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玄学界显眼包 > 第129章 被动航程

玄学界显眼包 第129章 被动航程

作者:拿破轮的麻辣烫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8 21:48:52

废船,这艘由人类科技与未知力量共同驱动的诡异方舟,开始沿着星图上那条无声绘制的光路缓缓移动。航向的调整并非由船长基于星图或经验判断,而是被动地遵循着那个源自马克大脑、通过异星符号“翻译”并投影出来的路径。这种航行方式本身就带着一种令人窒息的屈从感。

“船长”将航速压到最低,仅仅维持着基本的机动能力。这既是出于谨慎,需要时间观察航路上的任何异常,也是一种无声的抗议,试图在这被完全操控的旅程中,保留最后一丝微不足道的自主——控制速度,即使无法控制方向。

何婉卿的工作重心发生了转移。维持马克生命体征的稳定,以及监控和完善那个脆弱的“翻译”界面(她私下称之为“阈限之语”系统),成为了核心任务。她发现,随着废船逐渐驶入那条光路指示的航向,b-7区域的时空扰动仿佛与船体本身产生了一种微妙的共鸣。那种低频的、无处不在的嗡嗡声似乎变得更加“内在”了,不再仅仅是外部传感器的读数,而像是从船体结构的每一块金属板中渗透出来。

更令人不安的是马克的状态。他虽然依旧昏迷,但脑波活动呈现出一种奇特的、介于平静与活跃之间的状态。那种信息过载的狂暴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高度有序的、仿佛在进行着庞大计算的低功率运行模式。能量印记稳定地散发着柔和的辉光,与他的呼吸、心跳乃至废船引擎的微弱脉冲,都保持着一种令人心悸的同步。

他不再呓语那个晦涩的“目的地”名称,但他的整个存在,似乎都变成了一个精密的导航组件,无缝地集成到了这艘废船乃至更广阔的、被未知力量影响的时空架构之中。

“他……更像是一个零件了。”何婉卿在一次例行检查后,声音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悲哀,对“船长”说,“一个高度精密、活着的零件。外部存在似乎已经完成了初步的‘校准’,现在进入了……稳定运行阶段。”

“船长”站在舷窗前,望着外面看似永恒不变的漆黑虚空,只有导航屏幕上那条突兀的光路显示着他们正行驶在一条非同寻常的路径上。“稳定,意味着可预测性降低。它们不再需要激烈的调试,因为它们认为系统已经就绪。这反而更危险,我们不知道下一个‘指令’会是什么,何时会到来。”

他的担忧很快得到了印证。航行进入第三天,废船的内部通讯系统突然传来一阵尖锐的、高频的静电噪音,持续时间不到半秒。紧接着,所有区域的灯光都发生了一次极其短暂的、同步的亮度波动,仿佛整艘船的能源网络被一只无形的手轻轻捏了一下。

“又来了!”何婉卿立刻调出系统日志。与之前控制室照明异常和计算进程类似,日志中再次出现了无法追踪来源的微操作记录,这一次涉及的是环境控制系统对几个非关键区域的温度进行了微不足道的调整,以及推进器喷口进行了一次毫秒级的、非指令性的姿态微调。

“这次的范围更广,”“船长”迅速评估着,“不再是单一系统,而是多个系统同时受到细微干涉。它们在……优化运行环境?还是在测试整个船体系统的响应?”

优化?为了什么?为了马克这个“**零件”更舒适?还是为了这艘船能更好地承载他,完成这段航程?

何婉卿尝试将这次系统异常的时间点与“阈限之语”系统记录到的、马克大脑及能量印记的数据进行比对。她发现,在系统异常发生前的瞬间,能量印记的波动模式出现了一个极其细微但特征明显的峰值,而马克大脑中与空间感知和本体感觉相关的区域活动也同步增强。

“是反馈!”她惊觉,“马克……或者说他体内的印记,似乎能感知到船体的状态?外部存在通过他,在对整艘船进行着持续的、细微的‘调谐’!就像……就像保持乐器音准一样!”

这个发现让被动航行的意味变得更加深沉。他们不仅是在沿着一条被设定的路线前进,整艘船本身,连同上面的所有系统,都在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持续地“调试”和“优化”,以适配这段航程和马克这个核心导航仪的需要。他们仿佛置身于一个正在被精心准备的、移动的“培养皿”之中。

这种无处不在、却又难以捉摸的干涉,比直接的攻击更让人感到无力。它无声地宣告着,在这片被未知力量影响的时空中,他们对自己赖以生存的这艘船的控制权,也正在一点点地流失。

航程在一种表面平静、内里暗流涌动的诡异氛围中继续。窗外是深邃的、似乎亘古不变的星空,但导航屏幕上的那条光路,以及船体内不时传来的、证明他们并非独自存在的细微“调谐”迹象,都在提醒着他们,常态早已被打破。他们正行驶在一条由非人意志铺就的道路上,驶向一个连想象都难以触及的终点。

