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玄学界显眼包 > 第143章 摇篮的回响

玄学界显眼包 第143章 摇篮的回响

作者:拿破轮的麻辣烫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8 21:48:52

“逐星者”号的舰桥内,时间仿佛被“静默区”的特殊性质拉长了。何婉卿和马克相对无言,只有生命维持系统低沉的嗡鸣提醒着时间的流逝。巨大的信息冲击过后,是更深的疲惫和一种无处着力的虚脱感。

“观察者是叛徒……”

这个结论如同冰冷的钢针,刺穿了马克最后一丝侥幸。他感觉自己像一个被精心设计的玩偶,每一步挣扎,每一次与体内低语的抗争,甚至那些偶尔获得的、看似有益的“启示”,都可能只是剧本的一部分,目的是让他这个“优质载体”能安全抵达最终的屠宰场——“起源井”。一种深入骨髓的寒意和恶心感让他浑身发冷,胃部痉挛。

他下意识地蜷缩在座椅上,双手紧紧抱住自己,试图抵御那种被从内部玷污的感觉。共生体此刻异常沉寂,不再有任何低语或冲动传来,但这种死寂反而更令人不安。它是在蛰伏,还是在消化“回声”揭露的真相?马克能感觉到,一种冰冷的、非人的“注视感”并未完全消失,只是从之前的鼓噪变成了隐秘的监视。

何婉卿率先从震惊中恢复过来。她的目光扫过主屏幕上已经定格的最终报告标题,然后移向观测窗外那片吞噬一切的黑暗,以及那个已经重新归于死寂的灰色“回声”。危机并未解除,只是换了一种形式。他们现在知道了陷阱的存在,但同时也陷入了更危险的境地——失去了“信标”这个明确的(哪怕是虚假的)目标,飞船受损,补给有限,并且被一个怀有恶意的共生体潜伏在身边。

“‘摇篮’……”她轻声念出这个报告中唯一提到的、带有微弱希望色彩的词。一个传说中的逆熵实验世界。它真的存在吗?在宇宙已然步入“大沉寂”尾声的当下,哪里还能找到违背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奇迹?这听起来更像是一个绝望中的神话。

但“回声”不惜以自身湮灭为代价传递出这个信息,必然有其原因。或许,“摇篮”并非指一个物理上完全逆熵的天堂,而是一个……在局部范围内,成功延缓或对抗了熵增的特殊区域?一个“阴影”认知盲区中的异常点?

她重新坐回控制台前,双手在虚拟键盘上飞快操作。首先要做的,是尽可能地从“回声”传输过来的、已经中断的数据流中,抢救和解析出更多关于“摇篮”的信息。同时,必须评估飞船的现状,制定生存优先的计划。

数据恢复工作进展缓慢。传输中断得太突然,大量数据包损坏或丢失。何婉卿只能像拼凑破碎的瓷器一样,试图从残片中找到有用的图案。她发现了一些零散的星图碎片,其坐标系非常古老,与现行标准差异巨大,需要复杂的换算。还有一些模糊的提及,关于“摇篮”的创建者被称为“工程师”,他们似乎并非单一文明,而是一个早已消散的、致力于研究宇宙基本法则的跨文明联盟。报告暗示,“工程师”的遗产可能散落在银河系的某些角落,而“摇篮”是其最伟大的,也可能是最危险的实验场。

“马克,”何婉卿头也不回地开口,声音冷静得近乎残酷,“我们需要谈谈你的状态。”

马克身体一颤,缓缓抬起头,眼神有些涣散:“我……我不知道……它现在很安静……但我能感觉到它还在……像一块冰冷的石头压在我的意识里……”

“它能感知到我们的对话和决策吗?”何婉卿直接问道。

马克努力集中精神,内视那片被侵占的意识空间。过了好一会儿,他才不确定地说:“我……我觉得不能完全感知具体内容……但它能模糊地感受到我的情绪波动,尤其是强烈的恐惧、绝望或者……决心。它像是一个……情绪寄生虫。”

这算是不幸中的万幸。这意味着他们还有制定秘密计划的空间,但必须极度谨慎,避免情绪上的剧烈起伏引起共生体的警觉。

“我们需要找到‘摇篮’,”何婉卿说道,语气不容置疑,“这是目前唯一合理的行动方向。但在此之前,我们必须确保能活下去。飞船的损伤需要评估和修复,我们的补给撑不了太久。”

