尖发红,“不过……这符纸得写‘并蒂花开,薪火相传’。”他摸出朱砂笔,在黄纸上落下最后一笔。

夕阳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路过手工艺市集时,王姨的摊位前围满了人。她举着自己绣的并蒂莲手帕,笑着介绍:“这是太姥姥的针法,每朵花都藏着五十年前的阳光。”

锦绣阁的方向,传来孩子们的笑声——社区的小朋友们正围在绣绷前,跟着王姨学绣最简单的花瓣。风里飘着槐花香,混着丝线的清甜,像一首永远不会断线的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