而马克,那个曾经的工程师,此刻静静地躺在医疗舱内,他的意识沉入了怎样的深海?他是否还能感知到自身的存在,还是已经彻底融入了那个宏大的、非人的导航系统之中?这些问题,如同船舱外永恒的黑暗,没有答案,只有沉默

被动航行的日子变成了对神经的持续折磨。每一次灯光不易察觉的闪烁,每一次通风系统气流量微不足道的改变,甚至每一次引擎功率输出小数点后几位的无规律波动,都像是在提醒“船长”和何婉卿:你们并非主宰,甚至连乘客都算不上,只是这趟被设定好旅程中的附属品。

何婉卿几乎将所有时间都耗在了“阈限之语”系统前。她试图从马克稳定而有序的脑波活动中,以及能量印记与废船系统那持续不断的、细微的“调谐”反馈中,寻找出某种规律或模式,以期能预测下一次“干涉”的发生,或者至少理解其目的。

进展缓慢得令人绝望。外部存在的“操作逻辑”完全不同于人类的工程学或生物学。它们的“优化”似乎基于一种极其复杂的、多维度的效能模型,其中可能同时考虑了马克的神经稳定性、能量印记的共鸣效率、废船结构的应力分布、乃至航线上的时空曲率变化。何婉卿的分析就像是用二维的图纸去理解一座十一维的建筑,只能捕捉到一些支离破碎的、看似矛盾的投影。

例如,有一次环境控制系统突然将某个储藏室的温度降低了0.5摄氏度,日志显示此举略微增加了该区域附近结构钢的某种微观层面的韧性。而几乎同时,马克大脑中处理温度感觉的区域活动出现了一个对应的抑制峰。这两者之间有何关联?是为了减少外部温度波动对马克潜意识可能造成的干扰?还是说,那个特定区域的结构微调,能更好地传导某种能量场,从而“安抚”了马克的某种感知?

不得而知。每一种推测都显得牵强,每一种解释似乎都只触及了冰山一角。

“船长”则更多地监控着外部环境和航行数据。他注意到,沿着这条光路航行,废船似乎进入了一片异常“平静”的空域。常规的星际尘埃密度略有下降,背景辐射呈现出一种难以言喻的、被“过滤”过的均匀感,甚至连偶尔会遇到的小型引力扰动也仿佛被某种力量抚平了。这条航路,似乎本身就被维持着一种特殊的“洁净”状态。

这更印证了他的猜测:这条航路并非天然存在,而是被某种力量开辟和维护的“专用通道”。他们行驶在一条被精心打理过的、通往特定目的地的“公路”上。

这种“平静”并没有带来安全感,反而加深了“船长”的不安。他知道,平静往往是风暴的前兆,或者说,他们此刻就处于风暴眼中。对方展现出的对局部时空环境的掌控力,已经远超人类文明的想象极限。与这样的存在打交道,任何基于人类经验的预案都显得苍白无力。

航行第七天,一直保持稳定“运行”状态的马克,再次出现了变化。

这一次,不是脑波的剧烈波动,也不是生理指标的异常。而是他的身体。

何婉卿在例行检查时,惊恐地发现,马克裸露在病号服外的手臂皮肤上,开始浮现出极其细微的、若隐若现的纹路。这些纹路并非伤痕或皮疹,它们呈现出一种银灰色的、带有金属质感的光泽,其图案复杂而抽象,仔细看去,竟然与主屏幕上那些异星符号,以及“阈限之语”系统中标记出的某些高频概念符号,有着惊人的相似性!

这些纹路仿佛是从他皮肤下层渗透出来的,随着他的呼吸微微起伏,并且似乎在极其缓慢地蔓延、变化。

“同化……”“船长”看到这一幕时,电子音里第一次透露出一种近乎凝滞的沉重,“它们不仅在调试他的大脑和这艘船,还在改造他的身体。这些纹路……是信息的外显?还是某种……生理层面的接口正在形成?”

何婉卿用颤抖的手拿着扫描仪对纹路进行检测。扫描结果显示,这些纹路区域的皮肤细胞结构和化学成分发生了微妙改变,角质层下出现了异常的能量导性纤维,并且与深层的神经网络以及那个能量印记产生了物理连接!

马克,正在从内到外,被系统地、不可逆转地改造成一个适合未知存在使用的“工具”。他的意识、他的身体、他所在的这艘船,都在被整合到一个庞大而陌生的系统之中。

看着那些如同活物般在马克皮肤上缓慢游走的银灰色纹路,何婉卿感到一种深入骨髓的寒意。这不再是远程的操控或信息的传递,这是直接的、物理层面的侵蚀和转化。他们救回来的,或许早已不是那个名叫马克的工程师,而是一个正在成型中的、他们无法理解的……某种东西。

废船依旧在寂静中沿着光路航行,驶向黑暗的深处。船内,是逐渐被非人力量渗透的系统和一个正在被同化的人类。船外,是被无形之手抚平的、虚假的平静时空。

他们所能做的,似乎只剩下见证,见证这段被动航程的终点,究竟会是怎样的景象。而那个终点,正随着每一次引擎的微弱脉冲,每一次马克皮肤上纹路的细微蔓延,一步步逼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