她调出飞船的状态报告。左侧引擎的功率输出依旧不稳定,跃迁引擎的冷却系统效率低下,最麻烦的是,生命维持系统的水循环模块发现了一处缓慢的渗漏。他们必须找到一个可以获取资源的的地方——一颗行星,一个残骸带,或者另一个未被完全搜刮的前哨站。

然而,在“静默区”内部,常规扫描几乎无效。他们如同盲人摸象,只能依靠飞船光学传感器捕捉到的有限星光和“回声”提供的、那些古老星图碎片进行推测性导航。

“我们先离开‘静默区’,”何婉卿做出决定,“回到正常空间,尝试修复飞船,并寻找补给。同时,我会继续破解关于‘摇篮’的线索。”

马克默默点头。他现在身心俱疲,只能选择相信何婉卿的判断和能力。他努力压制着内心翻涌的负面情绪,尤其是对体内那个存在的恐惧和憎恨,他知道,任何强烈的情绪都可能成为滋养或唤醒它的温床。

“逐星者”号再次启动引擎,小心翼翼地朝着“静默区”的边界驶去。离开的过程与进入时相似,那种极致的“静默感”逐渐消退,外部宇宙的嘈杂信号——虽然微弱——再次如同潮水般涌入传感器的接收范围。

当飞船彻底脱离“静默区”边界的那一刻,何婉卿和马克几乎同时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骤然消失,仿佛从一个窒息的水下回到了空气之中。但随之而来的,是一种重新暴露在旷野中的不安全感。

几乎就在同时,何婉卿注意到,一直处于沉寂状态的、用于探测“阴影”活动迹象的深层空间引力背景畸变监测仪,发出了一声极其轻微、但绝不容忽视的警报!

一个微弱的、但特征明确的畸变信号,出现在了数光年外的星域,其运动矢量……似乎正隐隐指向他们刚刚离开的“静默区”方向!

“‘阴影’……或者它的衍生物,”何婉卿的声音绷紧了,“可能被‘信标’最后的激活,或者‘回声’的数据爆发所吸引……它们正在向这个区域靠近!”

时间变得更加紧迫了。

危机接踵而至,不容喘息。刚刚获得一丝喘息之机的“逐星者”号,立刻被更大的阴影所笼罩。那个遥远的畸变信号如同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提醒他们,安全只是暂时的幻觉。

“立刻进行短途跃迁,离开当前坐标区域!”何婉卿没有丝毫犹豫,双手在控制台上划过一连串指令,“规避路线计算,优先选择星际尘埃密度较高的区域,尽可能干扰可能的追踪!”

跃迁引擎发出过载般的悲鸣,但最终还是成功启动。飞船撕裂空间,进行了一次距离不长但方向曲折的跳跃,试图抹去自身的踪迹。再次脱离跃迁后,何婉卿立刻检查探测器,那个微弱的畸变信号依旧存在,但似乎因为他们的跳跃而失去了明确的指向性,变得弥散开来。暂时安全了,但危机感丝毫未减。

当务之急是修复飞船和寻找补给。何婉卿根据古老的星图碎片和现有星图进行交叉比对,勉强定位出了一个可能的目标——一个位于古老航线边缘的、标记为“泽塔-7”的红色 dwarf 星系。根据零星的记录,该星系曾有一个小型的气态巨行星勘探前哨站,或许还能找到一些遗落的资源,或者至少能利用巨行星的大气补充飞船的氢燃料。

航行途中,气氛压抑得令人窒息。何婉卿全身心投入到飞船维修和数据解析中。她穿上宇航服,冒险进行了一次短暂的舱外活动,修复了生命维持系统那个恼人的渗漏点。对于不稳定的引擎,她只能通过调整动力分配和加装临时稳压器来勉强维持。

马克则大部分时间把自己关在生活舱里。他尝试与体内的共生体进行某种程度的“沟通”或“对抗”,但收效甚微。那东西像一块冰冷的、毫无反应的顽石,占据着他意识的一角,隔绝了他的部分感知,却又无法真正驱除。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竭力保持内心的平静,像守护微弱的火苗一样守护着自己的主体意识,避免强烈的情绪波动。这让他变得异常沉默和疏离。

几天后,“逐星者”号终于抵达了“泽塔-7”星系。那颗暗红色的 dwarf 星孤寂地燃烧着,它的唯一一颗气态巨行星——“泽塔-7b”,如同一颗巨大的、有着斑斓条纹的玛瑙,静静地悬浮在轨道上。

飞船的扫描仪很快发现了目标:一个依附在巨行星一颗较大卫星背阴面的人造结构残骸。那确实是一个前哨站,但规模比预想的还要小,而且显然已经废弃了很久,外表布满撞击坑和宇宙尘埃。

