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徒步记录者 > 第24章 绥化印象 · 黑土粮仓的呼吸与韵律

离开伊春的绿皮火车,这一次是真正驶向了广袤无垠的平原。车窗外的景色发生了决定性的转变——浩瀚的林海如同退潮般消失在身后,视线再无阻隔,一直延伸到天地交界处那模糊的弧线。这就是松嫩平原的腹地,中国最肥沃的黑土带核心区域。

与北安作为交通枢纽的忙碌感不同,也与伊春林区空气中弥漫的松香迥异,绥化地区带给楚凡的第一感觉,是一种 “接地气”的广阔与沉稳。田野里覆盖着去岁的积雪,像一床巨大的、略微发黄的棉被。偶尔裸露出的黑土地,在冬日黯淡的阳光下,呈现出一种油亮、肥腴的深褐色,仿佛攥一把就能渗出油来。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干燥的、混合着秸秆尘埃和隐约牲畜气息的味道,这是属于农业地带特有的、朴素的呼吸。

绥化市本身,也带着这种朴实无华的气质。城市布局方正,街道宽阔,建筑普遍不高,给人一种踏实、不事张扬的感觉。这里没有奇崛的景观,没有厚重的历史标签,它的全部秘密,都深藏在那片一望无际的黑土之下。

楚凡在一条遍布着小餐馆和农资店的街道旁,找到一家干净的旅馆住下。安顿好后,他立刻被窗外传来的、有节奏的“咚咚”声吸引。循声望去,是街对面一家小型粮食加工厂,正在将金黄的玉米进行脱粒,金色的玉米粒如瀑布般倾泻,工人们穿着沾满粉尘的工装,忙碌而有序。

这一幕,比任何标志性建筑都更直接地告诉楚凡他身在何处——中国的粮食主产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

他走进一家挂着“农家菜”招牌的小饭馆。菜单上多是实在的东北炖菜。他点了一份猪肉炖粉条和一碗小米饭。当那盆热气腾腾、油汪汪的炖菜端上来时,粉条吸饱了浓郁的汤汁,猪肉炖得软烂,配上颗粒饱满、金黄喷香的小米饭,吃下去,是从胃里一直暖到四肢百骸的扎实满足。这味道,与嫩江的杀猪菜一脉相承,却似乎更添了几分平原的厚重与家常。

吃饭时,他听到邻桌几位显然是刚从地里回来的农民,正用浓重的方言讨论着今年的墒情、种子价格和补贴政策。他们的脸上带着风吹日晒的痕迹,话语里充满了对土地的关切与期盼。

楚凡意识到,在绥化,风景不在山水之间,而在这一望无际的田畴,在这碗实在的饭菜,在这些朴实的、与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农人脸上。

饭后,他徒步走向城郊。站在田埂上,极目远眺。冬日的田野虽然沉寂,但那规整的田垄、巨大的秸秆垛、以及远处星星点点的村庄,都昭示着这里曾经以及即将到来的、轰轰烈烈的生产图景。他可以想象,当春回大地,冰雪消融,这片沉默的黑土将如何苏醒,如何被播种,如何在夏日掀起绿色的波涛,又在秋季翻滚起金色的浪涌。

这里的一切,都围绕着“土地”与“产出”这两个最原始也最伟大的词汇。

回到旅馆房间,窗外已是万家灯火。绥化的夜晚安静而平和。楚凡翻开笔记本,画下了粮食加工厂倾泻的玉米流,画下了那盆油亮的猪肉炖粉条,画下了冬日田野里巨大的秸秆垛。

他写道:

“从伊春的立体绿海,跌入绥化的平面黑土,视觉经历了极大的反差,心灵却感受到同等的震撼。

如果说伊春的森林是东北的‘肺’,那么绥化的黑土,就是东北乃至中国的‘胃’。

这里没有惊心动魄的故事,只有春种秋收的永恒轮回。这里的人们,用汗水浇灌希望,用沉默守护着国家最基础的命脉。

他们的忧喜与土地的丰歉紧密相连,这种最直接、最质朴的人地关系,在此地体现得淋漓尽致。

绥化,你这沉默的粮仓,让我触摸到了生活最底层的逻辑与力量。明天,我将继续南下,去感受这片黑土平原更细腻的脉搏。”

合上笔记本,楚凡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他的旅程,从极北的浪漫与震撼,经过林区的深沉与转型,终于抵达了这支撑一切的、最基础的农业本源。这份源自黑土地的、沉静而伟大的力量,将伴随他走向更远的南方。

喜欢徒步记录者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徒步记录者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