何婉卿操纵飞船小心靠近。残骸静悄悄的,没有任何能量信号。他们派出工程机器人进行初步探测,确认内部没有生命迹象,也没有明显的辐射或生物危害后,才决定亲自进入搜索。

穿着宇航服,通过已经扭曲变形的气闸进入前哨站内部,一股混合着金属锈蚀和真空冷冻气味的陈腐气息扑面而来(尽管隔着头盔过滤系统)。内部一片狼藉,显然经历过仓促的撤离或某种事故。大部分设备都被拆走了,只剩下空荡荡的支架和断裂的管线。

搜索工作持续了几个小时,收获寥寥。他们只在一个破损的储藏柜角落里,找到了几盒尚未拆封的高能量营养膏,以及一些基础型号的备用零件,勉强可以补充飞船的消耗。最重要的收获,是在一台被砸毁的通讯控制台残骸中,何婉卿发现了一块几乎被遗忘的、物理存储式的数据芯片。由于采用了古老的抗辐射设计,它居然在漫长的岁月中保存了下来。

返回飞船后,何婉卿立刻读取了数据芯片。里面大部分是前哨站的日常日志和勘探数据,价值不大。但在日志的末尾,有一段被加密的私人记录。何婉卿利用飞船计算机破解了加密,记录者的声音响起,带着一种绝望的沙哑:

“……这里是泽塔-7勘探站,最后记录……大沉寂不是自然现象……我们收到了来自‘守护者’网络的警告……‘观察者’已不可信……他们引导我们走向深渊……”

“……我们试图联系‘摇篮’……传说中最后的避风港……但信号石沉大海……坐标……坐标可能隐藏在‘回响之墓’的古老信号里……”

“……资源耗尽……我们必须离开了……愿后来者……能找到真正的希望……而不是……陷阱……”

记录到此中断。

“回响之墓”!又一个陌生的名字!而且似乎与寻找“摇篮”的坐标有关!

何婉卿立刻将这个名词与“回声”传输的残缺数据进行比对。经过一番搜寻,她在一份极其古老的星图注解中,找到了关于“回响之墓”的简短描述:那是一个由无数远古文明探测器残骸和自然星际尘埃组成的、巨大的、不断缓慢移动的星际尘埃云团,因其内部复杂的引力效应和电磁环境,会像坟墓一样吸收并长久地“回荡”着过往飞船的信号,故而得名。它就像一个宇宙的“幽灵船墓地”,记录着逝去时代的回响。

报告中暗示,“摇篮”的坐标可能就隐藏在“回响之墓”所吸收的、某个特定时代的古老信号之中!

线索似乎串联起来了,但前路依然渺茫。“回响之墓”只是一个模糊的天文现象描述,其具体位置在浩瀚星海中难以定位。而且,即便找到,如何从无数混乱的“回响”中筛选出正确的信号,同样是巨大的挑战。

就在这时,马克突然从生活舱走了出来,他的脸色比之前好了一些,眼神中多了一丝异样的神采。

“婉卿,”他的声音依旧沙哑,但带着一种奇怪的平静,“我……好像感觉到了一点东西。”

何婉卿警惕地看着他:“感觉到什么?”

“不是低语……是一种……模糊的方位感。”马克指着星图上的某个方向,“那个方向……有什么东西……在吸引它……”他指了指自己的脑袋,“不是‘起源井’那种强烈的渴望……而是一种……更隐晦的共鸣。很微弱,但持续存在。”

何婉卿心中一动。马克指的方向,与她根据古老星图推测的、“回响之墓”可能存在的区域,大致吻合!

是共生体对可能与“摇篮”或“工程师”相关的遗迹产生的本能反应?还是另一个精心设计的陷阱,试图将他们引向歧途?

无法判断。但此刻,这微弱的“方位感”成了黑暗中唯一可见的、哪怕是可疑的路标。

何婉卿看着星图上那片未知的空域,又看了看眼神复杂但似乎找回一丝主动性的马克。补给得到了少量补充,飞船勉强可动,追兵可能仍在暗处窥伺。

他们没有太多选择。

“设定航向,”何婉卿深吸一口气,做出了决定,“目标:马克感应到的方位区域。我们去找那个‘回响之墓’。”

“逐星者”号再次调整航向,拖着伤痕累累的舰体,义无反顾地驶向那片记录着无数逝去回响的星际坟墓。希望如同墓穴中的磷火,微弱而飘忽,但他们只能朝着那一点微光,继续前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